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要不怎麼說千萬別小瞧所謂「古人」呢,他們可不是夏天熱了還要穿得里三層外三層,連個扇子都不打的傻子。
要是這樣,不知道幾條命夠這麼折騰。
便是再體面再「講規矩」的人家,夏天女眷在後宅的時候也會換上比較單薄的衣裳,這也是內宅不好擅入的主要原因。
嚴綺雲出門的時候皺著眉頭換了一身衣裳,原本穿在裡面的已經吸了些汗,而外頭穿著的半袖也得換成稍長一些,但是同樣輕薄的紗製衣裳。
船要下水可是大事。
哪怕到了傍晚,這裡的天氣還是悶熱的,不過至少不是直接太陽在頭頂火烤,嚴綺雲換衣服的時候沒忘記給全身抹上防曬霜。
這薄薄一層紗可起不到什麼防曬的作用。
頭上大部分零零碎碎的首飾也沒戴,只是儘量一根碎發也不留的全部盤上去。
還是涼快最重要!
因為沒太陽,嚴綺雲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選擇騎馬,在馬上跑起來好歹有些風,在馬車裡可不好過。
還別說,跟在她身邊的就沒有馬術很差的。
也不是因為在廣東才這樣,從很久以前就是這樣,誰不知道嚴綺雲愛騎馬也擅長騎馬,所以跟在她身邊伺候的人多多少少會特意被主事的安排去學騎術,就是為了能更好的跟著嚴綺雲伺候她。
雖說大部分時候都跟不上嚴綺雲就是。
不過不是木蘭秋獮或者賽馬那種場合,嚴綺雲不會騎太快和其他人脫節,這也不方便別人保護她。
到船廠以後,就能看見裡頭忙得熱火朝天。
一艘船已經成型了,雖說是一艘「小船」,但是也只是相對於嚴綺雲預計出海用的船隻而言,就直接肉眼看,這艘船可以堪比康熙幾次下江南的龍船了,也只是少些精美的雕刻上色之類的。
不過也沒辦法,畢竟加班加點,藝術方面就沒那麼講究了,只能講究一下冷冰冰的數據。
「主工程師」也就是工匠首領拿了很厚一沓寫滿了計算的紙過來給嚴綺雲看,然後在帶著她一一去對應船的重要數據。
這位工匠首領其實是嚴綺雲上個月新提上來的,本來幾個人爭這個位置,但是他憑藉著更好的學習進度以及更細緻的製造標準脫穎而出。
一個多月下來,倒是也服了眾,帶著團隊搞出了成果後,更是徹底的坐穩了位置。
「目前這船其實已經不亞於很多外面來的船,安全度甚至更高,重要零件部分全部都是鐵質,也有準備專門的備用材料便於隨時更換,只是若要更穩更安全,還得是大船。」工匠解釋道。
嚴綺雲自然理解,她甚至比工匠更明白這艘「小船」代表著什麼。
如果要遠航的話,當然是大船更好,可是大船吃水更深,速度更慢,哪怕是嚴綺雲那邊已經考慮下一階段把蒸汽機給搞出來,在機動性方面還是略輸與這一條船的。
至少本土水師,未來要用的船隻就是這個規模的為主。
而且穿上留著防禦以及攻擊的位置都設計的很是恰到好處,至少火銃隊發揮的空間很大,利用得當的話,從此本土近海再也不會有什麼海寇威脅。
別的不說,遠洋貿易大概也會更發達,同時別人的覬覦之心也會少很多。
三歲小孩包金磚過鬧市和九尺壯漢抱金磚過鬧市區別還是極大的。
「如果按照原本的設計沒有問題的話,京杭運河的深度也是可以走的對吧。」嚴綺雲追問。
工匠點頭,道:「不僅能走,而且換了新的風帆以及船形後,速度也比普通的船快不少,就是假如貨裝的多的話,一些河段得走中間,往邊上還是稍微會有些擱淺的風險。」
嚴綺雲點點頭,對這個結果已經很滿意了。
原本從北京過來的話,之前最舒服的是走水路,沒有陸路那麼顛簸,但是運河到了終點後到底還是得換陸路,京中的路還沒那麼快修到這裡來。
這船造好後,遠的不說,光是她今年回京過年,就能直接從海岸線到運河入海口進去,然後能一直走水上,速度快的同時,還不那麼折騰。
除了不折騰人以外,最重要的是,以後大宗的貨物進京也更方便了,雖說以前也有很多商戶是這麼運貨的,但是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先不說遇上一次別說貨,命都不一定保得住的海寇,單單說那些小一些的船,很多其實並不能應對海上的風浪,哪怕是近海。
所以每一次海運都是暴利,因為船員和船主面臨的都是巨大的風險。
往後就不好說了,因為嚴綺雲和胤祈是計劃了要大批量建造這種規模的船隻,然後給水師們配備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規模來配備武器。
水師水師,自然不可能只在岸上撲騰,往後沿海巡航自然是少不了的。
「先在周圍試航一圈,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若是沒有發現問題的話,就全力動工,再修兩條這個規模的船,到時候三條船一起,試著從新路線回京,然後再回頭,若是沒有問題,今年過年我就坐咱們得船回京。」嚴綺雲直接給與了極大的認可。
這船她全程自己定數據,盯著他們標準化,以及原材料的很多細節,她為什麼不敢坐?
