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未曾想,蔡曠之亂未平,周珩那廝竟敢意圖效仿,起兵攻打滄州?

  滄州蠻荒之地,趙協倒並不十分在意。

  可偏偏,那能讓他長生不老的蛟龍便藏在滄州海域之中。

  滄州若是失守,那無異於是要了他趙協的命。

  好在,楚霽當是他的心腹良臣。

  早些日子楚霽便傳回奏章,說是平定了滄州百姓之亂,隨著奏章傳回的還有兩顆仙丹。

  正是因為有這兩顆仙丹相護,他才沒被這朝堂上的一眾奸佞賊臣氣暈過去。

  現如今,楚霽又平定了周珩起兵一事,當真是比起那起子無用之人,不知好了多少倍。

  從前,趙協只覺得楚霽面容姣好又懂事孝敬,不曾想竟還有如此之才。

  實乃國本之幸,他趙協之幸也。

  孫常侍早已起身,侍候在一旁。

  聽完趙協長篇大論的「肺腑之言」後,他眼珠子一轉,附和道:「楚大人對陛下自然最為忠心,定然是要為了陛下殫精竭慮的。」

  「不錯,」趙協點了點頭:「你說,朕該賞他些什麼好呢?」

  「誒呦,老奴那裡懂得這些?」孫常侍故作為難:「只是,這周珩已然伏誅,待明日諸位大人知道了這事兒,定然要為了膠州牧這個位子吵得不可開交,陛下不如先思量著?」

  聞言,趙協只覺得豁然開朗。

  膠州乃是農耕興盛之地,雖比不得益州之流富庶,但也財力頗豐。

  不知

  有多少朝廷重臣想著要將自己的親信捧到那個位子上去。

  當年周珩便是因為沒有家族可以依靠,趙協自認為能將人完全拿捏住,這才力排眾議地讓他當了膠州牧。

  趙協並不懷疑自己看人的眼光。

  他只是認為,這麼多年,膠州牧錦衣玉食的生活將曾經那個對他忠心耿耿的人改變了。

  可楚霽卻不同。

  楚霽出身皇商楚家,自幼長於益州,再多的錦衣玉食也受享過,又對著自己忠心耿耿,自然不會因為外力所改變。

  倒算得上是個合適的人選。

  「你這個老東西,雖說大字不識幾個,說起話來還倒是有幾分道理。楚卿乃是此次平定膠州之亂的大功臣,朕便下旨讓他兼領膠州牧。」

  左右暫且也想不出更合適的了,一番猶豫過後,趙協便讓孫常侍研墨。

  孫常侍眼瞧著趙協的意志並不堅定,說不準明日被旁人一忽悠,膠州牧的位子便又要另給他人了。

  朝令夕改的事兒這位陛下不是沒做過。

  孫常侍眼睛咕嚕一轉,當即憂心忡忡道:「陛下,這可萬萬使不得。老奴聽說,大將軍和楚大人結怨頗深,若是讓楚大人又當了膠州牧,大將軍定然會不高興的。」

  此話一出,當即把趙協點得像個炮仗似的。

  「放肆!他阿史那鉅算什麼東西,朕讓他做大將軍那是抬舉他。前些日子朕讓他發兵燕州,竟然敢找那麼多的理由藉口,只怕是哪一日,便會連朕也不放在眼裡了。」

  趙協怒喝一聲,卻越說越覺得自己讓楚霽兼領膠州牧是個再明智不過的想法。

  楚霽與阿史那鉅不和,那便表明了他不會同阿史那鉅一起同流合污。

  此番讓他順勢總領西北,也好搓一搓阿史那鉅的銳氣。

  「不必等到明日,你即刻傳旨,曉喻天下,命楚霽兼領膠州牧。」

  「老奴遵旨。」

  跪在地上的孫常侍悄悄抬頭,看著趙協遠去的背影鬆了一口氣。

  還好完成了楚大人交代的任務,這個月的解藥算是保住了。

  *

  收到趙協命楚霽兼領膠州牧這個消息時,大司農賈業成正在和謀士宦汲在府中的湖心亭下棋。

  宦汲是去年來投靠他的,一張從楚霽那裡尋摸來的製冰方子幫著賈業成賺得盆滿缽滿。

  後來,宦汲幫著賈業成搭上了阿史那鉅,他這才發現宦汲的能力可遠不止是能為他賺錢那麼簡單。

  在宦汲的幫助下,這大半年來,賈業成不僅同阿史那鉅走得越來越近,而且在朝中也是如魚得水,處處逢緣。

  為此,他也越發地信任宦汲,倚重宦汲。

  跪在一旁的僕從小心翼翼地將事情匯報完,賈業成氣得將手中青玉製成的黑子甩了出去。

  黑色棋子落在下方湖水之中,驚得群魚四散而去。

  宦汲卻眼皮都不曾抬一下,不緊不慢地在棋局上落下一顆白子。

  接著,他開口道:「看來這盤棋,大人是沒有心思再下了。」

  賈業成自然是沒了那個心思,原本下得興味盎然的棋局此刻連看都不想再看一眼。

  「那楚霽與我向來是不對付,眼瞧著他手中權力愈盛,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也只怕是都要超過大將軍了,說不準哪一日便要向陛下進獻讒言,連大將軍都保不住我。」

  「既如此,陛下庸懦,大人何不與大將軍相商?」宦汲抬起頭,笑望著賈業成,輕描淡寫地落下這一句。

  賈業成只覺得恍然大悟。

  何止是他一人與楚霽有仇?手握重兵的大將軍亦與楚霽結怨已久呢。

  「還得是你,看東西一針見血。」說完這一句,賈業成便急匆匆地走了。

  他身後的宦汲笑而不語,垂下頭看著眼前這棋局。

  原本兩方相持不下的局勢已然改變,白子呈現鯨吞之勢,只要稍加變換便能將黑子一網打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