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管孝賢皇后和那拉庶人是怎麼想的,但站在皇上的角度上看,她們都不可能一開始就威脅到皇后的地位。你覺得,你比你汗阿瑪更聰明嘛?」黃令曼看著永璠說道。

  「兒子受教了。」永璠連忙應道。

  黃令曼見狀語氣緩和了一些「你能想到這事,就說明你懂這些事情,額捏很欣慰。」

  雖然看上去聯姻一點也不威武霸氣,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王霸之氣呀。

  妄想你王霸之氣一放,所有人就立刻跪服的事。

  那隻存在於戲文里。

  更多的還是靠利益維持。

  永璠懂得利益分享利益平衡,而不是想著當上皇帝後就來一個皇帝一人獨大,已經很不錯了。

  至少不會被毀忽悠搞一個大的。

  做皇帝,懂利益分享、利益平衡、自身安危,能當那個分利益的人,而不是傀儡皇帝,那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就已經能坐穩皇位了。

  至於更進一步,那需要運氣、天賦和經歷積累。

  就目前來看,永璠是合格的。

  永璠既然懂這些,黃令曼也就不在這方面多嘴了,多操心反而會影響母子之間的感情。

  但永璠的這番話,也代表著他,他有些心急。

  「璠兒,額捏知道,你突然登基心裡有一股要做大事的志氣在,額捏能理解。可你不能慌也不能急,你想想你汗阿瑪,可是容忍了張廷玉和鄂爾泰十多年,自身羽翼豐滿後,在對其下手的。你明年才30歲,急什麼急?」黃令曼看向永璠說道。

  永璠聞言連忙應道:「是,兒子受教了。」頓了頓,永璠吐露心聲「兒子也怕當不好皇帝。」

  大清前面幾任帝王,雖然吹千古一帝是誇張了一些,但都可以算是明君,永璠才在朝堂上觀摩了朝政兩三年,現在突然就要趕鴨子上架,心裡沒多少底氣,自然壓力很大。

  「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問心無愧便是。」黃令曼說道。

  「是。」永璠應道。

  隨後黃令曼就讓永璠回乾清宮去。

  依照前面三任皇帝的慣例,永璠也在乾清宮大門那裡讓人扎了一個帳篷,就住在那裡為大行皇帝守靈,以示孝順。

  而四福晉等人,還住在阿哥所那邊。

  等永璠離開後,黃令曼派人去了阿哥所一趟,叮囑四福晉看好幾個孩子,別在這個時候被人鑽了空子。

  說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綿懿今年正好八歲。

  又一個八歲的嫡子呀!

  這可真是巧。

  除此之外黃令曼還吩咐鄧安等人,讓她手下的人注意宮中情況。

  只要宮裡不亂,九門不會失守,等過幾天永璠舉行完登基大典,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帝後,黃令曼就可以徹底放心了。

  第二天欽天監就算好了吉日,於七日後,舉行登基大典,內務府和禮部開始忙碌了起來。

  而裕親王廣祿和刑部尚書那邊,經過一晚上的審問,也揪出來了放火之人。

  第339章 端祥太后

  裕親王廣祿和刑部尚書舒赫德加班加點查清了這事,是一個叫趙進祿的太監因為之前偷竊清輝閣的財物,怕被發現,所以放火想要燒毀清輝閣,讓人查不到他偷竊之事。

  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有前面李連棟的先例在,倒也好像沒什麼問題。

  但經過裕親王廣祿的審問,發現這個趙進祿和那拉庶人被廢前身邊的一個太監交好,有人舉報說兩人私底下還認了干兄弟。

  如此一來,這事就有些不一樣起來。

  難不成是那拉氏被廢後,因愛生恨,所以讓人燒死大行皇帝?

  可,那拉庶人不是應該更恨皇貴妃嘛!

  所以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栽贓到已經被廢的那拉庶人頭上。

  但趙進祿的供詞裡並未涉及到那拉庶人。

  於是這事到底怎麼一回事,那就說不好了。

  可能是皇貴妃一箭雙鵰趕盡殺絕,也可能是——裕親王廣祿和刑部尚書舒赫德為了巴結新帝故意這麼扯的。

  裕親王廣祿和刑部尚書舒赫德不敢太過深究這事,只能把所有的情況上報永璠。

  永璠是什麼想法?

  當然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呀!

  他和那拉氏又沒有多深的感情,因此永璠就順著兩人查到的東西,稟明了皇太后,然後以皇太后的名義下旨,把鍋扣到了那拉庶人身上。

  賜死那拉庶人,那拉家也被抄家流放。

  與此同時,永璠嘉獎了裕親王廣祿和刑部尚書舒赫德兩人辦事認真負責。

  那拉氏死了,甚至於比上輩子死得更早。

  但卻無人多說什麼。

  從那拉氏被廢的那一天起,眾人就知道她的結果會是這樣,只是沒想到來的那麼快。

  畢竟那拉氏可不是世祖靜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那般,有嫡親姑姑做婆婆給她撐腰,還有很好的家世,龐大的親朋好友為其求情,不但在被廢後能回到娘家,還能再嫁人。

  至於某些愛好陰謀論的人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傳到皇宮裡來,更不可能被永璠和黃令曼知曉。

  禮部和內務府已經舉辦了好幾次皇帝的喪儀了,一切都按舊例舉辦,倒也沒出什麼岔子。

  七日後,永璠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坐在龍椅上接受諸王、貝勒、貝子以及文武大臣的三跪九叩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