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蔣文昭等人也都跪了下去,齊聲道:「跪請太后坐朝聽政!」
楊問一臉陰沉地杵在原地,不動,也不做聲。
跪在地上的老臣子們見狀,慢慢起身來,相顧有些無語。
畢竟是歷經幾朝的老人,行事更穩重,為人也更奸猾些。宮變的事情尚不知道來由去脈,皇后也未出面,當然只會靜觀其變,並不發表任何態度。
偏這些人都是些官高位尊者,明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也不會乖乖地給這群年輕臣子挪位,讓「賢」。
蔣文昭幾個就有些著急。
韓廣濃眉一聳,走出來,手撫上刀柄,威脅意味兒十足:「諸位老大人們是不是有異議?何妨直言。」
百官面面相覷,待要呵斥他在金鑾殿上帶刀行走,大逆不道。殿外突然魚貫而入兩列侍衛,皆是披堅執銳。
眾人給嚇著了,回頭又見夏漪漣抱著阿璩安然端坐龍椅上,心知其實這位鳳貴妃娘娘同房季白那班人早就商議好了,不過是在百官面前演一齣戲罷了。若是不同意,今日怕是難以活著走出金鑾殿。事成定局,無可挽回,只得跪下山呼萬歲以及太后吉祥。
此起彼伏的聲浪中,殿外傳來一道女人失調的的高叫:「等等!」
眾人止聲回顧。
只見李娥披頭散髮地闖進來,指著上首人道:「她李鳳晉為太后,坐朝聽政,那本宮呢?本宮呢?本宮是堂堂的皇后,大齊國的皇后,還是阿璩的親生母親,本宮的位置在哪兒?!」
楊問欣喜若狂,幾乎跌跌撞撞地跑上前去,然後重重地跪在了李娥身前:「皇后,您可算來了。老臣還以為您也遭了不測呢,幸好老天保佑哇。」
四十好幾的大男人,竟然激動得當眾嗚嗚地哭了起來。
也惹得好不容易控制住了情緒的李娥,再度悲恨交加的落淚不止。
她昨晚可說是九死一生。
凌晨時分幾波人馬在乾清門前廣場上鏖戰,兵荒馬亂中,李娥好容易尋了個機會脫離了五軍營的掌控,然後到處找地方躲藏。大冷的天兒,她先是跳進廣場角落的水缸里躲避,後來實在遭不住了,見地上的死人越來越多,便又爬出來,忍受著噁心與恐懼那些殘缺的屍體為伍,躺在地上裝死,因此被人踩了無數腳,才致如今這般狼狽而渾身傷痕模樣。
李娥哽咽著朝御座上的阿璩伸長手臂,切切喚道:「來,兒子,過來娘親這裡,讓娘親抱抱你。可憐的兒子,娘無能,沒有保護好你。」
五歲的阿璩知道自己有兩個娘,皇后雖然沒有夏漪漣對他好,但是平素也被顧嬤嬤反覆教導過要記住這是生他的娘,是他親生的娘。此時他娘親喚他,他就掙扎著要跳下夏漪漣的膝蓋。
眾目睽睽下,夏漪漣只好鬆開了他。
阿璩撲進親生母親懷裡。
小孩子被夏漪漣打小就教育要尊老愛幼,要有孝心,養得十分善良、純真。見李娥哭了,阿璩就伸手為她拭淚。這溫情的動作,對驚嚇過度的李娥,無意是雪中送炭一般感動非凡,頭一回覺得自己這兒子是個寶貝疙瘩,淚水就如洪水打開了泄洪閘,怎麼止也止不住。
不少人見這一幕,跟著落淚。
便有不甘不服的老臣子猶豫地出聲道:「皇后輔政才是正道……」
蔣文昭當即冷語相譏:「昨晚我等可是親耳聽見皇后娘娘為王振說好話來著,說不定宮變之事,娘娘參與其中,或者說就是她指使王振乾的!」
「胡說八道!」楊問站起身來,高聲呵斥他,「當時我也在場,你休得胡說八道。當時那情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后是被脅迫的!」
