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頁
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落子無悔。
還好李清照不避嫌,偶爾前來探訪,給她說一些時事新聞,順帶喝杯酒,賭上兩局。阮曉露閒來無事,潛心鑽研,終於弄清了打馬遊戲的規則,甚至十局裡能贏她兩三局。
李清照見她笑得沒心沒肺,輕微地嘆口氣,算算點數,爽快認輸,飲一大口酒,嗆得直咳嗽。
阮曉露抱歉道:「這酒比俺們梁山的還不如,你意思意思得了,不用多飲。」
一開始,阮曉露作為舉足輕重的人質,給安排的是宮城裡的暖閣,每天能從窗戶里看六宮粉黛來來去去;過一個月,趙桓擴充後宮,招來一批美人,就把她搬了出去,皇家道觀里撥了間房,每天對著青磚古樹,倒也別有趣味;再後來,道觀里來了鄭太后,她只能再次搬遷,安置在西華門外一處民宅。那是一戶宗親人家,被李逵滅了門,房間正空著。
凶宅還沒住熱乎,就被官府徵用回收。阮曉露眼下住在開封府的高級監獄裡。此獄專門收押犯罪官宦女眷,條件和梁山頭領宿舍相若,讓阮曉露覺得賓至如歸。
她對此有充分思想準備。國家財政吃緊,哪能把大筆預算花在她一個女匪身上。
她只是想著,千萬別讓梁山家人知道,否則萬一有人衝動進京抗議,她這腦袋就不太穩當。
另外,隨著住宿降級,餐標也一次次縮水。從一開始的御膳房特供,到現在的一菜一湯,吃飽就行。趙桓大概想讓她吃吃苦,解解氣。殊不知,趙桓眼裡的「吃糠咽菜」,以百姓的標準看來,依舊是豐衣足食。阮曉露完全沒覺得虧著嘴。
唯一擔心的,就是怕這酒里菜里給她加料。她謹慎起見,酒飯來了,先餵貓狗蟲蟻,確認安全了再吃。不過想來趙桓也不敢學他爹。每日的餐食倒是乾乾淨淨,沒做什麼手腳。甚至她有一次傷風感冒,還專門派了個御醫來瞧,唯恐她突然橫死,惹怒梁山不是好玩的。
李清照見她這裡粗茶淡飯,條件甚是簡陋,也頗為不滿。當初談判那夜,她信誓旦旦向阮曉露保證的,可比這些多得多。
不過這姑娘顯然樂在其中。方寸之間的小屋子,房梁讓她掏了倆洞,改造成了引體架,磚頭做的槓鈴堆滿牆角,盤得乾乾淨淨,明顯天天使用。
李清照依舊覺得過意不去,道:「郡夫人是有朝廷俸祿的,定是讓誰給貪了。此地也不是長住 之處。待我尋些門路,給你向上反映一下。」
「不必了。」阮曉露笑著搖搖頭,抹開棋子,重新擺陣,「跟我說說,新的節度使宋江,有消息麼?」
李清照微微冷笑:「據說詔書傳到之時,那宋江堅辭不受,說什麼自己是朝廷忠臣,絕對不能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又是撞牆又是上吊,鬧得滿城風雨……嘿,裝跟真的似的。」
在外人眼裡,宋江處心積慮,從一介猥瑣小吏開局,攀附權貴,步步為營,養寇自重,最後找准機會,通過一次苦肉計,指使黨羽大鬧東京,給自己掙了個實權節度使,成為割據首領,完成了人生的飛躍,實在是為了野心而不擇手段之奸雄。他越是尋死覓活,外人越覺得他惺惺作態,又當又立,演得比太祖皇帝還誇張。
忠心昭昭的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孝義宋公明,最終活成了他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阮曉露問:「現在呢?」
