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叔易面上笑意稍淡,卻多了兩分認真:「正是此理了。」

  聖人選擇對裴家下手,裴岷所在的位置便是一大誘因——聖人慾提拔寒門子弟入仕抗衡士族,於是大興科舉取士之制,但科舉歷來歸禮部所掌,而禮部尚書此等要職向來是士族官員任之,有他們如遮天之手攔於天子門外,這條路便註定不會通暢。

  太子年歲漸長,聖人沒辦法再等下去了。

  但除去了裴岷,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接下來便要選任新的禮部尚書。

  聖人自然是要選用寒門出身的心腹官員,但那些士族勢力剛經歷了裴氏凋落,危機感叢生之下,自然不肯讓步。

  這一步聖人也不能讓,一旦讓了,便前功盡棄。

  若說雙方形勢如水火難以相容,那麼褚太傅,便是一座山。

  哪怕這山近看只是個土堆而已,但卻能很好地阻擋於水火之間——

  往上數三代,褚太傅也算得上是小士族出身,但家中早已沒落凋零,早就遠離了那些利益緊密相連的大士族勢力範圍之內,是別來沾邊的存在。

  褚太傅之妻便是出身寒門,其兒孫甚至未入仕途。

  而其本人從不與人結黨,亦非女帝爪牙,更難能可貴的是年事已高,已到了如果不出意外,很容易就會出意外的年紀——

  縱然運氣好,熬到七十致仕,也不過只剩下了三年而已。

  如此一來,士族勢力尚有三年的時間可以拿來籌謀,待哪日時機成熟,便有機會一舉奪回此城。

  於女帝而言,亦是如此。

  牽涉深廣的權勢爭鬥,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此番便等同雙方各退半步,以維持表面的平衡,而平衡之下較量不會停止。

  這些魏叔易並未明言,但在從一開始就預料到了一切走向,直接點明了謎底的女孩子面前,也根本無需明言。

  他只忍不住再次問道:「常娘子當真無意朝堂嗎?」

  這一問,比上一次似閒談一般更多了份真切。

  「差得遠呢。」常歲寧難得謙虛:「我這般年歲,只應當多讀書。」

  魏叔易饒有興致地看向她:「常娘子所指的讀書是?」

  總覺得她的「讀書」不會太尋常——

  「我打算去國子監讀書。」常歲寧語氣隨意。

  雖做好了不會尋常的準備,魏叔易此時還是意外不已,更多的則是不解:「常娘子當知,國子監內學館不一,監生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三品以上官員或三、四等宗室子弟,二為至少已通過鄉試有功名在身之人,三為尋常庶人子弟,需過三考,方能列為監生——」

  他最後道:「當然,這些於常娘子而言皆不是最緊要的,最緊要處在於無論以何種途逕入國子監,男子之身才是首要。」

  這一點,縱然當今聖人為女子,也不曾改變。

  如今的國子監已同科舉綁在了一處,而女子不可能以科舉入仕,女官曆來只由內廷選拔。

  常歲寧道:「我本也不是要去做監生的,我只是要去國子監內拜師讀書而已。」

  魏叔易聽得有些糊塗了,只順著她的話問:「那常娘子要如何拜師?」

  常歲寧負手往前走著:「拜我三爹為師啊。」

  魏叔易:「……三爹?」

  「國子監喬祭酒——」

  魏叔易瞭然一笑:「原來常娘子所說的去國子監讀書是這麼個讀法兒。」

  說到這裡,他免不得要提醒一句:「可縱然是拜喬祭酒為師,常娘子既非監生,又為女兒身,憑此也斷無入仕為官的可能。」

  「我說了不打算做官。」常歲寧再次道:「我只想讀書而已。」

  魏叔易笑嘆道:「常娘子求學之心至純,倒叫張口閉口入仕的魏某襯得過於功利了。」

  他這聲嘆息里,帶著一絲惋惜。

  常歲寧沒有解釋。

  至純與她不沾邊,讀書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畢竟她只說不打算做官——

  可沒說不打算做點別的什麼。

  ……

  次日,便是常歲寧隨段氏去往崇月長公主府祭祀的日子。

  第86章 她就是倒霉蛋李尚

  依照大盛習俗,冥誕祭祀的時辰當在晚上,但因需提前準備祭祀事宜,段氏又十分重視,故而早早便去往了長公主府準備。

  跟著段氏下了馬車,常歲寧抬首看向眼前這座府邸。

  宮中舊人皆知崇月長公主八九歲那年意外患了一場大病,之後雖僥倖保住性命,卻從此落下了諸多後遺之症,久治不愈,漸成頑疾。

  而先太子殿下十二歲那年自薦隨軍歷練,臨行前特求了先皇恩准,准許胞姐出宮靜養病體——

  聖人准了,破例為僅僅十二歲的崇月公主在宮外開公主府,命醫官隨居,遠離宮中嘈雜,以專心調理病症。

  再到後來,先皇駕崩,李秉登基,崇月公主府便成了崇月長公主府。

  但無論是公主還是長公主,都不是那麼好當的——

  回想起那稍顯短暫的人生歲月,常歲寧只覺這府邸匾額上的「崇月長公主府」六字,或更該換成「倒霉蛋的一生」。

  而她,就是那個倒霉蛋,崇月長公主李尚。

  「走,隨我進去吧。」段氏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常歲寧遂將目光從那匾額上收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