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頁
別的不說,從京城往蒙古的水泥官道以及往南方的官道如今都修了得有個三分之一了,沿途每隔差不多十公里左右,還會有簡單的驛站。
不僅有官驛,還允許每個官驛邊上設立三個私驛,不過這個也需要「招標」。
這主意還是胤祈自己想的,嚴綺雲剛聽到的時候也有些意外,不過想想胤祈本就不是那種站到高處就不往下看的人,當年治河以及在廣東時,他就沒少和平民百姓打交道。
包括很多士族貴族看不上的商人群體,他也是從小打交道到大,無論官還是商他都有了解,自然有一番拿捏。
當然,他也要求這些私驛開出來後,最少得經營至少三年,也不允許惡性競爭。
不過這東西,規矩立出來容易,監管才是真的難題。
只是也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可以說胤祈這兩年真的忙活了很多瑣碎但又不能不放在心上的事情。
展開嚴綺雲的信,胤祈終於感慨,嚴綺雲到底這回有那麼一些母愛了,不是又來給他出難題,而是給他送了不少北京很少能吃到的水果。
荔枝什麼的自然不必說,關於這東西的傳說那叫一個多,即便往往將它於昏君聯繫在一塊兒,但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依舊還是很難抵抗它的美味。
嚴綺雲這回送的卻不是從前被選為貢品的人家,而是自己在各個果園裡面嘗過的品種,挑了核小肉質飽滿,汁水更甜的一批果子。
那人見自家果園被瞧上了,第一反應卻絕算不上喜悅。
種植貢品這事兒聽著榮耀,但是對最底層的農戶來說,卻絕對算得上是晴天霹靂。
如今保鮮水平有限,很多時候往京中送貢品,那就是直接把種了許多年的老樹連根挖出來,用盆裝土種著快馬加鞭往京城送的。
就算是這樣,也保不齊會因為路不好走,天氣不好導致貢品折損太多,然後路上可能還會被官員昧下一些,總之出了問題就是從上到下問責。
一顆能長出好果子的荔枝樹,得種多少年啊,送個三四年,這家底基本也就全空了,上面賞的銀子大半也會被層層盤剝掉,端看地方官有沒有良心。
嚴綺雲當然知道這些,她從前接觸過內務府,對貢品皇商之類的都特意去了解過,甚至閒來無事還專門寫過一些筆記。
她這次往京中送果子可不是原來的老方法,而是採取了冰鮮保存法。
果子連著枝丫剪下來,然後擦乾表面的水漬,放進同樣乾燥的罈子裡面,外面放上冰保鮮,而冰的話其實北方這些年一直有商人會往南方賣冰,還能用硝石製冰。
雖然保存難度也高,但是比起那種損害根本的法子來說卻是好上太多了。
而且加上如今好路也變長了,耗費在路上的時間變短以後,損耗也會降低。
嚴綺雲自己倒是不饞這一口,她空間裡面的品種比如今的荔枝品種好吃太多,但是這東西總要想法子改善吧。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送,但是問題不是無視就能解決的。
人本身就是有需求的,而需求是科技進步的根源之一。
自打入了夏,嚴綺雲也算是終於回到了明面上吃水果吃到爽的生活,這邊的水果種類實在是太豐富了,而且都是很甜的熱帶水果。
在這邊即便是普通人家,也是不缺水果吃的,便是山裡頭那些沒有經過選育的果子,也有不少味道很不錯的,和這邊的氣候關係真的很大。
別說本身就沒怎麼吃過水果的普通宮人們,便是胤禛都難得這樣吃,畢竟上回來的時候不算太應季。
嚴綺雲面前的桌子實際上是個冰鑒,上面如今擺著三四樣水果。
即便她習慣自己剝殼,但是擺在面前的還有甘蔗,直接削去外皮後,砍掉甘蔗節的部分後劈成了均勻的四份,嚴綺雲嚴重懷疑,這不夠均勻的都沒端上來給她。
不過還別說,甘蔗劈開後確實沒有直接啃那麼費牙。
想想她上回吃甘蔗還是上輩子,那會兒拿有這麼講究,拿起來就是啃,當然……後世專門拿來當水果吃的甘蔗也沒這麼硬。
甘蔗是便宜水果,而且這邊有糖廠,種植範圍很廣,所以嚴綺雲採購了許多,至少軍中最近每日人人都能分到一節當作飯後水果。
偶爾是其他果子,都是嚴綺雲習慣性的行為,殊不知看似小事,實際上和從前比較的話,很是拉攏人心。
「主子,船廠那邊說,一艘小的船,這兩日可以試著下水了。」邵平有些欣喜的衝進來稟報這個好消息。
嚴綺雲也驚喜的站起身來,連扇子都忘了搖,連忙追問道:「可有把握!」
第208章
說實話,這進度還是挺出乎嚴綺雲意料的。
算起來前後不到兩個月,這廣東的天氣都還悶熱著呢,大晚上的若非嚴綺雲能躲到空間去睡,有時候真的要悶得受不了。
即便竹衣穿在外裳裡頭其實挺隔汗,也挺涼快的,但到底不是很方便。
最後嚴綺雲更是把簡易的風扇都整出來了,以人力腳踏作為驅動,然後輕便的木片作為扇葉,雖說比不上電力驅動的風扇,但是到底還是比用扇子涼快。
出乎意料的是,這東西南方富戶家會用到的不少,倒是她在京中一旦熱了多半都是用冰,反倒是之前沒怎麼見。
