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
只是他當下若真的說了,怕是說了還不如不說!順著官家的意思,講高順儀的絕情,這些年來逢場作戲麼?且不說,官家自己其實都不願意承認這一點——官家自己說是自己說,旁人跟著認可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說不管那些了,就做個心直口快的渾人,怕官家事後想著也不覺得這是他本性耿直,只對官家忠誠...高順儀真是那等逢場作戲、虛情假意之人麼?怕不是的吧。不只是郭敞這樣覺得,王志通也是這樣覺得的。
絕情是有些了,畢竟官家那般真心,她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可虛情假意真說不上,從最現實的角度出發,天子的意願是不可拒絕的。難道當初官家有心於她,她還要『出於本心』拒絕不成?
那不是真誠,是一心求死,不想活了!
而要不順著官家的意思,講高順儀的不容易,高順儀還是對官家有感情的...官家自己都有了定論,說這些只會顯得在欺瞞——不過要讓王志通來說tຊ,如今官家竟有些要自欺欺人的意思了!
若真的打定主意,現在這番作態算什麼?
又過了些日子,郭敞照舊不見素娥,只隔兩日叫人將郭璽從玉殿抱來。如此直到九月末,向太后過六十大壽...大燕太后、皇后的生日都叫做千秋節,向太后這回又逢著六十整壽,更該大辦,所以這回為千秋節準備的宮宴遠比往常隆重。
說來,向太后在素娥剛得寵那會兒,身體已經是時不時得病了。但大約是年輕時底子不錯,到如今雖說是時好時壞,可終究沒有太醫說『不好』的時候。
千秋節宮宴,后妃凡是有品級的都要出席。素娥沒有得病抱恙,自然談不到請假不去。所以到了時候,也攜帶了壽禮,帶著郭璽一起參加宮宴——其實只要有郭璽在,她就很難推辭不去了。她這個眾多兒媳中的一個不去,那不算什麼,可金孫不去,那可不行!
真是金孫,甚至金孫都不足以形容。如果用金子照著人打一個,就能得一個男丁,大燕皇室哪至於如此有危機感?
向太后倒不見得有祖母心腸,隔輩親就喜歡小孫子。畢竟說到底,郭敞不是她的親兒子,底下出再多的公主皇子,都不是她的血脈,也於她的權勢、娘家的地位無益(除非向婕妤能生,但向婕妤也幾乎被放棄了)。
但千秋節宮宴本來就是展示皇室的一個舞台,多一個活蹦亂跳的皇子,說得大一些,對國家穩定都有作用!說得小一些,也能增加皇室向心力,至少外臣宗親們,不至於想著皇室血脈斷絕了該怎麼辦。
說來,郭敞唯一的親兄弟,最近又夭折了個兒子。現在膝下只有兩個兒子,還都是沒過四歲的...瞧著就讓人不放心。這是眼下皇帝、王爺們瞧著都比較能生,要是今後不怎麼能生了,該怎麼辦啊?想想就愁人。
這還不是瞎想,畢竟規律就是王朝國力走上坡路的時候,生育從不是問題。可到了走下坡路的時候,皇宮裡孩子都會變少!
素娥出現在宮宴現場,倒是沒人當著她說閒話。畢竟能出席宮宴的,也都是有品級的妃嬪了,能和素娥說得上話的,地位還要更高。而這樣地位高貴的人就講究一個『體面』,就算是有心奚落,也不會當著面直接來,那太難看了(原本有仇,又或者本身性格太壞的除外,那是特殊情況了)。
不過,便是沒有閒話,那樣看好戲的眼神,以及一些人的『小動作』,還是挺有存在感的——素娥當然不喜歡這個,但她也不喜歡過去那麼多人露骨的吹捧討好。所以兩相對比,她竟也不覺得如今出席公共場合比過去難熬。
郭敞來時,見到的就是素娥身邊遠比平常人少的景象...這是這一兩個月間,他第一次見到素娥,他以為自己心緒已然漸漸平復,不會再做小兒女態了。卻沒想到,再見她立時便怔住了,還是王志通在身後提醒了好幾聲,這才回過神來。
郭敞其實不知道自己怔住的那一會兒想了什麼,更像是什麼都沒想。只是看到那個人在那裡,便再也看不到其他顏色,看不到其他聲音,能入眼入耳的,天地間只有她一個。
之後整個千秋節宮宴,郭敞都有些心不在焉,時不時便出神了去。他刻意不再去看素娥那邊,但人就在不遠處,他可以限制自己的身體,不叫頭轉向那邊,也不叫眼睛看過去,可內心的浮想聯翩已然無法控制。
他想到她那雙清凌凌的眼睛,明明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卻永遠有著少女的純淨、矜持、單薄脆弱。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她時的場景,是在林美人的清輝殿——他當時便覺得,一整天的乏膩、燥熱全解去了,真是好一樹白花開在自己面前,何等皎潔莊重!
