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
並非全部妃嬪都有晉封,如之前的惠、榮、宜、宣、成五妃只被尊為皇考妃。
嬪位中,十七阿哥胤禮生母勤嬪,亦未晉。
此次皇考后妃中,晉位最多的為和碩怡親王胤祥其母敏妃。
雍正為她連晉兩位,追贈為皇考皇貴妃,諡號敬敏,陪葬於景陵。其家合族人等,由包衣撥出編一佐領。
清朝皇妃從葬帝陵,由雍正帝開創。
雖已讓禮部去辦,但畢竟茲體事大,典禮還需一些時日才能成。
雍正也不急,讓他們儘管去辦。
十二月十三日,和碩廉親王允禩被授為理藩院尚書。
十二月二十日,延信行至涼州。
隨後,延信聽聞,允禎的妻妾都於十二月初五日,經過涼州朝京城去了,他當即寫信密奏。
信中詳細講述了允禎家屬可能經過的兩條路線,以便雍正派出親信,攔截搜索他們可能帶走的家信及其它東西。
春節休沐期間,允禎日夜兼程,終於抵京。稍作休息後,前往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
他見到雍正,不肯下跪,兀自站著,同雍正沉默對峙。
雍正亦沉默不語。
允禎委屈至極,免不得生出幾分怒氣,他千里迢迢趕回來,他的好四哥連問一句都不肯,更別提別的安慰之語。
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允禎向前。
允禎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併到雍正面前,斥責拉錫無禮,說:「我是你的親弟弟,拉錫乃下賤奴僕。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立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他雖是委屈至極憤怒至極的無心之語,卻無疑是當著眾人的面,把雍正架在火上烤。
雍正若偏向他,以後誰還敢為雍正辦事;雍正若處罰他,免不得被史官記一筆,康熙靈前,他們就兄弟鬩牆。
雍正將所有情緒隱在冷麵下,沉默的看著他。
允禎絕不認錯,如鬥雞般對雍正怒目而視。
其餘眾人皆竊竊私語,亦有人勸允禎向雍正行禮。
忤逆帝王的,哪兒還有好的。
和碩廉親王允禩聽聞外面聲音,匆匆從帳房中走出,向允禎道:「十四弟,面見皇上,為何不跪。」
允禎看向允禩。
他永遠少年意氣,永遠惦記著兄弟情誼。即便允禩不站他這邊兒,可允禩說話了,所以他縱然委屈,還是會聽他八哥的話,忍辱負重寂然無聲的下跪。
雍正記在心中,但並未與他們計較。
同月,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活佛聽聞康熙病逝,詣京師,拜見康熙梓宮。
允禎回來後,雍正依康熙臨終所言,讓其與和碩誠親王允祉一起守皇陵。
雍正怕自己皇額娘在意,和烏瑪祿說過這件事。
「皇父在位後期,老八他們把十四推出來,站於台面。那是個表面風光,實際上招恨背鍋的位置。」雍正道,「如今十四回來了,我怕老八他們做些什麼,都要推給十四。」
他嘆息道:「十三可憐,我親近十三。十四便聽不進去我說話,我與他直說,他也聽不進去。只一味覺得他們是好的。」
雍正難過道:「八弟是好的,可老九心思奸猾陰毒,屢屢把十四當槍使。第一次廢太子時,可不就是嗎?偏十四不覺得。」
他提的是他們被康熙被罵「梁山泊的義氣」那回。
那件事不久,允禟慫恿允禎身帶枷鎖,懷藏毒藥的威脅康熙。
那時起,雍正便知道他那傻弟弟,被人捧殺。面上說著是弟兄,說著「十四阿哥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背地裡卻被人當傻子的利用。
好在他皇額娘不是不曉事的蠢笨婦人,不至於為十四弟一哭二鬧三上吊,也容得他為自己辯解。
他嘆氣道:「老十憨直,盡做些得罪人的事。他背後有鈕祜祿家。別人不敢和他計較,可不得和十四計較。」
雍正接著道:「即便皇父臨終前不說,我也會讓十四去守皇陵。老八他們幹的那些事,才不會牽連到他身上。」
烏瑪祿連連點頭,安撫他道:「十四為了兄弟義氣,難免如此。這些我都心中有數。我知道你是為他好,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烏瑪祿道:「我只一句話,只要不傷了他性命,怎麼都好。」
雍正笑道:「皇父臨終前,也是這般叮囑的。」
他驚覺自己說錯了話,忙補道:「兒子自是希望皇額娘千秋萬歲的。」
烏瑪祿笑道:「無妨,我知道你意思,不必這般小心。」
烏瑪祿突然開口:「老四啊,我要是去了,你在這世上,是不是就沒有束縛了。」
雍正驚道:「皇額娘何故說出這樣的話來。」
第196章 大結局
「我只是覺得,我活著,你便不得不在意我的想法,許多事不能暢快去做。」烏瑪祿微微笑著,「好了,你不用擔心我,忙你的去吧。」
他被攆。
雍正只好下去忙政事了。
臨走之前,雍正再三強調:「皇額娘可再不能說這樣的話了。」
烏瑪祿笑道:「你放心。」
之後,烏瑪祿果不再提及這樣的話。
回了宮後,雍正自個兒獨坐良久。
