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二老爺子家沒有分家,在徵召範圍,大jú家分家了,不在,柳枝家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柳枝男人,但是還有柳枝公公。林青婉也不清楚柳枝公公多大年紀了,所以也不清楚在不在。

  林青婉終於明白大家為什麼臉色不好了,雖然自家不用服役,但是親近的人家大部分都在範圍之內,又怎麼可能心情好呢。

  當然還有一種人不用服役,那就是身上有功名的人。林青婉現在才明白,為什麼農民對功名如此看重了。

  沉重的徭役,還有不算沉重的田稅人頭稅,都是在農民身上徵收。家裡如果能出一個有功名的人,能減輕很多負擔,另外也不用服徭役了。當然不是說全家就不用服役了,只是有功名的那一個人。

  楊氏嘆了口氣,說村里好多人都在哭,一路走回來,家家戶戶都在哭。

  林青婉家是在村尾離得遠,要不然坐在屋裡就能聽到外面的哭聲。

  林青婉不由想起,上輩子看過的一首杜甫的詩——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糙。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雖然《兵車行》此詩是針對唐朝時期,唐玄宗對南詔的用兵,楊國忠專權,謊報軍情,大量徵兵弄得民怨沸騰。但對比此時也算是差不離了,碰到征徭役的時候,真是生男不如生女好,生個女兒還能嫁給附近的人家,生個男娃卻是死於沙場埋沒在荒糙之間,連個收屍的都沒有。

  兵役,難不成又是哪兒要打仗了?

  原主的林青婉記憶中沒有打仗的事情,但是上輩子林青婉卻是也清楚古代戰亂的駭人之處。舉凡扯到打仗,上層人是沒覺得有啥,下面老百姓卻是哀鴻遍野。

  有徵兵役的,就會有逃役的,到時候流民增多,就會增加不穩定因素。當局者打勝利了還好,如果失敗,還是會繼續徵兵役。那個時候可就沒有如此寬的範圍了,年齡跨度會更大。如果是內亂就會引起各地的戰亂,當官的真打起仗來可不會管這裡有沒有老百姓,那是打到哪裡算哪裡。

  夏大成也想到了此點,緩緩開口解說道,又安慰大家,看徵兵役的範圍,情況還算不糟糕。

  也是,確實不糟糕,至少家裡沒人被征。就算被罵沒有人性,也不得不慶幸這點。至於其他人,他們此時也沒有能力管,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有同情心給他人。

  唉——

  至於另外一點,不光是夏大成,連楊鐵柱也是想到了。不過他沒敢說出口,怕讓家裡人擔憂,與夏大成對視了一眼,兩人決定暫且瞞下來,畢竟現在說這個也太早了,還是要出去打聽一番才知道到底怎樣。

  ……

  晚飯大家還是在楊鐵柱家吃的,吃的都很沉默,個個都顯得是那麼的心思沉重。

  正吃飯的時候,楊二老爺子來了。

  楊鐵柱招呼二叔也過來吃點,楊二老爺子心裡有事,也知道自己來的不湊巧,便沒有推辭,和大家一起用飯。

  等都吃完了,楊二老爺子才開口說出此行的目的。

  原來楊二老爺子此行是來借錢的。借錢這事,由頭還是在兵役上面。

  徭役這事兒,雖然徵召範圍是農民,但是如果農民有錢也是可以不用服役的。可以以銀代役,說白點就是交錢就不用服役了。

  當然也沒有那麼簡單,以銀代役都是有價碼的。這個價碼不是明面的,都是暗地裡,估計是縣衙官府為了收刮銀錢設立出來的。

  價格很高,勞役的話,聽楊氏說以往的例子是五兩銀子一人。兵役的話,視徵兵役人數來設定。意思就是說,缺人不多的時候,銀錢就要的少,大量缺人的話,又或是上面壓的緊,那就銀錢需要非常多,或者連縣衙都不敢以銀代役了。

  此次從徵召範圍就看的出,徵召範圍很鬆散,才16-50之間,如果是大量徵召的話,年齡範圍就會是16-60之間了,又或是見男丁就抓。

  楊氏他們年紀不大,沒有見過這種景象,但是村里一些老一輩的人卻是見過這種大規模的‘拉壯丁’。到那時候才真叫哀鴻遍野,整個村子幾乎不見十歲以上的男丁。

  這次以銀代役里正也露了口風,十五兩銀子一個人。十五兩銀子對於有錢人來說,不算多,但是對於窮苦的老百姓來說,不亞於一輩子的辛勤勞作攢下的棺材底,又或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攢不了這麼多銀錢。

