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兩人上學的上學,教書的教書,有空就去工廠里看看,偶爾駕車回種植園看看已經進入榨季而忙著收甘蔗的同仁。
上課過程中,有些同學對某些結構理解困難,葉應瀾提出去她的汽車修理廠看。
她一個老修理工,一個老司機,對汽油和潤滑油的味道一直很適應,今天聞著味道特別重,整個人有些發悶。
葉應瀾送走老師和同學,回辦公室想喝口水緩緩,一口水喝進去,胃裡翻江倒海,她去衛生間吐了,整個算是有些清爽了,但是還是沒那麼清爽。
葉應瀾提早出了工廠,叫了黃包車回家,如今有錢也買不到汽油,車子就別想開了。
黃包車有些顛,讓她越發難受,回到家,葉應瀾洗了澡,上床躺著,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
聽見腳步聲,她睜開眼,余嘉鴻開了燈,過來坐下,低頭問:「聽劉嬸說你今天早就回來了,臉色不好?」
這一年人都輕鬆了,他們倆身上肉都回來了,皮膚也白了回來。
葉應瀾伸手勾住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說:「你不用去吳大夫那裡看了,我應該是有了。」
「啊?」余嘉鴻撐在她身側。
「月經過了半個月沒來,我還吐了,應該不會錯。」
余嘉鴻低頭親她:「真的。」
「再過些日子應該能確定吧?」剛開始她挺有信心的,他這麼一問自己又不確定了。
「要不你去讓吳大夫把把脈?」
還以為他不太在意呢!原來心裡也著急,經過吳大夫把脈確認,確實有了。
余嘉鴻也給余嘉鵬去信告訴他們夫婦這個好消息,余嘉鵬也回信,說何六已經四個月了已經顯懷了。這麼一算兩個孩子就差兩個月?
葉應瀾扯了布料,做起了嬰孩的衣服來。她做男女各一套,余嘉鴻說:「不用這麼早做吧?」
「你想什麼呢?是做給六姐姐的,她從小舞槍弄棒,針線不會。縱然那裡有錢買得到,總歸是我們的一份心意。」葉應瀾踩著縫紉機說。
余嘉鴻坐沙發上:「說起這個做衣服,霞姨跟我說過,當年我媽跟你幹過同樣的事。我和嘉鵬也就差了半年,當時我媽懷我的時候,也跟你一樣做了兩套,我媽做好送二嬸了,二嬸說我媽巴著她生女兒。」
「為什麼?」
「說我媽做男孩的衣服是不得已,真心想做女孩的衣服。」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葉應瀾剪斷了線頭說,「六姐姐才不會呢!」
「何六自然不會,我就看見你在做衣服。」
葉應瀾轉念:「不過二嬸嬸看見了六姐姐,你說會怎麼樣?」
「你擔心什麼?何六一個眼神,我估計二嬸嬸就不敢說話了。」
「也是。」
葉應瀾又給孩子買了些用品,買了個黃金長命鎖,也買了些雲南的特產,尤其是給何六拿了一堆的各種蘑菇干,鮮貨吃不到,吃乾貨,生完孩子燉母雞吃。
余嘉鴻也許久沒見余嘉鵬,現在葉應瀾月份不大,他還能離開,去跑一趟,等何六生的時候,他不可能離開一個多月。
四個月後何六生下了個男孩,剛好謝德元有貨要送這里,余嘉鵬讓他送了東西過來,裡面虎頭帽虎頭鞋,撥浪鼓,黃金小木魚,很是可愛,另外給她補身體用的干益母草、紅棗和核桃,也放了一大堆,還有余嘉鵬給娃娃拍的一張照片滿月照。寶貝大名余見德,取自成語見德思齊,小名球球。
葉應瀾也到了快生產的時節,小梅過來陪她,小梅摸著她的肚子說:「求菩薩保佑,讓大姐一舉得男。」
葉應瀾敲她的腦袋:「男女都好,我生個姑娘,嘉鵬家的小子也能帶著妹妹玩。」
一語成讖,葉應瀾果然生了個姑娘。既然哥哥叫見德,他們這個就叫思齊了。跟哥哥一樣是個白白胖胖的娃娃,小名就叫圓圓了。
孩子的出生,讓夫妻倆忙碌起來,秉承余家家訓,不能請乳母,葉應瀾自己餵養寶寶,晚上小娃娃哭,余嘉鴻先醒,去絞了熱毛巾,給葉應瀾擦過,葉應瀾再起來餵孩子。
看著小寶寶從軟嫩嫩到可以抬頭,到床上爬,再到坐起來,圓圓七個月大,1944年4月,歐洲戰場戰局轉變,盟軍進攻德國,日本也已經到了強虜之末,中國軍隊強渡怒江,開始了滇西大反攻。
軍隊號召南僑機工支援,給前線運送槍枝彈藥,余嘉鴻告別妻子和對著他咯咯笑的女兒,再次帶隊出發。
昆明汽車修理廠的宋師傅和張叔也帶著修理工們跟著車隊去了。
第204章
機工們駕駛著幾百輛美式卡車把軍火源源不斷地往龍陵運,到了龍陵,山地崎嶇,補給卸下車,騾馱馬背著送上去。
機工們幫著一起裝車,送著官兵和老百姓拖拉著貨物上戰場。
六月雲南雨季來臨,怒江水暴漲,遠征軍的官兵們在滾滾江水中架起了簡易橋樑,讓車子得以通過。