他其實存了試探皇額娘的心思,想要看看皇額娘有幾分站在自己這邊兒,又有幾分為十四弟打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嬪位中,十七阿哥胤禮生母勤嬪,亦未晉。
此次皇考后妃中,晉位最多的為和碩怡親王胤祥其母敏妃。
雍正為她連晉兩位,追贈為皇考皇貴妃,諡號敬敏,陪葬於景陵。其家合族人等,由包衣撥出編一佐領。
清朝皇妃從葬帝陵,由雍正帝開創。
雖已讓禮部去辦,但畢竟茲體事大,典禮還需一些時日才能成。
雍正也不急,讓他們儘管去辦。
十二月十三日,和碩廉親王允禩被授為理藩院尚書。
十二月二十日,延信行至涼州。
隨後,延信聽聞,允禎的妻妾都於十二月初五日,經過涼州朝京城去了,他當即寫信密奏。
信中詳細講述了允禎家屬可能經過的兩條路線,以便雍正派出親信,攔截搜索他們可能帶走的家信及其它東西。
春節休沐期間,允禎日夜兼程,終於抵京。稍作休息後,前往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
他見到雍正,不肯下跪,兀自站著,同雍正沉默對峙。
雍正亦沉默不語。
允禎委屈至極,免不得生出幾分怒氣,他千里迢迢趕回來,他的好四哥連問一句都不肯,更別提別的安慰之語。
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允禎向前。
允禎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併到雍正面前,斥責拉錫無禮,說:「我是你的親弟弟,拉錫乃下賤奴僕。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立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他雖是委屈至極憤怒至極的無心之語,卻無疑是當著眾人的面,把雍正架在火上烤。
雍正若偏向他,以後誰還敢為雍正辦事;雍正若處罰他,免不得被史官記一筆,康熙靈前,他們就兄弟鬩牆。
雍正將所有情緒隱在冷麵下,沉默的看著他。
允禎絕不認錯,如鬥雞般對雍正怒目而視。
其餘眾人皆竊竊私語,亦有人勸允禎向雍正行禮。
忤逆帝王的,哪兒還有好的。
和碩廉親王允禩聽聞外面聲音,匆匆從帳房中走出,向允禎道:「十四弟,面見皇上,為何不跪。」
允禎看向允禩。
他永遠少年意氣,永遠惦記著兄弟情誼。即便允禩不站他這邊兒,可允禩說話了,所以他縱然委屈,還是會聽他八哥的話,忍辱負重寂然無聲的下跪。
雍正記在心中,但並未與他們計較。
同月,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活佛聽聞康熙病逝,詣京師,拜見康熙梓宮。
允禎回來後,雍正依康熙臨終所言,讓其與和碩誠親王允祉一起守皇陵。
雍正怕自己皇額娘在意,和烏瑪祿說過這件事。
「皇父在位後期,老八他們把十四推出來,站於台面。那是個表面風光,實際上招恨背鍋的位置。」雍正道,「如今十四回來了,我怕老八他們做些什麼,都要推給十四。」
他嘆息道:「十三可憐,我親近十三。十四便聽不進去我說話,我與他直說,他也聽不進去。只一味覺得他們是好的。」
雍正難過道:「八弟是好的,可老九心思奸猾陰毒,屢屢把十四當槍使。第一次廢太子時,可不就是嗎?偏十四不覺得。」
他提的是他們被康熙被罵「梁山泊的義氣」那回。
那件事不久,允禟慫恿允禎身帶枷鎖,懷藏毒藥的威脅康熙。
那時起,雍正便知道他那傻弟弟,被人捧殺。面上說著是弟兄,說著「十四阿哥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背地裡卻被人當傻子的利用。
好在他皇額娘不是不曉事的蠢笨婦人,不至於為十四弟一哭二鬧三上吊,也容得他為自己辯解。
他嘆氣道:「老十憨直,盡做些得罪人的事。他背後有鈕祜祿家。別人不敢和他計較,可不得和十四計較。」
雍正接著道:「即便皇父臨終前不說,我也會讓十四去守皇陵。老八他們幹的那些事,才不會牽連到他身上。」
烏瑪祿連連點頭,安撫他道:「十四為了兄弟義氣,難免如此。這些我都心中有數。我知道你是為他好,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烏瑪祿道:「我只一句話,只要不傷了他性命,怎麼都好。」
雍正笑道:「皇父臨終前,也是這般叮囑的。」
他驚覺自己說錯了話,忙補道:「兒子自是希望皇額娘千秋萬歲的。」
烏瑪祿笑道:「無妨,我知道你意思,不必這般小心。」
烏瑪祿突然開口:「老四啊,我要是去了,你在這世上,是不是就沒有束縛了。」
雍正驚道:「皇額娘何故說出這樣的話來。」
第196章 大結局
「我只是覺得,我活著,你便不得不在意我的想法,許多事不能暢快去做。」烏瑪祿微微笑著,「好了,你不用擔心我,忙你的去吧。」
他被攆。
雍正只好下去忙政事了。
臨走之前,雍正再三強調:「皇額娘可再不能說這樣的話了。」
烏瑪祿笑道:「你放心。」
之後,烏瑪祿果不再提及這樣的話。
回了宮後,雍正自個兒獨坐良久。
他其實存了試探皇額娘的心思,想要看看皇額娘有幾分站在自己這邊兒,又有幾分為十四弟打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