「脅迫的?哎呀,原來楊祭酒你也在啊,快快給我們說說昨晚到底都發生了些什麼啊!」
幾個老臣圍攏過去,七嘴八舌相詢。
眼看事情要被打岔開,駱芳董用李思淼幾個主力爭相為蔣文昭幫腔。
「真是脅迫麼?我們可沒看出來皇后娘娘有被嚇到的樣子,倒是巾幗不讓鬚眉的鎮定十足呢,比我們幾個大男人還從容。面對幾百人在眼前廝殺,血肉橫飛,她面不改色,想來她當時肯定是以為勝券在握吧?」
「哼,皇后乃一國之母,遇事豈會如個無知村婦般被嚇到魂不附體、抖若篩糠?」
「可是皇后向來不得先帝恩寵,夫妻兩個關係冷淡,還時不時地鬧一場,百官可是都聽說了。」
「帝後也是尋常夫妻。夫妻之間嘛,哪有不吵架不拌嘴的?但是夫妻沒有隔夜的仇,你們污衊皇后參與宮變謀害親夫,簡直誅心,該當誅九族!」
……
楊問每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地懟回去。
夏漪漣劍眉緊蹙。
如果再你來我往吵下去,恐夜長夢多。
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其實已經完成了九成九,最後那零點一,完全可以以後再圖謀圓滿,會容易很多。
遂向臣尋暗遞一個眼色。
臣尋立刻出列,控背躬身,一錘定音道:「那麼就請兩位太后一併坐朝聽政好了。」
李娥從坤寧宮搬去了延福宮居住——她回宮後知道坤寧宮裡的人都被王振殺了,哪裡還敢在這裡住下去?
夏漪漣仍舊住在鍾粹宮。
因為慈寧宮住著太皇太后,這是他親外祖母,自然不可能叫老太太搬到更加偏院的宮室去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楊問一臉陰沉地杵在原地,不動,也不做聲。
跪在地上的老臣子們見狀,慢慢起身來,相顧有些無語。
畢竟是歷經幾朝的老人,行事更穩重,為人也更奸猾些。宮變的事情尚不知道來由去脈,皇后也未出面,當然只會靜觀其變,並不發表任何態度。
偏這些人都是些官高位尊者,明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也不會乖乖地給這群年輕臣子挪位,讓「賢」。
蔣文昭幾個就有些著急。
韓廣濃眉一聳,走出來,手撫上刀柄,威脅意味兒十足:「諸位老大人們是不是有異議?何妨直言。」
百官面面相覷,待要呵斥他在金鑾殿上帶刀行走,大逆不道。殿外突然魚貫而入兩列侍衛,皆是披堅執銳。
眾人給嚇著了,回頭又見夏漪漣抱著阿璩安然端坐龍椅上,心知其實這位鳳貴妃娘娘同房季白那班人早就商議好了,不過是在百官面前演一齣戲罷了。若是不同意,今日怕是難以活著走出金鑾殿。事成定局,無可挽回,只得跪下山呼萬歲以及太后吉祥。
此起彼伏的聲浪中,殿外傳來一道女人失調的的高叫:「等等!」
眾人止聲回顧。
只見李娥披頭散髮地闖進來,指著上首人道:「她李鳳晉為太后,坐朝聽政,那本宮呢?本宮呢?本宮是堂堂的皇后,大齊國的皇后,還是阿璩的親生母親,本宮的位置在哪兒?!」
楊問欣喜若狂,幾乎跌跌撞撞地跑上前去,然後重重地跪在了李娥身前:「皇后,您可算來了。老臣還以為您也遭了不測呢,幸好老天保佑哇。」
四十好幾的大男人,竟然激動得當眾嗚嗚地哭了起來。
也惹得好不容易控制住了情緒的李娥,再度悲恨交加的落淚不止。