李清照語帶歉意:「後來我舉家遷回京師,便不知山東情況。」
李清照的夫君趙明誠,原本是萊州知州。因是宗室,不敢和割據勢力合作,決定棄官返京。梁山好漢因著和李清照的交情,並沒有為難他,還派兵護送了幾日。並且悄悄給李清照塞了金子,讓她有機會向阮姑娘轉交信件,闡述山寨及人員近況。那信阮曉露捨不得一次讀完,每天睡前讀一小段,著實快樂了好一陣子。
至於知州的缺額,宋朝官職冗濫,當地有大量候補官缺的士子。挑一個跟梁山合得來的,經過思想教育和政審以後上崗,有的是人擠破頭報名——原本等上一輩子都不一定有官做,如今只要投誠梁山勢力,就能立刻有現成編制,簡直是鴻運當頭,攤上誰都是祖墳冒煙。
當然,要是這新官膽敢趁機牟利、欺壓百姓,那也用不著什麼彈劾貶謫,第一次刀斧警告,第二次就腦袋搬家,換個新人。
雖然風險頗高,但在大編制的誘惑下,依舊有無數人前赴後繼。
而像趙明誠這樣回流京城的地方官員也不少,都等著重新委派,各高官門口整天排長隊,都是托關係走門路的。不過趙明誠不用這麼辛苦。他的夫人在東京之變時挺身而出,隻言片語,說得土匪慚愧退兵,成為大宋女版郭子儀,佳話傳遍市井。因著這層功勞,朝廷對趙明誠也十分優待,插隊給了他一個官做,當了戶部司郎中。夫妻兩個多受榮寵,是京師里的紅人。
這是約莫春夏之交時的事。上次李清照前來探望,就略略向阮曉露通過氣。
阮曉露聽不到宋江近況,自己想了想,狗朝廷那毒酒勁兒夠大,就算有安道全神仙續命,晁蓋也還是捱了幾個月才重出江湖。宋江沒那麼好身體,又接連遭受打擊,要死要活了一陣,估計現在還在病榻之上。至於什麼「節度使」,定然已經成了被架空的虛職。
安心養病也挺好,省得他整天糟心。
兩人有所保留地談笑,又賭了幾局。侍女輕咳嗽,提醒李夫人,「探監」時限快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還好李清照不避嫌,偶爾前來探訪,給她說一些時事新聞,順帶喝杯酒,賭上兩局。阮曉露閒來無事,潛心鑽研,終於弄清了打馬遊戲的規則,甚至十局裡能贏她兩三局。
李清照見她笑得沒心沒肺,輕微地嘆口氣,算算點數,爽快認輸,飲一大口酒,嗆得直咳嗽。
阮曉露抱歉道:「這酒比俺們梁山的還不如,你意思意思得了,不用多飲。」
一開始,阮曉露作為舉足輕重的人質,給安排的是宮城裡的暖閣,每天能從窗戶里看六宮粉黛來來去去;過一個月,趙桓擴充後宮,招來一批美人,就把她搬了出去,皇家道觀里撥了間房,每天對著青磚古樹,倒也別有趣味;再後來,道觀里來了鄭太后,她只能再次搬遷,安置在西華門外一處民宅。那是一戶宗親人家,被李逵滅了門,房間正空著。
凶宅還沒住熱乎,就被官府徵用回收。阮曉露眼下住在開封府的高級監獄裡。此獄專門收押犯罪官宦女眷,條件和梁山頭領宿舍相若,讓阮曉露覺得賓至如歸。
她對此有充分思想準備。國家財政吃緊,哪能把大筆預算花在她一個女匪身上。
她只是想著,千萬別讓梁山家人知道,否則萬一有人衝動進京抗議,她這腦袋就不太穩當。
另外,隨著住宿降級,餐標也一次次縮水。從一開始的御膳房特供,到現在的一菜一湯,吃飽就行。趙桓大概想讓她吃吃苦,解解氣。殊不知,趙桓眼裡的「吃糠咽菜」,以百姓的標準看來,依舊是豐衣足食。阮曉露完全沒覺得虧著嘴。
唯一擔心的,就是怕這酒里菜里給她加料。她謹慎起見,酒飯來了,先餵貓狗蟲蟻,確認安全了再吃。不過想來趙桓也不敢學他爹。每日的餐食倒是乾乾淨淨,沒做什麼手腳。甚至她有一次傷風感冒,還專門派了個御醫來瞧,唯恐她突然橫死,惹怒梁山不是好玩的。
