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高位妃嬪尚且如此,張皇后就更是了。她作為『國母』,一舉一動都在眾人的注視下,很多時候真就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真要是養死幾個皇子了,大家再是體諒,心裡頭也會犯嘀咕。
「此時也不容易謀劃...」張皇后沒有就這個問題繼續往下說。
倒是一旁的心腹宮女道:「聖人和修媛怕是不知道,官家如今雖然不去玉殿,也不召見高順儀了,卻未不管六皇子。聽福寧殿的人傳,官家每日依舊問六皇子的事兒,還叫王都知隔兩日就接一回六皇子。」
「一如過往,親自教養六皇子呢!」
聽得這話,張皇后沉默不語了有一會兒,才道:「你倒是個消息靈通的,福寧殿的人的話兒可沒那麼容易探聽到。」
不等其他人說什麼,張皇后繼續又嘆了口氣,道:「唉!這宮裡還是要養育個孩兒,最好是皇子。這一點淑珍你也有體會吧?有大公主的情面在,官家總歸不會叫你沒了體面。一個公主傍身尚且如此,何況皇子?」
「賢妃為何那般勢大?還不是因為二皇子。若沒有養大二皇子,憑她當年情形,妃位都得不到!不說如今早已壓倒姚貴妃、龔德妃、曹淑妃,還有早就被貶的尚才人...最多也就是當下蔡淑儀、葛修儀之流的格局。」
「官家無情,再是喜愛的妃子,也都是一時的。可皇子不一樣,乃是血脈、國本,時時刻刻都是掛記著的。瞧著今後怕是要倒轉過來,高順儀反過來要沾六皇子的光了。若是六皇子能順順利利長大,她的好處也在後頭呢!」
也是因為六皇子在官家面前依舊的緣故,大家對素娥的幸災樂禍才沒有那麼明顯——倒不是素娥就那麼惹人厭了,只不過身在後宮,不廣泛遭人恨的只有那些邊緣人物而已。誰風光些,都是要讓不少人嫉妒得牙痒痒的。
正風光的時候,大家也就是背後說說酸話。可要是風光過了,那就又不同了!底下的小妃妾沒有能力做什麼也罷了,那些位份不弱於風光過的妃子的,當著面搶白都是輕的!若有機會,落井下石的也好多呢。
六皇子在,大家還收斂著。但即便『收斂』,這些日子宮裡也有了不少流言蜚語。素娥關起玉殿的門過日子,聽不到也就罷了,玉殿其他人要出玉殿辦事的,卻明顯感覺到了不如以往順利。倒也不是辦不成,但就是沒有了以前的優待,甚至有些時候還會磕磕絆絆的。
是的,宮廷就是這樣的勢利眼!這樣簡單粗暴!最好是能一直那麼強勢,不然一旦露出虛弱的一面,就會被別人看做是可以打壓、欺負的對象。
「宮裡真有那起子人為難玉殿的人?」郭敞站在御書房的窗邊,瞧著窗外的樹影婆娑出神。這漸漸入秋了,到夜裡涼意越發明顯。
一旁王志通剛剛送回六皇子回來,也不知道官家在他不在的時候聽什麼人說了什麼事,不過這種事猜也猜得到。王志通自己也是宮廷里消息最為靈通的人,又足夠了解郭敞,略一思索便回到:「回官家話,這宮裡的人向來無利不起早!更有一等刁鑽的,看人下菜碟成習慣。」
「...要說為難玉殿的人,奴才瞧著不至於。到底順儀娘娘依舊是嬪,是一殿主位!哪裡敢為難。只不過原來討好的人沒了,玉殿的人出門辦事,到底沒有以前便宜。再者,還有一些人,也不知道是得了哪裡的信兒了,刻意要絆玉殿宮人一腳。」
「這些下頭人奴才知道,要說膽大是真膽大,欺君之事也不是沒有,好些時候都陽奉陰違。只不過仗著官家寬宏,講究個水至清則無魚,只要不出格,也就輕輕放過了。但要說膽小,那也是真的膽小!」
「欺負那等沒後患的,那是往死了去。可要是摸不準的,怎麼都要先看看再說。」
郭敞之前未必想不到王志通說的,但當下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那就是也有前後不一了?這些人啊,膽子還不夠小......」
過了挺久,郭敞站在窗邊細細吹風,好像之前那段對話已經翻篇了時。他又忽然道:「素娥朕是知道的,怕是不在意這些。她這個人其實是很有些清高的,她常說蘇順容孤高是真孤高,不在乎世俗眼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俗人入不得她的眼...其實她才是這宮裡頭一個清高的。」
「她也不看看,蘇順容不與別人投緣,偏偏與她有幾分君子之交,是什麼緣故。所謂『人以群分』,不是一路人怎麼會走到一起?」
「呵,這樣說來,過去倒是難為她了。明明是無心於此的,偏要在朕面前那般柔情似水——不,說不得是朕想錯了,細細想想,她竟是從未真正對朕表過情的。那些體貼溫柔,那些無微不至,是朕自作多情了。」
「真要說來,她和陸美人在朕面前也差不多...朕當初怎麼就弄錯了?」
說到這裡,郭敞竟忍不住苦笑了起來:「這倒是令朕想起了她早先說過的,人信的從來只有自己願意信的...她向來通透啊!」