她昨晚可說是九死一生。
凌晨時分幾波人馬在乾清門前廣場上鏖戰,兵荒馬亂中,李娥好容易尋了個機會脫離了五軍營的掌控,然後到處找地方躲藏。大冷的天兒,她先是跳進廣場角落的水缸里躲避,後來實在遭不住了,見地上的死人越來越多,便又爬出來,忍受著噁心與恐懼那些殘缺的屍體為伍,躺在地上裝死,因此被人踩了無數腳,才致如今這般狼狽而渾身傷痕模樣。
李娥哽咽著朝御座上的阿璩伸長手臂,切切喚道:「來,兒子,過來娘親這裡,讓娘親抱抱你。可憐的兒子,娘無能,沒有保護好你。」
五歲的阿璩知道自己有兩個娘,皇后雖然沒有夏漪漣對他好,但是平素也被顧嬤嬤反覆教導過要記住這是生他的娘,是他親生的娘。此時他娘親喚他,他就掙扎著要跳下夏漪漣的膝蓋。
眾目睽睽下,夏漪漣只好鬆開了他。
阿璩撲進親生母親懷裡。
小孩子被夏漪漣打小就教育要尊老愛幼,要有孝心,養得十分善良、純真。見李娥哭了,阿璩就伸手為她拭淚。這溫情的動作,對驚嚇過度的李娥,無意是雪中送炭一般感動非凡,頭一回覺得自己這兒子是個寶貝疙瘩,淚水就如洪水打開了泄洪閘,怎麼止也止不住。
不少人見這一幕,跟著落淚。
便有不甘不服的老臣子猶豫地出聲道:「皇后輔政才是正道……」
蔣文昭當即冷語相譏:「昨晚我等可是親耳聽見皇后娘娘為王振說好話來著,說不定宮變之事,娘娘參與其中,或者說就是她指使王振乾的!」
「胡說八道!」楊問站起身來,高聲呵斥他,「當時我也在場,你休得胡說八道。當時那情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后是被脅迫的!」
「脅迫的?哎呀,原來楊祭酒你也在啊,快快給我們說說昨晚到底都發生了些什麼啊!」
幾個老臣圍攏過去,七嘴八舌相詢。
眼看事情要被打岔開,駱芳董用李思淼幾個主力爭相為蔣文昭幫腔。
「真是脅迫麼?我們可沒看出來皇后娘娘有被嚇到的樣子,倒是巾幗不讓鬚眉的鎮定十足呢,比我們幾個大男人還從容。面對幾百人在眼前廝殺,血肉橫飛,她面不改色,想來她當時肯定是以為勝券在握吧?」
「哼,皇后乃一國之母,遇事豈會如個無知村婦般被嚇到魂不附體、抖若篩糠?」
「可是皇后向來不得先帝恩寵,夫妻兩個關係冷淡,還時不時地鬧一場,百官可是都聽說了。」
「帝後也是尋常夫妻。夫妻之間嘛,哪有不吵架不拌嘴的?但是夫妻沒有隔夜的仇,你們污衊皇后參與宮變謀害親夫,簡直誅心,該當誅九族!」
……
楊問每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地懟回去。
夏漪漣劍眉緊蹙。
如果再你來我往吵下去,恐夜長夢多。
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其實已經完成了九成九,最後那零點一,完全可以以後再圖謀圓滿,會容易很多。
遂向臣尋暗遞一個眼色。
臣尋立刻出列,控背躬身,一錘定音道:「那麼就請兩位太后一併坐朝聽政好了。」
李娥從坤寧宮搬去了延福宮居住——她回宮後知道坤寧宮裡的人都被王振殺了,哪裡還敢在這裡住下去?
夏漪漣仍舊住在鍾粹宮。
因為慈寧宮住著太皇太后,這是他親外祖母,自然不可能叫老太太搬到更加偏院的宮室去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