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余老太爺笑:「其二呢?」
「其二就是,華僑支持重慶抗日,連年捐贈巨款。希望南洋華僑也為皇軍籌措資金,初期籌措五千萬元。」
「哦?」
「這是你們向皇軍贖罪的錢。」翻譯笑了一聲,「另外,你親筆寫信一封,在報章上公開告知你的兩位孫輩,讓他們不要再支持重慶政府。」
張義松彎腰說:「敬堂兄,皇軍看重你在華商里的威望,這是你唯一的一次機會。」
余老太爺輕蔑地看了他一眼:「哦!」
「這些你都做好了,我們再談,你們家的生意如何與皇軍合作。」翻譯說。
余老太爺笑:「余家家規第一條出自《孟子》: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我今日若做漢奸,豈不是讓家族蒙羞萬古。沒得談!」
日本軍官勃然大怒,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翻譯說:「既然余老先生這麼喜歡做榜樣,那就成全他。」
余老太爺被綁著推上了一輛軍用吉普,他站在後車斗里,里面還有一個穿著軍裝的巫人。
那個年輕人對余老太爺笑了笑,余老太爺點頭。
車子開了出去,星洲的街道上,星洲的幾個主要街區,華人像是被趕鴨子一樣,驅趕著,排著長龍,一個人過去,套著黑頭套的人,向右指,這個人就可以離開了,向左臉上就被敲上了三角形的印章。
他們被推了下來,余老太爺仰頭再看一次高高的椰子樹,他看向那個年輕的巫人,聽著喇叭里,用華語和馬來語在喊,讓人來看這兩人就是反日的下場。
日軍攻入馬來半島,不費吹灰之力,唯獨有兩場戰爭遇到了抵抗,一個是在鴉片山上以巫人為主軍隊死守,守鴉片山的巫人官兵全部犧牲。
另外在城區外圍古萊河一帶有華僑義勇軍參戰的澳軍第27旅,兩百名名華僑義勇軍誓死不退,堅持與日軍死戰到底,全部戰死沙場。
巫人和華人平日有矛盾,但是外敵入侵,拿起槍跟人幹的,也就他們兩族。
廣播停止了,他們前面的日本人舉起了槍,接連幾聲槍響,老太爺倒在了地上,失去意識前,他想的是:「老太婆一定要記得,讓曾孫給我嗑幾個頭。」
馬來亞華商領袖之一的余敬堂被殺了,這樣的震懾,並沒有讓檢證的速度加快,套著黑頭套的英國軍官、印度警察和華人漢奸們,一個下午認出來沒多少人。
日軍作戰處主任參謀辻政信大為光火,「你還在磨蹭什麼?我是要全新加坡一半人!」
從這一刻開始,不需要這些人來甄別,戴眼鏡的,胖的,有錢的,身上有紋身的,什麼理由都可以,日軍覺得看著誰像,就往車上塞。
一輛接著一輛載滿人的卡車開走,有去無回。榜鵝、樟宜、聖淘沙這些美麗的海灘都被鮮血染紅……
整個星洲,猶如地獄一般,日本人終於逼著一個年逾古稀的華商出任了南洋華僑協會的會長,華商協會組織開會,籌集五千萬「奉納金」給日軍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
這些消息傳到國內,余嘉鴻和葉應瀾對著星洲的方向跪下叩拜,兩人站起來看一眼車上,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他們穿著破爛寬大的軍裝,腳上是草鞋,他們是中國遠征軍,他們即將進入緬甸與英軍一起作戰。
第203章
就像自己跟阿公說了無數次,一旦日軍進攻南洋,星洲必然淪陷,阿公哪怕跟爺爺一起跑,他也能有機會活下來,他依舊等到了最後。
余嘉鴻經歷過一回緬甸淪陷,他也依舊接了車隊給臘戌的前方部隊運用軍火的任務。
送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這次,車隊開到臘戌郊區,看到了被炸成廢墟的村莊。
他立馬命令車隊掉頭往回,在炮火中,他們生死時速撤離。
臘戌淪陷,滇緬公路此刻無重兵把守,日軍沿著滇緬公路長驅直入,若是雲南淪陷,下一步就是重慶。
炸斷怒江上的惠通橋是唯一的選擇,而怒江對岸還有三百多輛尚未過來的運輸車輛,在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了。
重生只是給了他們希望,讓他們知道戰爭終將結束,但是重來一次,他們依舊踏上了回來的路,很多時候就是上輩子的痛苦再重來。
惠通橋一斷,機工們面臨失業的窘境。
雖然之前的那點工資也不夠養活自己,大多數靠著南洋家人救濟,現在南洋也淪陷了,原本給他們匯款的親人,不知生死,匯款通道早就斷了,這點工資就成了他們活命的錢。
西南運輸通道切斷,西南運輸處縮編,運輸處要遣散南僑機工。
把機工們安置在昆明的運輸處訓練所,發霉的米加上爛菜葉子是機工們最日常的食物,就是這種的食物都不能得到保障。
已經提前做了準備的余嘉鴻,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依舊很難做得面面俱到。
余家的橡膠廠,自從滇緬公路切斷,基本處於半停工狀態,能接收的人有限,葉家的兩個種植園可以容納七八百人,葉應瀾自己車行的人,還有余家葉家出來的那些機工、跟著黃少呈過來的人,上門來的老家福建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其二就是,華僑支持重慶抗日,連年捐贈巨款。希望南洋華僑也為皇軍籌措資金,初期籌措五千萬元。」
