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大人最是愛民如子,又是天神下凡。他一片赤心要救桐昌城百姓,你們居然說這樣的話!」

  ……

  楚霽自出任滄州牧以來的所作所為,讓他在百姓心中有了難以想像的公信力。

  尤其是在滄州雪災之後。

  一個會為了百姓殫精竭慮,不惜千金散盡的大人又怎麼會不顧他們的性命?

  更何況,他們都聽說了,當初那場雪災里,為了騰出人手來給受災百姓治病,楚大人高燒了三日都沒讓姜先生回去。

  這叫他們如何不敬愛楚大人?他們又怎麼會相信區區流言?

  「主公如何看?」

  聽聞這消息時,楊佑正在院中與楚霽下棋。

  他輕飄飄地落下一子,成合圍之勢。

  楚霽思忖片刻,笑著執起白子。

  「自尋死路爾。」

  隨著楚霽的話音落下,棋局已然驟變。

  原本被逼入絕境的白子反將一軍,將那黑子吃了個一乾二淨。

  「周珩的心思幾乎已經擺在了明面上,你要做的,一是為百姓解毒,二是弄清楚周珩是怎麼做到的。」楚霽嚴肅道。

  從知曉桐昌城瘟疫之時,楚霽便懷疑過這位名聲極盛的膠州牧。

  畢竟要想以人為之力使一城染上瘟疫並非易事,若是沒有手握權柄之人的支持,幾乎不可能。

  那日姜木傳回的消息叫楚霽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懷疑。

  趙協是個十足的荒淫君主,但卻實在是沒頒布過什麼收「青黃稅」的政令。

  這個時代消息滯後,旁人或許不曉。

  但孫常侍和宦汲每半個月便會傳回一次盛京中的消息,可卻未曾提及過「青黃稅」半個字。

  如此看來,這讓桐昌城陷入更大的危機中的事件,便全然是捏造的了。

  周珩的目的也很明了,姜木的書信中已然提及

  ——皇帝下令要火燒桐昌城。

  也就是姜木他們在茶樓聽見的,皇帝要做的天怒人怨的事情。

  這倒是真的。

  孫常侍傳回的密信中也

  不住感慨,皇帝陛下實在狠心。

  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能激起民憤?

  若是在百姓危亡垂死之際,這位州牧大人又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振臂高呼,何愁無人支持,何愁師出無名?

  原書中這假仁假義的周珩並未得到過什麼著墨,想來是被當時滄州傳出的疫病打了個措手不及,尚未反應過來便染病而終。

  想到這裡,楚霽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所謂權勢,當真可叫人盲了心智。

  「主公可是有意於膠州?」

  楊佑的問詢打斷了楚霽的思緒。

  他冷然一笑:「這膠州牧的位子,既然周珩做得不歡喜,那便只好我為其代勞了。」

  第九十五章

  果然不出楚霽所料, 當楊佑領著救災物資和兩千精兵踏入膠州的那一刻,耳邊便彌散著「皇帝下旨要火燒桐昌城」的如沸之議。

  讓人不寒而慄。

  那些尚有親人好友被困在桐昌城中的人更是心如刀割,恨不得以身代之, 又恨自己無能,沒法子解救家人。

  恐怖與憂懼充斥著整個膠州,彌散交織, 最後轉化為潑天的憤怒。

  大不敬之語隨處可聞,卻已然無人顧忌。

  黃天不仁,又叫百姓如何能信服?

  若是……若是有人能帶領他們一同掀翻這混沌的世道,那該有多好啊!

  每每想到這裡, 膠州的百姓都會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膠州城中最為雄偉的建築

  ——膠州牧周珩的州牧府。

  楊佑便是一路聽著百姓憤怒的號呼,一邊進了桐昌城。

  桐昌城們因著他們的到來短暫開啟,可這座病入膏肓的城池已經沒有人再有力氣嘗試著衝出城門了。

  當最後一名滄州士兵進入桐昌城後, 他身後從城門再一次轟然闔上。

  來自滄州的士兵們不曾因這動靜轉頭, 軍令如山,他們只會一往無前,完成解救桐昌城百姓的任務。

  反倒是楊佑,回過頭,隔著整齊的列隊, 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厚重古樸的城門。

  現如今, 整個桐昌城中已無朝廷官員。

  薛正已然暗中探過了太守府,空空落落的, 連個人影都不見,想必在封城之前便已然悄悄撤出。

  只有城門上這些值守的士兵, 負責守住城門, 不許人員進出。

  現如今,周珩敢堂而皇之地放他們兩千人進城, 只怕是認為有十足的把握把他們這兩千人的命都留在桐昌城。

  其實這並不難,因為那所謂的青黃稅,桐昌城內幾乎已無糧可食。他們雖帶了糧草進來,可終究有吃完的那一天。

  待到那時,只要周珩不開城門,他們僅僅兩千人,那可真是毫無辦法。

  這些都不是楊佑所真正在意的。

  縱使周珩的毒藥再厲害,他也相信姜木有破解的能力。

  縱使周珩的計謀再完善,主公和秦將軍也能一力降十會。

  可是,只要一想起外頭百姓對於周珩的信任,楊佑便止不住地心痛。

  被百姓們寄予了最熱忱最深切信任的上位者,卻恰恰是造成這場災禍的罪魁禍首。

  周珩的心,當真是他從沒見過的狠。

  為了所謂的師出有名、順應民心,周珩竟然要拿一城百姓的性命去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