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那罵名就如此好,非得爭著搶著要?為何就不能讓手下去背?
反正手下也不在乎罵名,且於大局有利。
「既不是,你為何會覺得此舉有利於我,又或是我會願意如此做。」
元貞看向他,突然笑了笑道:「謝成宜,你知道嗎?楊變曾問我,為何要用你,說你做事過於不擇手段。」
謝成宜臉色一白,也僅僅如此。
他抿著嘴,挺直了脊樑,一副你既知道我也不改之態。
難得他如此狼狽,讓元貞有些失笑。
「我與他說,你是個有大才之人,我既說了要不拘一格取才,便要說話算數,不該因過往事情,而去剔除那些因某些事情讓我不喜的人。如此作為,又談何公平,全憑個人喜惡來便是了,還不如舊朝舊制,最起碼考官也不能隨意落了自己厭惡之人的榜。」
「我與他說這話,並非違心之言,而是真覺得你有大才。」
「你行事穩重,機智過人,卻又不自詡聰明,更不會自視甚高,善於觀察,又心思細膩,許多旁人注意不到的細枝末節,你都能敏銳察覺到。做起事來,一旦認定是對的,哪怕所有人都覺得你錯了,你依舊會去做。」
「這樣的性子,若在舊朝,必然會舉步維艱,偏偏新朝廷要變,要改革,你這樣的性子倒是極為適合。這恰恰也是我願意用你的原因,沒有一腔孤勇,又怎能做到世人皆反對,還要一往無前?」
其實兩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像的,譬如那一腔孤勇,只是元貞擅於用勢,把自己的孤勇給掩蓋了。
她尋來了許多的同路人,不讓自己顯得那麼孤零零。
若非有一腔孤勇,她何至於在楊變在外打仗的情況下,僅憑一人之力把新朝廷建立起來?明知道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明知道暗中定有許多人罵自己,依然逕自不理?
這大概是元貞第一次如此明晃晃誇讚謝成宜,因此他顯得有些難以適從,難得一改平時淡定從容之態,有些赧然。
「下官並無蕭相所說的這麼好。」
元貞又笑了笑:「我說這些,並非是想讓你改變什麼,或是恭維你什麼。一個人的性格既經成形,旁人之言怕是難以改變。我只是想告訴你,你這性格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什麼叫不擇手段?能成大事者,都要不擇手段,但不擇手段也要用對地方,你還欠缺一種東西。」
「什麼?」謝成宜下意識道。
「不懼。」
「不懼?」謝成宜一怔,喃喃道。
「這世上沒人能算無遺漏,既然算了,就要做好有所遺漏的準備,當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不懼,不懼遺漏帶來的任何不好的後果。這時你先前所做的一些事,就是來幫你拾遺補漏的,也是你不懼的底氣。也可以稱之為勢吧?就如你所言,大勢在我,我為何要去在意一些細枝末節的意外?」
元貞往床的方向看了看,那裡正躺著昏迷不醒的永王。
「你以為鎮北王是有所疏漏,為何沒有覺得他正是因為不懼,不懼這種細小意外帶來的變數,於是便坦然處事。」
「人這一生,總有許許多多諸如這樣的小紕漏,當時我留蕭杞,你覺得我大費周章,是婦人之仁,雖然你沒說出口,但我明白你的意思。如今我留他,我承認我是婦人之仁了。」
元貞深吸了一口氣,說得分外感嘆。
「在面對了那樣慘烈的場面,莫說他與我有血緣關係,即便沒有,只是個陌生人,他拼盡全力去赴死,卻沒死成,我總是要留他一命的。」
「我知道後續可能會引發一系列余病,但我不懼這件事帶來的任何不好的事情。全然的理智,不婦人之仁自然是好的,可一旦冷酷習慣了,難道有一日你不會覺得這樣的我很可怕?又或者鎮北王的屬下,會不會覺得這樣冷酷的他很可怕?」
「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神,皆因人是有情緒的,他會心軟,會婦人之仁,會做錯事。」
「就如鎮北王的性格與處事,於我等喜歡算無遺漏的人來說,總是有這樣那樣紕漏,需要你去拾遺補闕。可這樣的他,恰恰和下面的人打成了一片,讓人心悅誠服卻又不畏懼。」
「就如你為何敢背著我做出這等事,不就是算準了我即使知道,也不會太過責怪你。」
「若我是個冷酷之人,你會這麼做嗎?你不會!因為你的理智會告訴你,這麼做的結果會超出自己所能付出的。」
「我們這樣的人都是自私的,不會為了給旁人做事,而罔顧自身,所以那時的你,一定不會像今日這般盡心盡力,又或是乾脆不會來到我身邊,即使來了也會有所保留。」
「所以,在算無遺漏之餘,還要保留著一些本心吧,無愧則無畏,則無懼。」
謝成宜徹底沉默了。
若說一開始元貞說時,他心中仍有不贊同之意,可當她說到無愧時,他突然沉默了。
他想起了很多,想起了自己的有愧,這大概是自己這一輩子都越不過去的一道坎。
誰又能想到,算無遺漏不擇手段的謝成宜,有一日會因為曾經做過的一件事而有愧呢?