還有素娥第一次侍寢時,她是那樣冰冷,他看來既像是冷雨風吹下的花,又像是一隻玉石雕成的頑器。他當時沉溺於那樣異樣的美里,感嘆『尤物惑人』...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一切早有顯現。
她的冰冷沉默不是生性那樣,也不是初次承寵,應對不來...她就是冰冷沉默,沒有一點點情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說不管那些了,就做個心直口快的渾人,怕官家事後想著也不覺得這是他本性耿直,只對官家忠誠...高順儀真是那等逢場作戲、虛情假意之人麼?怕不是的吧。不只是郭敞這樣覺得,王志通也是這樣覺得的。
絕情是有些了,畢竟官家那般真心,她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可虛情假意真說不上,從最現實的角度出發,天子的意願是不可拒絕的。難道當初官家有心於她,她還要『出於本心』拒絕不成?
那不是真誠,是一心求死,不想活了!
而要不順著官家的意思,講高順儀的不容易,高順儀還是對官家有感情的...官家自己都有了定論,說這些只會顯得在欺瞞——不過要讓王志通來說tຊ,如今官家竟有些要自欺欺人的意思了!
若真的打定主意,現在這番作態算什麼?
又過了些日子,郭敞照舊不見素娥,只隔兩日叫人將郭璽從玉殿抱來。如此直到九月末,向太后過六十大壽...大燕太后、皇后的生日都叫做千秋節,向太后這回又逢著六十整壽,更該大辦,所以這回為千秋節準備的宮宴遠比往常隆重。
說來,向太后在素娥剛得寵那會兒,身體已經是時不時得病了。但大約是年輕時底子不錯,到如今雖說是時好時壞,可終究沒有太醫說『不好』的時候。
千秋節宮宴,后妃凡是有品級的都要出席。素娥沒有得病抱恙,自然談不到請假不去。所以到了時候,也攜帶了壽禮,帶著郭璽一起參加宮宴——其實只要有郭璽在,她就很難推辭不去了。她這個眾多兒媳中的一個不去,那不算什麼,可金孫不去,那可不行!
真是金孫,甚至金孫都不足以形容。如果用金子照著人打一個,就能得一個男丁,大燕皇室哪至於如此有危機感?
向太后倒不見得有祖母心腸,隔輩親就喜歡小孫子。畢竟說到底,郭敞不是她的親兒子,底下出再多的公主皇子,都不是她的血脈,也於她的權勢、娘家的地位無益(除非向婕妤能生,但向婕妤也幾乎被放棄了)。
但千秋節宮宴本來就是展示皇室的一個舞台,多一個活蹦亂跳的皇子,說得大一些,對國家穩定都有作用!說得小一些,也能增加皇室向心力,至少外臣宗親們,不至於想著皇室血脈斷絕了該怎麼辦。
說來,郭敞唯一的親兄弟,最近又夭折了個兒子。現在膝下只有兩個兒子,還都是沒過四歲的...瞧著就讓人不放心。這是眼下皇帝、王爺們瞧著都比較能生,要是今後不怎麼能生了,該怎麼辦啊?想想就愁人。
這還不是瞎想,畢竟規律就是王朝國力走上坡路的時候,生育從不是問題。可到了走下坡路的時候,皇宮裡孩子都會變少!
素娥出現在宮宴現場,倒是沒人當著她說閒話。畢竟能出席宮宴的,也都是有品級的妃嬪了,能和素娥說得上話的,地位還要更高。而這樣地位高貴的人就講究一個『體面』,就算是有心奚落,也不會當著面直接來,那太難看了(原本有仇,又或者本身性格太壞的除外,那是特殊情況了)。
不過,便是沒有閒話,那樣看好戲的眼神,以及一些人的『小動作』,還是挺有存在感的——素娥當然不喜歡這個,但她也不喜歡過去那麼多人露骨的吹捧討好。所以兩相對比,她竟也不覺得如今出席公共場合比過去難熬。
郭敞來時,見到的就是素娥身邊遠比平常人少的景象...這是這一兩個月間,他第一次見到素娥,他以為自己心緒已然漸漸平復,不會再做小兒女態了。卻沒想到,再見她立時便怔住了,還是王志通在身後提醒了好幾聲,這才回過神來。
郭敞其實不知道自己怔住的那一會兒想了什麼,更像是什麼都沒想。只是看到那個人在那裡,便再也看不到其他顏色,看不到其他聲音,能入眼入耳的,天地間只有她一個。
之後整個千秋節宮宴,郭敞都有些心不在焉,時不時便出神了去。他刻意不再去看素娥那邊,但人就在不遠處,他可以限制自己的身體,不叫頭轉向那邊,也不叫眼睛看過去,可內心的浮想聯翩已然無法控制。
他想到她那雙清凌凌的眼睛,明明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卻永遠有著少女的純淨、矜持、單薄脆弱。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她時的場景,是在林美人的清輝殿——他當時便覺得,一整天的乏膩、燥熱全解去了,真是好一樹白花開在自己面前,何等皎潔莊重!
還有素娥第一次侍寢時,她是那樣冰冷,他看來既像是冷雨風吹下的花,又像是一隻玉石雕成的頑器。他當時沉溺於那樣異樣的美里,感嘆『尤物惑人』...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一切早有顯現。
她的冰冷沉默不是生性那樣,也不是初次承寵,應對不來...她就是冰冷沉默,沒有一點點情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