可惜在廣東這地界,冬天存不住冰,想要用冰就沒那麼容易了,才有人替她打聽來了這法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僅有官驛,還允許每個官驛邊上設立三個私驛,不過這個也需要「招標」。
這主意還是胤祈自己想的,嚴綺雲剛聽到的時候也有些意外,不過想想胤祈本就不是那種站到高處就不往下看的人,當年治河以及在廣東時,他就沒少和平民百姓打交道。
包括很多士族貴族看不上的商人群體,他也是從小打交道到大,無論官還是商他都有了解,自然有一番拿捏。
當然,他也要求這些私驛開出來後,最少得經營至少三年,也不允許惡性競爭。
不過這東西,規矩立出來容易,監管才是真的難題。
只是也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可以說胤祈這兩年真的忙活了很多瑣碎但又不能不放在心上的事情。
展開嚴綺雲的信,胤祈終於感慨,嚴綺雲到底這回有那麼一些母愛了,不是又來給他出難題,而是給他送了不少北京很少能吃到的水果。
荔枝什麼的自然不必說,關於這東西的傳說那叫一個多,即便往往將它於昏君聯繫在一塊兒,但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依舊還是很難抵抗它的美味。
嚴綺雲這回送的卻不是從前被選為貢品的人家,而是自己在各個果園裡面嘗過的品種,挑了核小肉質飽滿,汁水更甜的一批果子。
那人見自家果園被瞧上了,第一反應卻絕算不上喜悅。
種植貢品這事兒聽著榮耀,但是對最底層的農戶來說,卻絕對算得上是晴天霹靂。
如今保鮮水平有限,很多時候往京中送貢品,那就是直接把種了許多年的老樹連根挖出來,用盆裝土種著快馬加鞭往京城送的。
就算是這樣,也保不齊會因為路不好走,天氣不好導致貢品折損太多,然後路上可能還會被官員昧下一些,總之出了問題就是從上到下問責。
一顆能長出好果子的荔枝樹,得種多少年啊,送個三四年,這家底基本也就全空了,上面賞的銀子大半也會被層層盤剝掉,端看地方官有沒有良心。
嚴綺雲當然知道這些,她從前接觸過內務府,對貢品皇商之類的都特意去了解過,甚至閒來無事還專門寫過一些筆記。
她這次往京中送果子可不是原來的老方法,而是採取了冰鮮保存法。
果子連著枝丫剪下來,然後擦乾表面的水漬,放進同樣乾燥的罈子裡面,外面放上冰保鮮,而冰的話其實北方這些年一直有商人會往南方賣冰,還能用硝石製冰。
雖然保存難度也高,但是比起那種損害根本的法子來說卻是好上太多了。
而且加上如今好路也變長了,耗費在路上的時間變短以後,損耗也會降低。
嚴綺雲自己倒是不饞這一口,她空間裡面的品種比如今的荔枝品種好吃太多,但是這東西總要想法子改善吧。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送,但是問題不是無視就能解決的。
人本身就是有需求的,而需求是科技進步的根源之一。
自打入了夏,嚴綺雲也算是終於回到了明面上吃水果吃到爽的生活,這邊的水果種類實在是太豐富了,而且都是很甜的熱帶水果。
在這邊即便是普通人家,也是不缺水果吃的,便是山裡頭那些沒有經過選育的果子,也有不少味道很不錯的,和這邊的氣候關係真的很大。
別說本身就沒怎麼吃過水果的普通宮人們,便是胤禛都難得這樣吃,畢竟上回來的時候不算太應季。
嚴綺雲面前的桌子實際上是個冰鑒,上面如今擺著三四樣水果。
即便她習慣自己剝殼,但是擺在面前的還有甘蔗,直接削去外皮後,砍掉甘蔗節的部分後劈成了均勻的四份,嚴綺雲嚴重懷疑,這不夠均勻的都沒端上來給她。
不過還別說,甘蔗劈開後確實沒有直接啃那麼費牙。
想想她上回吃甘蔗還是上輩子,那會兒拿有這麼講究,拿起來就是啃,當然……後世專門拿來當水果吃的甘蔗也沒這麼硬。
甘蔗是便宜水果,而且這邊有糖廠,種植範圍很廣,所以嚴綺雲採購了許多,至少軍中最近每日人人都能分到一節當作飯後水果。
偶爾是其他果子,都是嚴綺雲習慣性的行為,殊不知看似小事,實際上和從前比較的話,很是拉攏人心。
「主子,船廠那邊說,一艘小的船,這兩日可以試著下水了。」邵平有些欣喜的衝進來稟報這個好消息。
嚴綺雲也驚喜的站起身來,連扇子都忘了搖,連忙追問道:「可有把握!」
第208章
說實話,這進度還是挺出乎嚴綺雲意料的。
算起來前後不到兩個月,這廣東的天氣都還悶熱著呢,大晚上的若非嚴綺雲能躲到空間去睡,有時候真的要悶得受不了。
即便竹衣穿在外裳裡頭其實挺隔汗,也挺涼快的,但到底不是很方便。
最後嚴綺雲更是把簡易的風扇都整出來了,以人力腳踏作為驅動,然後輕便的木片作為扇葉,雖說比不上電力驅動的風扇,但是到底還是比用扇子涼快。
出乎意料的是,這東西南方富戶家會用到的不少,倒是她在京中一旦熱了多半都是用冰,反倒是之前沒怎麼見。
可惜在廣東這地界,冬天存不住冰,想要用冰就沒那麼容易了,才有人替她打聽來了這法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