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自己有口飯吃,總不能看戰友們潦倒。在接濟同仁的同事,余嘉鴻和領隊們一次次地找上面。
兵荒馬亂的年代,加上支持抗戰的南洋華商領袖陳先生親共,上頭對機工的安置也不上心。
陳先生雖然遠在南洋,心卻一直關心著他招募組織起來的南僑機工,他委託摯友侯先生想辦法幫忙一起解決機工困境。
國內這里,機工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他們組成了幫助小組,小梅和范大姐被指派聯絡和同仁,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同仁。
侯先生在這樣危險的時刻來到昆明,解決機工生存問題。
葉應瀾也找到了喬家父子,這些年淘汰下來卡車這麼多,原本她想重操舊業,喬家父子倆指出,現在國內汽油要靠駝峰線,航空飛進來才能補給。國內出現了大量燒木柴的汽車,他們建議葉應瀾開廠改裝燒木柴的卡車。
剛好橡膠廠現在沒那麼多活,她從南洋帶過來的修理設備,從兩個站點可以拿出大部分來,就是拿不全,還有謝德元在。
經過多方的努力,機工們的境況總算是得到了改善。
從1938年年頭回國,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很多年輕的機工在這里娶妻生子,鄒家興也終於等到了迎娶小梅的日子。
小梅的父母將小梅賣給葉家,早就斷了來往。在小梅婚禮前,余嘉鴻和葉應瀾帶著小梅一起去了圓通寺,拜了菩薩,請了大師將小梅的名字改成葉應梅,以葉家小姐的名分出嫁。
葉應瀾和余嘉鴻在昆明買了兩棟洋樓,一棟自己住,一棟給小梅作嫁妝,兩家隔開一條街道,也能有個照應。
小梅和鄒家興的婚禮辦在下關的種植園,主要考慮到,鄒家興所在的車隊、余嘉鴻的車隊和興裕行的同事大多都安排在了下關種植園。
在這樣的日子裡,大家也可以借著這個喜事熱鬧熱鬧。
大家鬧著新郎新娘,葉應瀾彎腰抱起一個小娃娃,逗著她吃糕糕。
「應瀾,如今也沒事做了,你和嘉鴻也該考慮要孩子了。」娃娃的媽媽跟她說。
葉應瀾這下倒是不好應,人忙的時候不會多想,一旦閒下來就會想些有的沒的。他們倆成婚好幾年了,雖然一直說忙,一直說不想要孩子,一直也儘可能避免,不是一直在一起嗎?以前怕意外,現在懷疑沒有意外,是不是有問題?
加上之前葉應瀾太累,月經時來時不來,葉應瀾歇下來就找了個老大夫看了一下,老大夫就說她氣虛,調養一下就好了,吃了半個月的湯藥,月經准了,現在她就希望能早日懷上。作為大家族的長房長媳,葉應瀾也希望能為余家開枝散葉。
想要孩子了兩個月,月信按時到來,她倒是心裡吃不准了。
「再等等。」她給孩子擦嘴。
「不要等了,仗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你們總歸不能一直不生吧?」
葉應瀾只能含糊其辭,先避過去,高高興興把小梅的婚禮給辦了。
婚禮結束,新人回房間,那幫子兄弟們歡樂地衝上去,要去鬧洞房聽牆角。
「還不給我睡覺去,就知道起鬨。」葉應瀾擰著小天的耳朵找宋師傅,「宋師傅,這小子給你了!」
宋師傅笑著把小天給拉走。
余嘉鴻拍了拍小溪的腦袋:「你也回去睡覺了。」
「我想看。」
「等你娶媳婦了,你就懂了。」
其他人,就隨便他們吵吧!
兩人回到房間,隔著房門都能聽見吵鬧聲。
余嘉鴻把插銷插上,一把抱起葉應瀾,葉應瀾叫:「他們洞房花燭,你幹什麼呀?」
「老夫老妻就不要了?」余嘉鴻輕笑,「老夫老妻更懂其中樂趣。」
確實樂在其中,尤其是自從停下來之後,就算是為大家奔忙,到底不是像以前那樣日以繼夜。吃睡都規律了,身𝔀.𝓵上肉也有了,體力也上來了。
葉應瀾汗涔涔地趴在余嘉鴻的胸口:「嘉鴻,我會不會不能生啊?你說……」
「想什麼呢?吳大夫給你調理了,才吃了半個月,你不就好了嗎?不要著急。」余嘉鴻安慰她。
也是啊!葉應瀾翻身過去睡,余嘉鴻翻過來翻過去兩回之後說:「要不在等兩個月看看,要是還沒有,我去找吳大夫把把脈?興許問題出在我身上?」
他也擔心?
