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因不允外人踏足,長公主府的大門是常年緊閉著的,除非聖駕前來方會開啟。
此時段氏帶著常歲寧,便是走的側門。
引路的女使是年輕的陌生面孔,常歲寧跟在段氏身側同那女使一路走著,才發現府中各處陳設與玄策府一樣,皆保留了從前模樣,只有修葺痕跡,不見大動。
唯有一處是新建的,那女使也正是將她們引來了這處——祭堂。
安靜整潔而充斥著香燭氣的祭堂內擺放著崇月長公主的牌位與一應供奉器物,及一幅畫像。
畫像上的女子樣貌姣好,眉眼清冷,神態嫻靜端莊。
畫得很像她,但又一點兒也不像——外貌是像的,但她平生大約都不曾有過如此端莊嫻靜之態。
從小到大,她都沒有端莊嫻靜過。
幼時在一眾皇子皇女中出身相對低微,嫻靜的性情註定只會被人欺負,甚至被欺負後也只能將委屈咽下。
她不想做被人欺負後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的笨蛋可憐蟲,更何況阿效病弱,她身為阿姊便絕對不能再軟弱——這個念頭,從她記事起便刻下了。
待到後來,她便更加沒有軟弱嫻靜的餘地了。
重回故地總有舊事浮於眼前,常歲寧靜靜幫著段氏一起擺放祭祀之物,始終不曾說話。
見她雖是個生面孔的年輕小娘子,做事卻沉穩,人也安靜,那位長公主府的女使便放心下來——鄭國公夫人前來祭祀是聖人親允的,身邊帶個小娘子也無可厚非,到底往年也曾有魏家郎君和娘子隨同前來的先例,只要是誠心拜祭不聒噪鬧騰,她們也不會多說什麼。
待一切事宜準備妥當,天色便暗了下來。
祭堂內的白燭亮起,段氏點了香,插入香爐內,動作是難得的穩重小心,大約是裝了許多沉甸甸的思念。
而後,段氏帶著常歲寧在蒲墊上跪了下去,朝著牌位叩頭。
叩首罷,常歲寧跪坐於鋪墊之上,望著那牌位,心情很是玄妙——不知如她這般自己給自己準備祭品,自己祭拜自己的,世間統共有幾人?
閻王爺這份厚愛,是單給她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倒霉蛋都有?
紙錢燒料在火盆中燃起。
一直也很安靜的段氏不知何時紅了眼角。
見她如此,常歲寧頗覺不習慣。
再待片刻,只見低著頭的段氏眼中已有淚水無聲砸落。
常歲寧愈覺不自在了,微轉頭移開視線,只見一旁的女使也在擦淚——可她並未見過這小女使,對方怎也要為她這未曾謀面的先主人哭?
大約這便是在其位謀其事……職業素養過硬的體現吧。
那邊,段氏將一把燒料投入火盆內,淚眼在火光的映照下像只可憐的小狗。
常歲寧看得心中莫名愧疚,只能低聲安慰一句:「夫人節哀……」
段氏擦了擦淚,呼出一口長長的氣,看著那牌位,啞聲嘆道:「殿下曾說我哭起來最是好笑……若瞧見了我此時模樣,定會笑話我的。」
常歲寧於心底遺憾嘆氣。
瞧見了。
但不太爭氣,竟笑話不起來。
看著段氏極想哭卻又不想在她這個小輩面前太過失態的模樣,常歲寧適時道:「夫人可要單獨和殿下說說話嗎?」
段氏輕點頭,又想著常歲寧也隨她忙累半日了,便道:「常小娘子可先去前頭吃茶歇上片刻。」
常歲寧遂應下,起身退了出去。
她跟著段氏過來已是特例,祭祀之事又講求莊重安靜,故而只叫喜兒等在了外頭馬車裡。
她身邊無女使,一名長公主府的女使引著她去了祭堂不遠處的偏廳內。
常歲寧坐下後,那女使便去了茶房沏茶準備果點。
長公主府雖陳設未變,但到底沒有主人在,下人便也不多,那女使暫時退去後,廳內便只剩下了常歲寧一人。
常歲寧看準了時機,離開了這座偏廳。
她從前雖不曾真正在這座府邸常年久居,但不打仗時,每隔一段時日也會回來,故而自家的環境還是極熟悉的。
行至視線開闊處,常歲寧留神環顧四下。
府內多年無主,故而雖已至晚間,單獨掌燈之處卻不算多,除開祭堂與下人起居之處,便僅有一處例外——
常歲寧很快判斷出,那是西苑的方向。
常歲寧稍一思量,專挑了無人的小徑,快步朝那個方向而去。
待靠近時,只聽那院中有一陣雜亂的說話聲響起,她便未再繼續往前,而是閃身躲去了一側的假山後。
那雜亂聲中,有一道聲音格外嚴肅,說到此時已帶上了幾分怒氣。
「今日是殿下生辰,你們竟然毫無準備,我分明早就交待了下去,你們究竟是如何辦的事?」
「行事如此怠懶散漫……長公主府可容不下此等偷奸耍滑之人!」
「我這便去稟明殿下!」
說話間,院門被人從裡面打開,說話之人快步走了出來。
借著院門外懸著的燈籠,常歲寧看清了那人的臉。
雖從二十出頭變作了三十出頭的模樣,但也並不難辨認。
那正是她曾經的貼身婢女,玉屑——
對方行走間儀態無可挑剔,且很有一等女使的威儀。