做時不覺得,不過一句吩咐,一個為了大局的自我開脫。
可當事情成後,他卻突然茫然了,而後的每一日裡,也許是旁人的一句無心之言,一句聽來的閒話,都會讓他沉默,讓那股沉澱在心中許久的『愧』翻湧出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反正手下也不在乎罵名,且於大局有利。
「既不是,你為何會覺得此舉有利於我,又或是我會願意如此做。」
元貞看向他,突然笑了笑道:「謝成宜,你知道嗎?楊變曾問我,為何要用你,說你做事過於不擇手段。」
謝成宜臉色一白,也僅僅如此。
他抿著嘴,挺直了脊樑,一副你既知道我也不改之態。
難得他如此狼狽,讓元貞有些失笑。
「我與他說,你是個有大才之人,我既說了要不拘一格取才,便要說話算數,不該因過往事情,而去剔除那些因某些事情讓我不喜的人。如此作為,又談何公平,全憑個人喜惡來便是了,還不如舊朝舊制,最起碼考官也不能隨意落了自己厭惡之人的榜。」
「我與他說這話,並非違心之言,而是真覺得你有大才。」
「你行事穩重,機智過人,卻又不自詡聰明,更不會自視甚高,善於觀察,又心思細膩,許多旁人注意不到的細枝末節,你都能敏銳察覺到。做起事來,一旦認定是對的,哪怕所有人都覺得你錯了,你依舊會去做。」
「這樣的性子,若在舊朝,必然會舉步維艱,偏偏新朝廷要變,要改革,你這樣的性子倒是極為適合。這恰恰也是我願意用你的原因,沒有一腔孤勇,又怎能做到世人皆反對,還要一往無前?」
其實兩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像的,譬如那一腔孤勇,只是元貞擅於用勢,把自己的孤勇給掩蓋了。
她尋來了許多的同路人,不讓自己顯得那麼孤零零。
若非有一腔孤勇,她何至於在楊變在外打仗的情況下,僅憑一人之力把新朝廷建立起來?明知道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明知道暗中定有許多人罵自己,依然逕自不理?
這大概是元貞第一次如此明晃晃誇讚謝成宜,因此他顯得有些難以適從,難得一改平時淡定從容之態,有些赧然。
「下官並無蕭相所說的這麼好。」
元貞又笑了笑:「我說這些,並非是想讓你改變什麼,或是恭維你什麼。一個人的性格既經成形,旁人之言怕是難以改變。我只是想告訴你,你這性格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什麼叫不擇手段?能成大事者,都要不擇手段,但不擇手段也要用對地方,你還欠缺一種東西。」
「什麼?」謝成宜下意識道。
「不懼。」
「不懼?」謝成宜一怔,喃喃道。
「這世上沒人能算無遺漏,既然算了,就要做好有所遺漏的準備,當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不懼,不懼遺漏帶來的任何不好的後果。這時你先前所做的一些事,就是來幫你拾遺補漏的,也是你不懼的底氣。也可以稱之為勢吧?就如你所言,大勢在我,我為何要去在意一些細枝末節的意外?」
元貞往床的方向看了看,那裡正躺著昏迷不醒的永王。
「你以為鎮北王是有所疏漏,為何沒有覺得他正是因為不懼,不懼這種細小意外帶來的變數,於是便坦然處事。」
「人這一生,總有許許多多諸如這樣的小紕漏,當時我留蕭杞,你覺得我大費周章,是婦人之仁,雖然你沒說出口,但我明白你的意思。如今我留他,我承認我是婦人之仁了。」
元貞深吸了一口氣,說得分外感嘆。
「在面對了那樣慘烈的場面,莫說他與我有血緣關係,即便沒有,只是個陌生人,他拼盡全力去赴死,卻沒死成,我總是要留他一命的。」
「我知道後續可能會引發一系列余病,但我不懼這件事帶來的任何不好的事情。全然的理智,不婦人之仁自然是好的,可一旦冷酷習慣了,難道有一日你不會覺得這樣的我很可怕?又或者鎮北王的屬下,會不會覺得這樣冷酷的他很可怕?」
「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神,皆因人是有情緒的,他會心軟,會婦人之仁,會做錯事。」
「就如鎮北王的性格與處事,於我等喜歡算無遺漏的人來說,總是有這樣那樣紕漏,需要你去拾遺補闕。可這樣的他,恰恰和下面的人打成了一片,讓人心悅誠服卻又不畏懼。」
「就如你為何敢背著我做出這等事,不就是算準了我即使知道,也不會太過責怪你。」
「若我是個冷酷之人,你會這麼做嗎?你不會!因為你的理智會告訴你,這麼做的結果會超出自己所能付出的。」
「我們這樣的人都是自私的,不會為了給旁人做事,而罔顧自身,所以那時的你,一定不會像今日這般盡心盡力,又或是乾脆不會來到我身邊,即使來了也會有所保留。」
「所以,在算無遺漏之餘,還要保留著一些本心吧,無愧則無畏,則無懼。」
謝成宜徹底沉默了。
若說一開始元貞說時,他心中仍有不贊同之意,可當她說到無愧時,他突然沉默了。
他想起了很多,想起了自己的有愧,這大概是自己這一輩子都越不過去的一道坎。
誰又能想到,算無遺漏不擇手段的謝成宜,有一日會因為曾經做過的一件事而有愧呢?
做時不覺得,不過一句吩咐,一個為了大局的自我開脫。
可當事情成後,他卻突然茫然了,而後的每一日裡,也許是旁人的一句無心之言,一句聽來的閒話,都會讓他沉默,讓那股沉澱在心中許久的『愧』翻湧出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