小梅的婚禮結束,葉應瀾拿了橡膠廠的一個車間,把修理廠開了起來,有張叔,還有宋師傅,還有興裕行原來的修理工,她開始干起了老本行,收舊車,改舊車。
這個生意一開始沒那麼興旺,也不可能那麼興旺,畢竟沒有油,靠燒柴,一路開一路冒黑煙,還問題多,量總歸不會太多。
日軍把重心放到了南洋,對國內只有零星轟炸,昆明的生活倒是安定了起來。
自從認識了西南聯大的教授,以前要送貨沒有時間,現在時間充裕了,葉應瀾時常去西南聯大聽課,她甚至怕余嘉鴻閒出毛病,剛好西南聯大開辦了中學,缺英語老師,推薦他去應聘英語老師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兵荒馬亂的年代,加上支持抗戰的南洋華商領袖陳先生親共,上頭對機工的安置也不上心。
陳先生雖然遠在南洋,心卻一直關心著他招募組織起來的南僑機工,他委託摯友侯先生想辦法幫忙一起解決機工困境。
國內這里,機工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他們組成了幫助小組,小梅和范大姐被指派聯絡和同仁,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同仁。
侯先生在這樣危險的時刻來到昆明,解決機工生存問題。
葉應瀾也找到了喬家父子,這些年淘汰下來卡車這麼多,原本她想重操舊業,喬家父子倆指出,現在國內汽油要靠駝峰線,航空飛進來才能補給。國內出現了大量燒木柴的汽車,他們建議葉應瀾開廠改裝燒木柴的卡車。
剛好橡膠廠現在沒那麼多活,她從南洋帶過來的修理設備,從兩個站點可以拿出大部分來,就是拿不全,還有謝德元在。
經過多方的努力,機工們的境況總算是得到了改善。
從1938年年頭回國,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很多年輕的機工在這里娶妻生子,鄒家興也終於等到了迎娶小梅的日子。
小梅的父母將小梅賣給葉家,早就斷了來往。在小梅婚禮前,余嘉鴻和葉應瀾帶著小梅一起去了圓通寺,拜了菩薩,請了大師將小梅的名字改成葉應梅,以葉家小姐的名分出嫁。
葉應瀾和余嘉鴻在昆明買了兩棟洋樓,一棟自己住,一棟給小梅作嫁妝,兩家隔開一條街道,也能有個照應。
小梅和鄒家興的婚禮辦在下關的種植園,主要考慮到,鄒家興所在的車隊、余嘉鴻的車隊和興裕行的同事大多都安排在了下關種植園。
在這樣的日子裡,大家也可以借著這個喜事熱鬧熱鬧。
大家鬧著新郎新娘,葉應瀾彎腰抱起一個小娃娃,逗著她吃糕糕。
「應瀾,如今也沒事做了,你和嘉鴻也該考慮要孩子了。」娃娃的媽媽跟她說。
葉應瀾這下倒是不好應,人忙的時候不會多想,一旦閒下來就會想些有的沒的。他們倆成婚好幾年了,雖然一直說忙,一直說不想要孩子,一直也儘可能避免,不是一直在一起嗎?以前怕意外,現在懷疑沒有意外,是不是有問題?
加上之前葉應瀾太累,月經時來時不來,葉應瀾歇下來就找了個老大夫看了一下,老大夫就說她氣虛,調養一下就好了,吃了半個月的湯藥,月經准了,現在她就希望能早日懷上。作為大家族的長房長媳,葉應瀾也希望能為余家開枝散葉。
想要孩子了兩個月,月信按時到來,她倒是心裡吃不准了。
「再等等。」她給孩子擦嘴。
「不要等了,仗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你們總歸不能一直不生吧?」
葉應瀾只能含糊其辭,先避過去,高高興興把小梅的婚禮給辦了。
婚禮結束,新人回房間,那幫子兄弟們歡樂地衝上去,要去鬧洞房聽牆角。
「還不給我睡覺去,就知道起鬨。」葉應瀾擰著小天的耳朵找宋師傅,「宋師傅,這小子給你了!」
宋師傅笑著把小天給拉走。
余嘉鴻拍了拍小溪的腦袋:「你也回去睡覺了。」
「我想看。」
「等你娶媳婦了,你就懂了。」
其他人,就隨便他們吵吧!
兩人回到房間,隔著房門都能聽見吵鬧聲。
余嘉鴻把插銷插上,一把抱起葉應瀾,葉應瀾叫:「他們洞房花燭,你幹什麼呀?」
「老夫老妻就不要了?」余嘉鴻輕笑,「老夫老妻更懂其中樂趣。」
確實樂在其中,尤其是自從停下來之後,就算是為大家奔忙,到底不是像以前那樣日以繼夜。吃睡都規律了,身𝔀.𝓵上肉也有了,體力也上來了。
葉應瀾汗涔涔地趴在余嘉鴻的胸口:「嘉鴻,我會不會不能生啊?你說……」
「想什麼呢?吳大夫給你調理了,才吃了半個月,你不就好了嗎?不要著急。」余嘉鴻安慰她。
也是啊!葉應瀾翻身過去睡,余嘉鴻翻過來翻過去兩回之後說:「要不在等兩個月看看,要是還沒有,我去找吳大夫把把脈?興許問題出在我身上?」
他也擔心?
小梅的婚禮結束,葉應瀾拿了橡膠廠的一個車間,把修理廠開了起來,有張叔,還有宋師傅,還有興裕行原來的修理工,她開始干起了老本行,收舊車,改舊車。
這個生意一開始沒那麼興旺,也不可能那麼興旺,畢竟沒有油,靠燒柴,一路開一路冒黑煙,還問題多,量總歸不會太多。
日軍把重心放到了南洋,對國內只有零星轟炸,昆明的生活倒是安定了起來。
自從認識了西南聯大的教授,以前要送貨沒有時間,現在時間充裕了,葉應瀾時常去西南聯大聽課,她甚至怕余嘉鴻閒出毛病,剛好西南聯大開辦了中學,缺英語老師,推薦他去應聘英語老師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