之前的木船她都敢坐呢,當然……沒有完全試航過的船,即便她自己要求,別人怕是也不會同意讓她坐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要是這樣,不知道幾條命夠這麼折騰。
便是再體面再「講規矩」的人家,夏天女眷在後宅的時候也會換上比較單薄的衣裳,這也是內宅不好擅入的主要原因。
嚴綺雲出門的時候皺著眉頭換了一身衣裳,原本穿在裡面的已經吸了些汗,而外頭穿著的半袖也得換成稍長一些,但是同樣輕薄的紗製衣裳。
船要下水可是大事。
哪怕到了傍晚,這裡的天氣還是悶熱的,不過至少不是直接太陽在頭頂火烤,嚴綺雲換衣服的時候沒忘記給全身抹上防曬霜。
這薄薄一層紗可起不到什麼防曬的作用。
頭上大部分零零碎碎的首飾也沒戴,只是儘量一根碎發也不留的全部盤上去。
還是涼快最重要!
因為沒太陽,嚴綺雲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選擇騎馬,在馬上跑起來好歹有些風,在馬車裡可不好過。
還別說,跟在她身邊的就沒有馬術很差的。
也不是因為在廣東才這樣,從很久以前就是這樣,誰不知道嚴綺雲愛騎馬也擅長騎馬,所以跟在她身邊伺候的人多多少少會特意被主事的安排去學騎術,就是為了能更好的跟著嚴綺雲伺候她。
雖說大部分時候都跟不上嚴綺雲就是。
不過不是木蘭秋獮或者賽馬那種場合,嚴綺雲不會騎太快和其他人脫節,這也不方便別人保護她。
到船廠以後,就能看見裡頭忙得熱火朝天。
一艘船已經成型了,雖說是一艘「小船」,但是也只是相對於嚴綺雲預計出海用的船隻而言,就直接肉眼看,這艘船可以堪比康熙幾次下江南的龍船了,也只是少些精美的雕刻上色之類的。
不過也沒辦法,畢竟加班加點,藝術方面就沒那麼講究了,只能講究一下冷冰冰的數據。
「主工程師」也就是工匠首領拿了很厚一沓寫滿了計算的紙過來給嚴綺雲看,然後在帶著她一一去對應船的重要數據。
這位工匠首領其實是嚴綺雲上個月新提上來的,本來幾個人爭這個位置,但是他憑藉著更好的學習進度以及更細緻的製造標準脫穎而出。
一個多月下來,倒是也服了眾,帶著團隊搞出了成果後,更是徹底的坐穩了位置。
「目前這船其實已經不亞於很多外面來的船,安全度甚至更高,重要零件部分全部都是鐵質,也有準備專門的備用材料便於隨時更換,只是若要更穩更安全,還得是大船。」工匠解釋道。
嚴綺雲自然理解,她甚至比工匠更明白這艘「小船」代表著什麼。
如果要遠航的話,當然是大船更好,可是大船吃水更深,速度更慢,哪怕是嚴綺雲那邊已經考慮下一階段把蒸汽機給搞出來,在機動性方面還是略輸與這一條船的。
至少本土水師,未來要用的船隻就是這個規模的為主。
而且穿上留著防禦以及攻擊的位置都設計的很是恰到好處,至少火銃隊發揮的空間很大,利用得當的話,從此本土近海再也不會有什麼海寇威脅。
別的不說,遠洋貿易大概也會更發達,同時別人的覬覦之心也會少很多。
三歲小孩包金磚過鬧市和九尺壯漢抱金磚過鬧市區別還是極大的。
「如果按照原本的設計沒有問題的話,京杭運河的深度也是可以走的對吧。」嚴綺雲追問。
工匠點頭,道:「不僅能走,而且換了新的風帆以及船形後,速度也比普通的船快不少,就是假如貨裝的多的話,一些河段得走中間,往邊上還是稍微會有些擱淺的風險。」
嚴綺雲點點頭,對這個結果已經很滿意了。
原本從北京過來的話,之前最舒服的是走水路,沒有陸路那麼顛簸,但是運河到了終點後到底還是得換陸路,京中的路還沒那麼快修到這裡來。
這船造好後,遠的不說,光是她今年回京過年,就能直接從海岸線到運河入海口進去,然後能一直走水上,速度快的同時,還不那麼折騰。
除了不折騰人以外,最重要的是,以後大宗的貨物進京也更方便了,雖說以前也有很多商戶是這麼運貨的,但是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先不說遇上一次別說貨,命都不一定保得住的海寇,單單說那些小一些的船,很多其實並不能應對海上的風浪,哪怕是近海。
所以每一次海運都是暴利,因為船員和船主面臨的都是巨大的風險。
往後就不好說了,因為嚴綺雲和胤祈是計劃了要大批量建造這種規模的船隻,然後給水師們配備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規模來配備武器。
水師水師,自然不可能只在岸上撲騰,往後沿海巡航自然是少不了的。
「先在周圍試航一圈,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若是沒有發現問題的話,就全力動工,再修兩條這個規模的船,到時候三條船一起,試著從新路線回京,然後再回頭,若是沒有問題,今年過年我就坐咱們得船回京。」嚴綺雲直接給與了極大的認可。
這船她全程自己定數據,盯著他們標準化,以及原材料的很多細節,她為什麼不敢坐?
之前的木船她都敢坐呢,當然……沒有完全試航過的船,即便她自己要求,別人怕是也不會同意讓她坐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