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但在雅利奇眼裡,就是額捏因為汗阿瑪的駕崩,傷心難過至極,心裡越發擔心黃令曼起來。
沒過多久就到了皇宮,和親王弘晝等人在宮門迎接嗣皇帝和大行皇帝的棺槨,這事和親王二十八年前已經經歷過一次,因此很是熟門熟路。
等弘曆的棺槨送到乾清宮,乾清宮裡已經設置好了靈堂,眾人按照禮部和內務府的安排開始哭靈守孝。
皇太后是長輩,所以不需要為自己兒子哭靈,被送回了壽康宮。
所以哭靈這事,由黃令曼領頭跪在靈堂前哭靈。
但因為弘曆是在日落十分駕崩的,折騰了這麼久,已經天黑了,所以沒跪多久今天的哭靈儀式就結束了。
永璠親自扶起黃令曼,送黃令曼回到永壽宮。
黃令曼也有些擔心永璠能不能應付得過來這樣的大事,等回到永壽宮後,黃令曼就問道:「前朝的事情可都安排妥當了?」
「額捏放心,兒子都安排妥當了。」永璠有些意氣風發的說道。
黃令曼想了想說道:「別的事情,本宮不管,只一件事要提醒你一句。」
「什麼事?」永璠好奇的問道。
「凡事不能操之過急,你這幾日仔細想想皇上當年繼位是怎麼做的,皇上並沒有立刻對先帝時期手握重權的人出手,不管你對那些人是什麼想法,也必須要有耐心。」黃令曼看著永璠說道:「尤其是富察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繼位提拔自己的心腹和母族親族,都是官場上隱形的潛規則,大家都能理解能忍。
可這一切都建立在,沒有過多損害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情況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可以分你一個饅頭,但你不能把我手上大多數的饅頭拿走。
真到了那種地步,也不是沒有臣子一怒之下換一個皇帝,而且還不止一個。
永璠已經明白黃令曼的想法了,這是怕他登基後,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想要搞一個什麼大的。
因此永璠連忙安慰道:「額捏放心兒子沒那麼傻,傅恆有軍功在身,又是大學士,儼然是眾臣之首。兒子不會因為富察家和七弟、四妹聯姻,就因此厭惡他針對他。」他只會忌憚他。
黃令曼聞言點頭「你心裡有數就好。」
想了想,永璠說道:「兒子心裡有個想法,傅恆的長女今年十一歲,三年後大選,年紀也夠了。」
「不妥。」黃令曼皺眉看向永璠說道:「額捏知道你的想法,聯姻的確是收買對方最省力的好辦法,但你不能顧頭不顧尾,你繼位是有皇上的立儲聖旨在,名正言順的大清皇帝,並非皇位不穩,沒必要如此拉攏權臣。
傅恆親女兒入宮後,少說也是一宮之主才沒有折辱富察家,沒有折辱孝賢皇后,可到時候你讓你媳婦如何想?舒妃、那拉庶人一輩子連個生育都沒有,慧賢皇貴妃小產兩胎,還有如貴人和祥貴人被那拉庶人下手之事,這些都是前車之鑑。
璠兒,你要知道大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位正妻之子繼承皇位,你媳婦已經有了兩個嫡子,就算你媳婦賢惠不善妒,可鈕祜祿氏一族必然不會甘心將勝利果實拱手讓人,他們家也不是小門小戶。
富察家了,孝賢皇后這裡已經失利了一次,面對再一次的機會,他們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到時候要是兩家爭鬥起來,前朝後宮都會不穩。雖說後宮不干政,可前朝後宮從來都是一體的,你不能只想著前朝的事。」
永璠聞言心裡一驚,這可是之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就是因此那拉氏才會被廢「是兒子沒有考慮周到。」
他只想到了拉攏傅恆,倒是沒有考慮到後續事情。
至於說靠聯姻拉攏臣子,可不可恥的問題。
坐穩皇位才是當前最關鍵的事。
弘曆對傅恆實在是太好了,軍功、官位、女兒下嫁……好到現在永璠能想到的招數只有聯姻。
至於說為什麼一定要拉攏傅恆,一方面傅恆就是弘曆舊臣子的領頭羊,永璠拉攏他一個人就做個所有人看。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牢記弘曆的話,弘曆可是說過一人獨大不是什麼好事。
鈕祜祿氏一族在乾隆朝也沒落寞,反而興盛。永璠登基後因為福晉和兩個兒子的臉面問題肯定會進一步加恩,可黃家比不上鈕祜祿氏一族,那就只能依靠其他勢力制衡對方。
最好的人選不就是傅恆嘛。
沒辦法,兆惠、尹繼善、阿桂等人都在外面當封疆大吏,尤其是阿桂涉及邊疆站區之事,不能輕動。劉墉、紀昀等人不但是漢人而且還沒在官場上爬起來。西林覺羅氏那邊鄂爾泰的長子次子具戰死沙場,三子四子也還在官場上往上爬。
現在能直面對上鈕祜祿氏一族的,還真只有富察家。
其他滿洲世家,底蘊夠的,官銜不夠,官銜夠的,底蘊不夠。
拉攏一個傅恆,既可以穩定那些在弘曆時期的既得利益者,又能做出一副不計前嫌的仁君模樣來,還能間接制衡鈕祜祿氏一族,表明永璠並非只有鈕祜祿氏一族這一個選擇項。
一箭三雕的事情,幹嘛不做了。
不過就是納一個女人而已。
「聯姻的確是最省時省力的辦法,你可以納富察家的格格為妃,以此來拉攏富察家,但不能是傅恆這種權臣之女。你想想舒妃、忻妃、如貴人、祥貴人、蘭貴人和鄂常在,要麼是家裡已經開始落寞,要麼就是旁支。