「哦?」
「這是你們向皇軍贖罪的錢。」翻譯笑了一聲,「另外,你親筆寫信一封,在報章上公開告知你的兩位孫輩,讓他們不要再支持重慶政府。」
張義松彎腰說:「敬堂兄,皇軍看重你在華商里的威望,這是你唯一的一次機會。」
余老太爺輕蔑地看了他一眼:「哦!」
「這些你都做好了,我們再談,你們家的生意如何與皇軍合作。」翻譯說。
余老太爺笑:「余家家規第一條出自《孟子》: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我今日若做漢奸,豈不是讓家族蒙羞萬古。沒得談!」
日本軍官勃然大怒,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翻譯說:「既然余老先生這麼喜歡做榜樣,那就成全他。」
余老太爺被綁著推上了一輛軍用吉普,他站在後車斗里,里面還有一個穿著軍裝的巫人。
那個年輕人對余老太爺笑了笑,余老太爺點頭。
車子開了出去,星洲的街道上,星洲的幾個主要街區,華人像是被趕鴨子一樣,驅趕著,排著長龍,一個人過去,套著黑頭套的人,向右指,這個人就可以離開了,向左臉上就被敲上了三角形的印章。
他們被推了下來,余老太爺仰頭再看一次高高的椰子樹,他看向那個年輕的巫人,聽著喇叭里,用華語和馬來語在喊,讓人來看這兩人就是反日的下場。
日軍攻入馬來半島,不費吹灰之力,唯獨有兩場戰爭遇到了抵抗,一個是在鴉片山上以巫人為主軍隊死守,守鴉片山的巫人官兵全部犧牲。
另外在城區外圍古萊河一帶有華僑義勇軍參戰的澳軍第27旅,兩百名名華僑義勇軍誓死不退,堅持與日軍死戰到底,全部戰死沙場。
巫人和華人平日有矛盾,但是外敵入侵,拿起槍跟人幹的,也就他們兩族。
廣播停止了,他們前面的日本人舉起了槍,接連幾聲槍響,老太爺倒在了地上,失去意識前,他想的是:「老太婆一定要記得,讓曾孫給我嗑幾個頭。」
馬來亞華商領袖之一的余敬堂被殺了,這樣的震懾,並沒有讓檢證的速度加快,套著黑頭套的英國軍官、印度警察和華人漢奸們,一個下午認出來沒多少人。
日軍作戰處主任參謀辻政信大為光火,「你還在磨蹭什麼?我是要全新加坡一半人!」
從這一刻開始,不需要這些人來甄別,戴眼鏡的,胖的,有錢的,身上有紋身的,什麼理由都可以,日軍覺得看著誰像,就往車上塞。
一輛接著一輛載滿人的卡車開走,有去無回。榜鵝、樟宜、聖淘沙這些美麗的海灘都被鮮血染紅……
整個星洲,猶如地獄一般,日本人終於逼著一個年逾古稀的華商出任了南洋華僑協會的會長,華商協會組織開會,籌集五千萬「奉納金」給日軍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
這些消息傳到國內,余嘉鴻和葉應瀾對著星洲的方向跪下叩拜,兩人站起來看一眼車上,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他們穿著破爛寬大的軍裝,腳上是草鞋,他們是中國遠征軍,他們即將進入緬甸與英軍一起作戰。
第203章
就像自己跟阿公說了無數次,一旦日軍進攻南洋,星洲必然淪陷,阿公哪怕跟爺爺一起跑,他也能有機會活下來,他依舊等到了最後。
余嘉鴻經歷過一回緬甸淪陷,他也依舊接了車隊給臘戌的前方部隊運用軍火的任務。
送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這次,車隊開到臘戌郊區,看到了被炸成廢墟的村莊。
他立馬命令車隊掉頭往回,在炮火中,他們生死時速撤離。
臘戌淪陷,滇緬公路此刻無重兵把守,日軍沿著滇緬公路長驅直入,若是雲南淪陷,下一步就是重慶。
炸斷怒江上的惠通橋是唯一的選擇,而怒江對岸還有三百多輛尚未過來的運輸車輛,在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了。
重生只是給了他們希望,讓他們知道戰爭終將結束,但是重來一次,他們依舊踏上了回來的路,很多時候就是上輩子的痛苦再重來。
惠通橋一斷,機工們面臨失業的窘境。
雖然之前的那點工資也不夠養活自己,大多數靠著南洋家人救濟,現在南洋也淪陷了,原本給他們匯款的親人,不知生死,匯款通道早就斷了,這點工資就成了他們活命的錢。
西南運輸通道切斷,西南運輸處縮編,運輸處要遣散南僑機工。
把機工們安置在昆明的運輸處訓練所,發霉的米加上爛菜葉子是機工們最日常的食物,就是這種的食物都不能得到保障。
已經提前做了準備的余嘉鴻,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依舊很難做得面面俱到。
余家的橡膠廠,自從滇緬公路切斷,基本處於半停工狀態,能接收的人有限,葉家的兩個種植園可以容納七八百人,葉應瀾自己車行的人,還有余家葉家出來的那些機工、跟著黃少呈過來的人,上門來的老家福建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