王志通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他知道這個時候官家必然是有要他說些什麼的意思,倒不見得他的話有那麼打緊,不過是人在迷茫時就想聽聽旁人的意見。不見得會照著做,但總歸能讓心裡暫時沒有那麼空落落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此時也不容易謀劃...」張皇后沒有就這個問題繼續往下說。
倒是一旁的心腹宮女道:「聖人和修媛怕是不知道,官家如今雖然不去玉殿,也不召見高順儀了,卻未不管六皇子。聽福寧殿的人傳,官家每日依舊問六皇子的事兒,還叫王都知隔兩日就接一回六皇子。」
「一如過往,親自教養六皇子呢!」
聽得這話,張皇后沉默不語了有一會兒,才道:「你倒是個消息靈通的,福寧殿的人的話兒可沒那麼容易探聽到。」
不等其他人說什麼,張皇后繼續又嘆了口氣,道:「唉!這宮裡還是要養育個孩兒,最好是皇子。這一點淑珍你也有體會吧?有大公主的情面在,官家總歸不會叫你沒了體面。一個公主傍身尚且如此,何況皇子?」
「賢妃為何那般勢大?還不是因為二皇子。若沒有養大二皇子,憑她當年情形,妃位都得不到!不說如今早已壓倒姚貴妃、龔德妃、曹淑妃,還有早就被貶的尚才人...最多也就是當下蔡淑儀、葛修儀之流的格局。」
「官家無情,再是喜愛的妃子,也都是一時的。可皇子不一樣,乃是血脈、國本,時時刻刻都是掛記著的。瞧著今後怕是要倒轉過來,高順儀反過來要沾六皇子的光了。若是六皇子能順順利利長大,她的好處也在後頭呢!」
也是因為六皇子在官家面前依舊的緣故,大家對素娥的幸災樂禍才沒有那麼明顯——倒不是素娥就那麼惹人厭了,只不過身在後宮,不廣泛遭人恨的只有那些邊緣人物而已。誰風光些,都是要讓不少人嫉妒得牙痒痒的。
正風光的時候,大家也就是背後說說酸話。可要是風光過了,那就又不同了!底下的小妃妾沒有能力做什麼也罷了,那些位份不弱於風光過的妃子的,當著面搶白都是輕的!若有機會,落井下石的也好多呢。
六皇子在,大家還收斂著。但即便『收斂』,這些日子宮裡也有了不少流言蜚語。素娥關起玉殿的門過日子,聽不到也就罷了,玉殿其他人要出玉殿辦事的,卻明顯感覺到了不如以往順利。倒也不是辦不成,但就是沒有了以前的優待,甚至有些時候還會磕磕絆絆的。
是的,宮廷就是這樣的勢利眼!這樣簡單粗暴!最好是能一直那麼強勢,不然一旦露出虛弱的一面,就會被別人看做是可以打壓、欺負的對象。
「宮裡真有那起子人為難玉殿的人?」郭敞站在御書房的窗邊,瞧著窗外的樹影婆娑出神。這漸漸入秋了,到夜裡涼意越發明顯。
一旁王志通剛剛送回六皇子回來,也不知道官家在他不在的時候聽什麼人說了什麼事,不過這種事猜也猜得到。王志通自己也是宮廷里消息最為靈通的人,又足夠了解郭敞,略一思索便回到:「回官家話,這宮裡的人向來無利不起早!更有一等刁鑽的,看人下菜碟成習慣。」
「...要說為難玉殿的人,奴才瞧著不至於。到底順儀娘娘依舊是嬪,是一殿主位!哪裡敢為難。只不過原來討好的人沒了,玉殿的人出門辦事,到底沒有以前便宜。再者,還有一些人,也不知道是得了哪裡的信兒了,刻意要絆玉殿宮人一腳。」
「這些下頭人奴才知道,要說膽大是真膽大,欺君之事也不是沒有,好些時候都陽奉陰違。只不過仗著官家寬宏,講究個水至清則無魚,只要不出格,也就輕輕放過了。但要說膽小,那也是真的膽小!」
「欺負那等沒後患的,那是往死了去。可要是摸不準的,怎麼都要先看看再說。」
郭敞之前未必想不到王志通說的,但當下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那就是也有前後不一了?這些人啊,膽子還不夠小......」
過了挺久,郭敞站在窗邊細細吹風,好像之前那段對話已經翻篇了時。他又忽然道:「素娥朕是知道的,怕是不在意這些。她這個人其實是很有些清高的,她常說蘇順容孤高是真孤高,不在乎世俗眼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俗人入不得她的眼...其實她才是這宮裡頭一個清高的。」
「她也不看看,蘇順容不與別人投緣,偏偏與她有幾分君子之交,是什麼緣故。所謂『人以群分』,不是一路人怎麼會走到一起?」
「呵,這樣說來,過去倒是難為她了。明明是無心於此的,偏要在朕面前那般柔情似水——不,說不得是朕想錯了,細細想想,她竟是從未真正對朕表過情的。那些體貼溫柔,那些無微不至,是朕自作多情了。」
「真要說來,她和陸美人在朕面前也差不多...朕當初怎麼就弄錯了?」
說到這裡,郭敞竟忍不住苦笑了起來:「這倒是令朕想起了她早先說過的,人信的從來只有自己願意信的...她向來通透啊!」
王志通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他知道這個時候官家必然是有要他說些什麼的意思,倒不見得他的話有那麼打緊,不過是人在迷茫時就想聽聽旁人的意見。不見得會照著做,但總歸能讓心裡暫時沒有那麼空落落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