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孩兒失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德基哈哈大笑起來。眾人就算他登基前後,也未曾聽他如此大笑,趙德基狂喜說:「快快準備,朕親自去城門迎接。」

  宮女太監齊動手,眾人立刻為他換下身上的鋼甲,穿戴了皇帝的璞頭和黃袍,然後張羅著宮廷的大傘,趙德基步行,親自去城門迎接岳鵬舉。

  在城門口,吳湛已經等候,一起陪著皇帝,一走進,城門大開。此時,翟汝文和岳鵬舉二人跪在泥濘的土地上,高呼:「臣等救駕來遲。」

  趙德基親手扶起二人,抓住二人滿是泥漿的手,忍不住放聲大哭。

  眾人從未聽過天子如此嚎啕大哭,不勝悲痛,也均覺得心裡惻然。哭得一會兒,趙德基才說:「朕經此巨變,一定勵精圖治,維新變革,中興我大宋。」

  岳鵬舉聽得此言,又是第一次見他如此痛哭,心裡一振奮,再次行禮:「臣必將竭盡全力,盡忠陛下。」

  趙德基扶起他:「二位快快請去內廷稍作休息。」

  天子召見二人進殿堂自然是極大的恩典和破例。

  二人自然不敢推辭,立刻進去。

  早有宮女送來幾大盤饅頭,趙德基立刻說:「鵬舉飢餓。不必多禮,快快請吃。」

  他換了「鵬舉」二字稱呼,更顯故舊親切之意。

  岳鵬舉一路行軍,本來十分飢餓,可是,擔憂妻子兒子安全,趙德基見他目光如此,也不談其他,只說:「不止鵬舉你,溶兒此回也立得大功,朕必將重重有賞,賜予黃金五百兩,白銀五千兩。」

  岳鵬舉聽得如此,以為妻兒必然在後宮安然無恙,心裡一松,食慾大增,竟然一連吃了十幾個饅頭才罷休。

  趙德基見他吃飽,才說:「苗劉二賊雖被驅逐,但軍中吳湛最是壞,私通二凶,又收買宮裡小太監作祟,鵬舉日後當為朕除去此賊,方無後顧之憂……」

  馮益聽得官家立刻翻臉就要向自己的遠親動手,他曾信誓旦旦向吳湛包口終身富貴,見此,心裡著急,看向翟汝文,希望翟汝文求情。翟汝文哪裡敢開口?雖知天子此舉,出爾反爾,但吳湛私通苗劉是事實,只將目光轉向一邊。

  馮益自己更不敢求情,又知皇帝疑心是吳湛私通小太監,自己若開口求情,不但不能成功,反倒日後再也不能得寵於皇帝,只得低頭不語。

  岳鵬舉自然不知皇帝曾允諾吳湛「富貴」,又疑心苗劉兵變是和金人勾結,如果留下吳湛在軍中,就等於安插了一個金人的奸細,實在是後患無窮,見皇帝此說,就慨然允諾:「既然如此,也不需日後,臣即刻去料理了吳湛。」

  「吳湛凶逆,只恐不測。」

  「打鐵趁熱,日後反倒不便。」

  趙德基興奮說:「如此甚好。」

  他說完,就帶了馮益和兩名侍衛出城進入軍中。馮益很得皇帝寵信,他和康公公等原來連汪伯顏黃潛善之流都不放在眼裡,更不將武將放在眼裡,平素對他們都是大刺刺的。但對於岳鵬舉和韓忠良,一直不敢呼來喝去,一路都小心翼翼,保持著尊敬。

  一路上,岳鵬舉怕馮益通風報信,就對馮益說:「此回,馮大官當大義滅親。」

  馮益此時已經想通,又見朝廷大軍已經完全控制了臨安城,此時只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連聲說:「自家一定聽令。」

  此時,吳湛正得意洋洋地回到軍中,做著自己榮華富貴的美夢。但見岳鵬舉和馮益一起前來,不疑有他,立刻熱情相迎。

  岳鵬舉笑道:「吳太尉,下官前來和你共同點校大軍。」

  吳湛見岳鵬舉的剩餘的八百軍馬,雖然站在泥濘里,也毫無懼色,軍容十分整齊,很有幾分敬服,就說:「久聞岳宣撫治軍嚴謹,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他伸出手,和岳鵬舉相握,岳鵬舉一笑,握住他的手,一用力,便將他中指折斷。吳湛痛徹心扉,額頭滲出帖豆大的汗水,一躬身,岳鵬舉一腳便將他踢翻在泥濘地上,一腳踏在他的背上,抽出腰間佩刀。