  林青婉再一次慶幸,幸好他們做了生意,攢了不少銀錢。要不然真到了要用卻無的時候,那真是哭都沒有眼淚。

  有錢能使鬼推磨,看來這句話在哪兒都通用。

  楊二老爺子家有兩個附和年齡的兒子。楊二老爺子本人已過年齡範圍,剛過五十,不再徵召範圍之內。一個人需要十五兩,在林青婉看來卻不算多。

  誰知道聽楊二老爺子和楊氏、楊鐵柱他們討論完才知道,原來官府不是這樣算的。只要你家決定以銀代役,那就是家裡有幾人算幾人的。不是說,你家有兩個,花錢買一個,另外一個也不用徵召。你花銀錢買一個,只是說這個不用去服役,但是也是算人數的,還是算在二抽一當中,另外一個不交錢還是跑不掉的。

  也就是說,想要楊二老爺子兩個兒子都不用服役,需要三十兩銀子。

  不得不說,這官府很坑人。但是你也沒辦法,一個無權無勢的窮苦老百姓也只能認了。

  這個錢,在場的三家人,哪一家都拿得出來。做生意也做了一年多,每家都攢了不少銀錢。

  林青婉家當初蓋房子添置家什,把銀子花了個差不多,但是一年多也又攢了五百多兩銀子了。楊鐵根和楊氏兩家分紅少點,每家也就到手不到兩百兩銀子。

  在場這三家人,平時藏得深,但是都算是小有資產的人了。也因此為什麼所有人都對腊味鮮的生意如此上心,這生意可把種地甩八百里遠了。也許看起來利潤不大,每家酒樓每天也就是一二十斤的銷量,但是架不住他們發展的酒樓家數多。不能發大財,但是小財還是可以發發滴。

  楊二老爺子家裡有兩個兒媳婦在小作坊做工,對這三家一起合夥做小生意,楊二老爺子心裡也是有數的。不過對於別人這生意能賺多少錢,他心裡卻是沒譜。

  不過家裡實在湊不出這麼多銀錢,唯一能想到借錢的地方,也只有這裡了。他打算的是一家沒有,幾家湊湊應該是夠的。楊鐵柱楊鐵根還有楊氏三家是不用服兵役的,楊二老爺子心裡也清楚的,便找上門來。

  楊氏二話沒說,讓二弟不要擔心,她把銀子借給他。既然楊氏當長輩的都開口了,幾個小輩就沒吭聲。

  楊二老爺子遂放下心來,對大姐是謝了又謝。

  這事肯定是趕著前面辦好最好,楊氏就帶著楊二老爺子回家取銀子去了。幾個小輩的知道能以銀代役,便也放下心來。至少給大家留了條活路,至於別人湊不湊得夠銀子,那就不是他們能關心的事了,自家的心都操不完,哪有多餘的功夫去同情別人去。

  ☆、1.18|獨家發表

  因為徵兵役的事兒,整個落峽村或者方圓十里八鄉幾乎沒有人家能夠睡得著的,一整夜一整夜哭的人也不是沒有。

  征徭役的話一般都是提前通知,讓各家安排人出來,然後到了召集日子,一起和里正去縣衙報導。

  不去也可以,到時候把名字報上去,那就是縣衙派人過來抓你了。你跑了也行,家裡其他人填上,年齡不夠老的填,男的不夠女的填。當然你也可以全家都跑,也就是俗稱的‘逃役’。

  逃役是要上黑名單的,原籍不承認,不給上戶籍,別處沒有戶籍的人不會收,就成了流民。流民沒地種沒飯吃,最後還是一個死。所以不是逼到完全沒有活路,是沒有人會逃役的。

  畢竟你要這樣想啊,哪家也不是只有一個兒子,去了一個,最起碼還能留一個。這個時候也是每個村里每家每戶最混亂的時候,因為老人也不好決定讓誰去,不讓誰去。所以每當這個時候,除了哀哭聲,還有每家每戶爭吵的聲音或者打架聲。沒人願意去送死,哪怕對方是親兄弟也不讓。

  每當徵召徭役的時候,里正就很頭疼。勞役還好說,尤其是兵役的時候,那簡直就是像下了一次十八層地獄。

  有些當爹當娘的,家裡湊不齊銀錢的,又沒有其他辦法,想著里正是全村最有本事的人,又是管著征徭役的事情。就輪番過來求他,哭著求,賴著門口求的比比皆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