李清照見她這裡粗茶淡飯,條件甚是簡陋,也頗為不滿。當初談判那夜,她信誓旦旦向阮曉露保證的,可比這些多得多。
不過這姑娘顯然樂在其中。方寸之間的小屋子,房梁讓她掏了倆洞,改造成了引體架,磚頭做的槓鈴堆滿牆角,盤得乾乾淨淨,明顯天天使用。
李清照依舊覺得過意不去,道:「郡夫人是有朝廷俸祿的,定是讓誰給貪了。此地也不是長住 之處。待我尋些門路,給你向上反映一下。」
「不必了。」阮曉露笑著搖搖頭,抹開棋子,重新擺陣,「跟我說說,新的節度使宋江,有消息麼?」
李清照微微冷笑:「據說詔書傳到之時,那宋江堅辭不受,說什麼自己是朝廷忠臣,絕對不能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又是撞牆又是上吊,鬧得滿城風雨……嘿,裝跟真的似的。」
在外人眼裡,宋江處心積慮,從一介猥瑣小吏開局,攀附權貴,步步為營,養寇自重,最後找准機會,通過一次苦肉計,指使黨羽大鬧東京,給自己掙了個實權節度使,成為割據首領,完成了人生的飛躍,實在是為了野心而不擇手段之奸雄。他越是尋死覓活,外人越覺得他惺惺作態,又當又立,演得比太祖皇帝還誇張。
忠心昭昭的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孝義宋公明,最終活成了他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阮曉露問:「現在呢?」
李清照語帶歉意:「後來我舉家遷回京師,便不知山東情況。」
李清照的夫君趙明誠,原本是萊州知州。因是宗室,不敢和割據勢力合作,決定棄官返京。梁山好漢因著和李清照的交情,並沒有為難他,還派兵護送了幾日。並且悄悄給李清照塞了金子,讓她有機會向阮姑娘轉交信件,闡述山寨及人員近況。那信阮曉露捨不得一次讀完,每天睡前讀一小段,著實快樂了好一陣子。
至於知州的缺額,宋朝官職冗濫,當地有大量候補官缺的士子。挑一個跟梁山合得來的,經過思想教育和政審以後上崗,有的是人擠破頭報名——原本等上一輩子都不一定有官做,如今只要投誠梁山勢力,就能立刻有現成編制,簡直是鴻運當頭,攤上誰都是祖墳冒煙。
當然,要是這新官膽敢趁機牟利、欺壓百姓,那也用不著什麼彈劾貶謫,第一次刀斧警告,第二次就腦袋搬家,換個新人。
雖然風險頗高,但在大編制的誘惑下,依舊有無數人前赴後繼。
而像趙明誠這樣回流京城的地方官員也不少,都等著重新委派,各高官門口整天排長隊,都是托關係走門路的。不過趙明誠不用這麼辛苦。他的夫人在東京之變時挺身而出,隻言片語,說得土匪慚愧退兵,成為大宋女版郭子儀,佳話傳遍市井。因著這層功勞,朝廷對趙明誠也十分優待,插隊給了他一個官做,當了戶部司郎中。夫妻兩個多受榮寵,是京師里的紅人。
這是約莫春夏之交時的事。上次李清照前來探望,就略略向阮曉露通過氣。
阮曉露聽不到宋江近況,自己想了想,狗朝廷那毒酒勁兒夠大,就算有安道全神仙續命,晁蓋也還是捱了幾個月才重出江湖。宋江沒那麼好身體,又接連遭受打擊,要死要活了一陣,估計現在還在病榻之上。至於什麼「節度使」,定然已經成了被架空的虛職。
安心養病也挺好,省得他整天糟心。
兩人有所保留地談笑,又賭了幾局。侍女輕咳嗽,提醒李夫人,「探監」時限快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