但仍一眼便可見,她臉上那並非是神智清醒之人該有的神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此時段氏帶著常歲寧,便是走的側門。
引路的女使是年輕的陌生面孔,常歲寧跟在段氏身側同那女使一路走著,才發現府中各處陳設與玄策府一樣,皆保留了從前模樣,只有修葺痕跡,不見大動。
唯有一處是新建的,那女使也正是將她們引來了這處——祭堂。
安靜整潔而充斥著香燭氣的祭堂內擺放著崇月長公主的牌位與一應供奉器物,及一幅畫像。
畫像上的女子樣貌姣好,眉眼清冷,神態嫻靜端莊。
畫得很像她,但又一點兒也不像——外貌是像的,但她平生大約都不曾有過如此端莊嫻靜之態。
從小到大,她都沒有端莊嫻靜過。
幼時在一眾皇子皇女中出身相對低微,嫻靜的性情註定只會被人欺負,甚至被欺負後也只能將委屈咽下。
她不想做被人欺負後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的笨蛋可憐蟲,更何況阿效病弱,她身為阿姊便絕對不能再軟弱——這個念頭,從她記事起便刻下了。
待到後來,她便更加沒有軟弱嫻靜的餘地了。
重回故地總有舊事浮於眼前,常歲寧靜靜幫著段氏一起擺放祭祀之物,始終不曾說話。
見她雖是個生面孔的年輕小娘子,做事卻沉穩,人也安靜,那位長公主府的女使便放心下來——鄭國公夫人前來祭祀是聖人親允的,身邊帶個小娘子也無可厚非,到底往年也曾有魏家郎君和娘子隨同前來的先例,只要是誠心拜祭不聒噪鬧騰,她們也不會多說什麼。
待一切事宜準備妥當,天色便暗了下來。
祭堂內的白燭亮起,段氏點了香,插入香爐內,動作是難得的穩重小心,大約是裝了許多沉甸甸的思念。
而後,段氏帶著常歲寧在蒲墊上跪了下去,朝著牌位叩頭。
叩首罷,常歲寧跪坐於鋪墊之上,望著那牌位,心情很是玄妙——不知如她這般自己給自己準備祭品,自己祭拜自己的,世間統共有幾人?
閻王爺這份厚愛,是單給她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倒霉蛋都有?
紙錢燒料在火盆中燃起。
一直也很安靜的段氏不知何時紅了眼角。
見她如此,常歲寧頗覺不習慣。
再待片刻,只見低著頭的段氏眼中已有淚水無聲砸落。
常歲寧愈覺不自在了,微轉頭移開視線,只見一旁的女使也在擦淚——可她並未見過這小女使,對方怎也要為她這未曾謀面的先主人哭?
大約這便是在其位謀其事……職業素養過硬的體現吧。
那邊,段氏將一把燒料投入火盆內,淚眼在火光的映照下像只可憐的小狗。
常歲寧看得心中莫名愧疚,只能低聲安慰一句:「夫人節哀……」
段氏擦了擦淚,呼出一口長長的氣,看著那牌位,啞聲嘆道:「殿下曾說我哭起來最是好笑……若瞧見了我此時模樣,定會笑話我的。」
常歲寧於心底遺憾嘆氣。
瞧見了。
但不太爭氣,竟笑話不起來。
看著段氏極想哭卻又不想在她這個小輩面前太過失態的模樣,常歲寧適時道:「夫人可要單獨和殿下說說話嗎?」
段氏輕點頭,又想著常歲寧也隨她忙累半日了,便道:「常小娘子可先去前頭吃茶歇上片刻。」
常歲寧遂應下,起身退了出去。
她跟著段氏過來已是特例,祭祀之事又講求莊重安靜,故而只叫喜兒等在了外頭馬車裡。
她身邊無女使,一名長公主府的女使引著她去了祭堂不遠處的偏廳內。
常歲寧坐下後,那女使便去了茶房沏茶準備果點。
長公主府雖陳設未變,但到底沒有主人在,下人便也不多,那女使暫時退去後,廳內便只剩下了常歲寧一人。
常歲寧看準了時機,離開了這座偏廳。
她從前雖不曾真正在這座府邸常年久居,但不打仗時,每隔一段時日也會回來,故而自家的環境還是極熟悉的。
行至視線開闊處,常歲寧留神環顧四下。
府內多年無主,故而雖已至晚間,單獨掌燈之處卻不算多,除開祭堂與下人起居之處,便僅有一處例外——
常歲寧很快判斷出,那是西苑的方向。
常歲寧稍一思量,專挑了無人的小徑,快步朝那個方向而去。
待靠近時,只聽那院中有一陣雜亂的說話聲響起,她便未再繼續往前,而是閃身躲去了一側的假山後。
那雜亂聲中,有一道聲音格外嚴肅,說到此時已帶上了幾分怒氣。
「今日是殿下生辰,你們竟然毫無準備,我分明早就交待了下去,你們究竟是如何辦的事?」
「行事如此怠懶散漫……長公主府可容不下此等偷奸耍滑之人!」
「我這便去稟明殿下!」
說話間,院門被人從裡面打開,說話之人快步走了出來。
借著院門外懸著的燈籠,常歲寧看清了那人的臉。
雖從二十出頭變作了三十出頭的模樣,但也並不難辨認。
那正是她曾經的貼身婢女,玉屑——
對方行走間儀態無可挑剔,且很有一等女使的威儀。
但仍一眼便可見,她臉上那並非是神智清醒之人該有的神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