沒過多久就到了皇宮,和親王弘晝等人在宮門迎接嗣皇帝和大行皇帝的棺槨,這事和親王二十八年前已經經歷過一次,因此很是熟門熟路。
等弘曆的棺槨送到乾清宮,乾清宮裡已經設置好了靈堂,眾人按照禮部和內務府的安排開始哭靈守孝。
皇太后是長輩,所以不需要為自己兒子哭靈,被送回了壽康宮。
所以哭靈這事,由黃令曼領頭跪在靈堂前哭靈。
但因為弘曆是在日落十分駕崩的,折騰了這麼久,已經天黑了,所以沒跪多久今天的哭靈儀式就結束了。
永璠親自扶起黃令曼,送黃令曼回到永壽宮。
黃令曼也有些擔心永璠能不能應付得過來這樣的大事,等回到永壽宮後,黃令曼就問道:「前朝的事情可都安排妥當了?」
「額捏放心,兒子都安排妥當了。」永璠有些意氣風發的說道。
黃令曼想了想說道:「別的事情,本宮不管,只一件事要提醒你一句。」
「什麼事?」永璠好奇的問道。
「凡事不能操之過急,你這幾日仔細想想皇上當年繼位是怎麼做的,皇上並沒有立刻對先帝時期手握重權的人出手,不管你對那些人是什麼想法,也必須要有耐心。」黃令曼看著永璠說道:「尤其是富察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繼位提拔自己的心腹和母族親族,都是官場上隱形的潛規則,大家都能理解能忍。
可這一切都建立在,沒有過多損害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情況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可以分你一個饅頭,但你不能把我手上大多數的饅頭拿走。
真到了那種地步,也不是沒有臣子一怒之下換一個皇帝,而且還不止一個。
永璠已經明白黃令曼的想法了,這是怕他登基後,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想要搞一個什麼大的。
因此永璠連忙安慰道:「額捏放心兒子沒那麼傻,傅恆有軍功在身,又是大學士,儼然是眾臣之首。兒子不會因為富察家和七弟、四妹聯姻,就因此厭惡他針對他。」他只會忌憚他。
黃令曼聞言點頭「你心裡有數就好。」
想了想,永璠說道:「兒子心裡有個想法,傅恆的長女今年十一歲,三年後大選,年紀也夠了。」
「不妥。」黃令曼皺眉看向永璠說道:「額捏知道你的想法,聯姻的確是收買對方最省力的好辦法,但你不能顧頭不顧尾,你繼位是有皇上的立儲聖旨在,名正言順的大清皇帝,並非皇位不穩,沒必要如此拉攏權臣。
傅恆親女兒入宮後,少說也是一宮之主才沒有折辱富察家,沒有折辱孝賢皇后,可到時候你讓你媳婦如何想?舒妃、那拉庶人一輩子連個生育都沒有,慧賢皇貴妃小產兩胎,還有如貴人和祥貴人被那拉庶人下手之事,這些都是前車之鑑。
璠兒,你要知道大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位正妻之子繼承皇位,你媳婦已經有了兩個嫡子,就算你媳婦賢惠不善妒,可鈕祜祿氏一族必然不會甘心將勝利果實拱手讓人,他們家也不是小門小戶。
富察家了,孝賢皇后這裡已經失利了一次,面對再一次的機會,他們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到時候要是兩家爭鬥起來,前朝後宮都會不穩。雖說後宮不干政,可前朝後宮從來都是一體的,你不能只想著前朝的事。」
永璠聞言心裡一驚,這可是之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就是因此那拉氏才會被廢「是兒子沒有考慮周到。」
他只想到了拉攏傅恆,倒是沒有考慮到後續事情。
至於說靠聯姻拉攏臣子,可不可恥的問題。
坐穩皇位才是當前最關鍵的事。
弘曆對傅恆實在是太好了,軍功、官位、女兒下嫁……好到現在永璠能想到的招數只有聯姻。
至於說為什麼一定要拉攏傅恆,一方面傅恆就是弘曆舊臣子的領頭羊,永璠拉攏他一個人就做個所有人看。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牢記弘曆的話,弘曆可是說過一人獨大不是什麼好事。
鈕祜祿氏一族在乾隆朝也沒落寞,反而興盛。永璠登基後因為福晉和兩個兒子的臉面問題肯定會進一步加恩,可黃家比不上鈕祜祿氏一族,那就只能依靠其他勢力制衡對方。
最好的人選不就是傅恆嘛。
沒辦法,兆惠、尹繼善、阿桂等人都在外面當封疆大吏,尤其是阿桂涉及邊疆站區之事,不能輕動。劉墉、紀昀等人不但是漢人而且還沒在官場上爬起來。西林覺羅氏那邊鄂爾泰的長子次子具戰死沙場,三子四子也還在官場上往上爬。
現在能直面對上鈕祜祿氏一族的,還真只有富察家。
其他滿洲世家,底蘊夠的,官銜不夠,官銜夠的,底蘊不夠。
拉攏一個傅恆,既可以穩定那些在弘曆時期的既得利益者,又能做出一副不計前嫌的仁君模樣來,還能間接制衡鈕祜祿氏一族,表明永璠並非只有鈕祜祿氏一族這一個選擇項。
一箭三雕的事情,幹嘛不做了。
不過就是納一個女人而已。
「聯姻的確是最省時省力的辦法,你可以納富察家的格格為妃,以此來拉攏富察家,但不能是傅恆這種權臣之女。你想想舒妃、忻妃、如貴人、祥貴人、蘭貴人和鄂常在,要麼是家裡已經開始落寞,要麼就是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