小溪把傷員塞上車,小天和宋師傅一起修理機炮,趕走日本鬼子,是他們從回國到至今都未變的信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上課過程中,有些同學對某些結構理解困難,葉應瀾提出去她的汽車修理廠看。
她一個老修理工,一個老司機,對汽油和潤滑油的味道一直很適應,今天聞著味道特別重,整個人有些發悶。
葉應瀾送走老師和同學,回辦公室想喝口水緩緩,一口水喝進去,胃裡翻江倒海,她去衛生間吐了,整個算是有些清爽了,但是還是沒那麼清爽。
葉應瀾提早出了工廠,叫了黃包車回家,如今有錢也買不到汽油,車子就別想開了。
黃包車有些顛,讓她越發難受,回到家,葉應瀾洗了澡,上床躺著,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
聽見腳步聲,她睜開眼,余嘉鴻開了燈,過來坐下,低頭問:「聽劉嬸說你今天早就回來了,臉色不好?」
這一年人都輕鬆了,他們倆身上肉都回來了,皮膚也白了回來。
葉應瀾伸手勾住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說:「你不用去吳大夫那裡看了,我應該是有了。」
「啊?」余嘉鴻撐在她身側。
「月經過了半個月沒來,我還吐了,應該不會錯。」
余嘉鴻低頭親她:「真的。」
「再過些日子應該能確定吧?」剛開始她挺有信心的,他這麼一問自己又不確定了。
「要不你去讓吳大夫把把脈?」
還以為他不太在意呢!原來心裡也著急,經過吳大夫把脈確認,確實有了。
余嘉鴻也給余嘉鵬去信告訴他們夫婦這個好消息,余嘉鵬也回信,說何六已經四個月了已經顯懷了。這麼一算兩個孩子就差兩個月?
葉應瀾扯了布料,做起了嬰孩的衣服來。她做男女各一套,余嘉鴻說:「不用這麼早做吧?」
「你想什麼呢?是做給六姐姐的,她從小舞槍弄棒,針線不會。縱然那裡有錢買得到,總歸是我們的一份心意。」葉應瀾踩著縫紉機說。
余嘉鴻坐沙發上:「說起這個做衣服,霞姨跟我說過,當年我媽跟你幹過同樣的事。我和嘉鵬也就差了半年,當時我媽懷我的時候,也跟你一樣做了兩套,我媽做好送二嬸了,二嬸說我媽巴著她生女兒。」
「為什麼?」
「說我媽做男孩的衣服是不得已,真心想做女孩的衣服。」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葉應瀾剪斷了線頭說,「六姐姐才不會呢!」
「何六自然不會,我就看見你在做衣服。」
葉應瀾轉念:「不過二嬸嬸看見了六姐姐,你說會怎麼樣?」
「你擔心什麼?何六一個眼神,我估計二嬸嬸就不敢說話了。」
「也是。」
葉應瀾又給孩子買了些用品,買了個黃金長命鎖,也買了些雲南的特產,尤其是給何六拿了一堆的各種蘑菇干,鮮貨吃不到,吃乾貨,生完孩子燉母雞吃。
余嘉鴻也許久沒見余嘉鵬,現在葉應瀾月份不大,他還能離開,去跑一趟,等何六生的時候,他不可能離開一個多月。
四個月後何六生下了個男孩,剛好謝德元有貨要送這里,余嘉鵬讓他送了東西過來,裡面虎頭帽虎頭鞋,撥浪鼓,黃金小木魚,很是可愛,另外給她補身體用的干益母草、紅棗和核桃,也放了一大堆,還有余嘉鵬給娃娃拍的一張照片滿月照。寶貝大名余見德,取自成語見德思齊,小名球球。
葉應瀾也到了快生產的時節,小梅過來陪她,小梅摸著她的肚子說:「求菩薩保佑,讓大姐一舉得男。」
葉應瀾敲她的腦袋:「男女都好,我生個姑娘,嘉鵬家的小子也能帶著妹妹玩。」
一語成讖,葉應瀾果然生了個姑娘。既然哥哥叫見德,他們這個就叫思齊了。跟哥哥一樣是個白白胖胖的娃娃,小名就叫圓圓了。
孩子的出生,讓夫妻倆忙碌起來,秉承余家家訓,不能請乳母,葉應瀾自己餵養寶寶,晚上小娃娃哭,余嘉鴻先醒,去絞了熱毛巾,給葉應瀾擦過,葉應瀾再起來餵孩子。
看著小寶寶從軟嫩嫩到可以抬頭,到床上爬,再到坐起來,圓圓七個月大,1944年4月,歐洲戰場戰局轉變,盟軍進攻德國,日本也已經到了強虜之末,中國軍隊強渡怒江,開始了滇西大反攻。
軍隊號召南僑機工支援,給前線運送槍枝彈藥,余嘉鴻告別妻子和對著他咯咯笑的女兒,再次帶隊出發。
昆明汽車修理廠的宋師傅和張叔也帶著修理工們跟著車隊去了。
第204章
機工們駕駛著幾百輛美式卡車把軍火源源不斷地往龍陵運,到了龍陵,山地崎嶇,補給卸下車,騾馱馬背著送上去。
機工們幫著一起裝車,送著官兵和老百姓拖拉著貨物上戰場。
六月雲南雨季來臨,怒江水暴漲,遠征軍的官兵們在滾滾江水中架起了簡易橋樑,讓車子得以通過。
小溪把傷員塞上車,小天和宋師傅一起修理機炮,趕走日本鬼子,是他們從回國到至今都未變的信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