  幾名侍衛立刻上來抓住他,將他綁縛。

  眾人見此劇變,驚呆了,岳鵬舉大喊:「吳湛私通苗劉,我奉聖上詔令,將他擒獲。你們都是忠義官兵,原不知內情,一概既往不咎,每人犒賞8貫錢。」

  吳湛的幾名親信部署,自然不服,可是,迫於岳鵬舉的軍威,根本不敢出面反抗。吳湛轉向馮益,嘶聲說:「你是我親戚,原是保我榮華富貴,如今怎生說?」

  馮益迫不得已:「你私通苗劉,這是聖駕之令,自家無法。」

  吳湛自知死到臨頭,就破口大罵:「趙德基這個獨夫民賊,不救父兄,自己登上寶座,名不正言不順,才惹得大金屢次攻擊我大宋,民不聊生。這廝無信無義,重用汪伯顏、黃潛善,不聽朝政,逃亡的時候,還縱情聲色,得了陽痿。如此一個宦官不如的狗雜種,有什麼資格做大宋的皇帝?他男不男女不女,日後必將斷子絕孫。這廝作惡多端,心腸歹毒,食言而肥,反覆無常,你等替他賣命,日後也不會有任何好下場……」

  馮益感覺不能聽他如此責罵下去,一使眼色,一名侍衛手起刀落,立刻將吳湛斬殺。岳鵬舉本是要將吳湛帶回去受審,但見馮益搶先動手,也不能再說什麼。馮益已經令人將吳湛的頭顱割下來,裝在匣子裡,帶回去復命。

  就在岳鵬舉斬殺吳湛的時候,呂頤浩已經率領張俊等將領趕到殿堂。文武百官此時方朝見天子,目睹天顏。

  小皇帝已經從寶座上站起來,按照太后的教誨,跪在父親面前:「臣兒年齡幼小,理不得國事,奉請父皇登基。」

  趙德基抱住兒子:「日後,朕當效法太上公公,將皇位傳給你。」

  殿下,呂頤浩為首,文臣武將山呼「萬歲」。趙德基在這樣排山倒海的歡呼聲里,正式復辟,方才重新體會到天子的威嚴。

  呂頤浩、張俊、韓忠良等勤王的大功臣,自然成了趙德基最恩寵的對象。他對三位好生撫慰一番,才說:「眾位愛卿都有封賞,待岳鵬舉歸來,一同慶功。」

  三人謝恩而去。

  眾臣退朝後,趙德基也了無睡意,和一眾宮女在後殿擺上茶點美酒慶祝,此時,已經得到快馬回報,說吳湛已經被斬殺。他仰天大笑三聲,吳金奴等紛紛恭喜他。

  不一會兒,岳鵬舉和馮益已經回到宮裡。

  趙德基也不避嫌,就在後堂親自召見岳鵬舉。

  岳鵬舉剛跪下行禮,他立刻扶起他,沉聲說:「鵬舉真是朕的救命之星,多次救朕於大難之中。這次又殺得吳湛逆賊,真是國家棟樑,國家棟樑!」

  岳鵬舉忙說:「臣也是托賴陛下洪福。」

  他的目光不由得看著後宮濟濟一堂眾人,趙德基知他心意,這時才說:「鵬舉,溶兒到顯寺護駕時,不幸被亂軍衝散,如今,朕已經派出大軍追蹤下落……」

  岳鵬舉心裡一慌,急忙問:「文龍孩兒呢?」

  趙德基長嘆一聲:「宮裡出了內奸,正是吳湛私通,將孩子帶出城,如今和溶兒一起下落不明,朕已經派了三支大軍出去搜索……」

  岳鵬舉一口氣忍不住,幾乎要噴出血來,顧不得君臣禮儀,轉身就走:「陛下請恕罪,臣要立刻去尋找妻兒。」

  趙德基看著他倉促退下,頹然坐在椅子上,只喃喃自語:「天下雖安,溶兒不安,這可如何是好?」

  一邊侍立的吳金奴立刻柔聲勸慰:「岳夫人母子盡忠,也是為天下為陛下盡忠,若有不測,當厚加封賞,以彰顯忠烈……」

  張鶯鶯也說:「聖體萬安才是國家根本。如今但願岳大人能救出岳夫人母子……」

  趙德基自然知道二人都說的是廢話。他仰賴岳鵬舉救駕,卻護不住岳鵬舉的妻兒,心裡十分慚愧,自然顧不得岳鵬舉的失禮。

  後宮裡,也是亂做一團。

  太后也坐不住了,天薇淚眼朦朧:「既是岳夫人將兒子託付我,如今散佚,如何是好?」

  太后擔心花溶母子安全,更擔心她那件冠服里藏著的秘密泄露。如今苗劉兵敗,趙德基復辟,如果冠服里的秘密泄露出去,便是天大的禍患。但此事只她和天薇知道,根本不敢和趙德基商量,急得一口氣上不來,幾乎要暈過去。

  天薇急忙扶住伯娘,顫聲說:「伯娘,我想親自出城尋找。」

  太后搖搖頭:「不可,你一弱質女子,能找到哪裡去?」

  「岳大人護駕大功,自家妻兒卻保護不得,豈不是令功臣寒心?再說,岳夫人出城前,一再叮囑我看護文龍,如今竟然在我眼皮子下面失蹤,我無法坐等……」

  正說話間,宮女通報皇帝到了。

  太后和天薇沒法再商量下去,只得強自鎮定。趙德基率一眾宮女進來,向太后請安。太后扶起侄子,趙德基感激說:「此回多虧伯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