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扭頭一看,他爹已經吃完了雞蛋,正在慢騰騰地擦嘴,指甲上沾了一點蛋黃。很快那點蛋黃也被擦掉了。

  【反正你第一次代考的那人,現在已經是兵部員外郎了。從五品呢!】

  天統大帝眯起眼睛。

  兵部員外郎有兩人,現在還不知道是誰。但是,很好查,直接查這兩人誰和代考那人同考過一場會試就可以了。

  ——兩位兵部員外郎並非同一屆會試出來的。

  而正在看熱鬧的某個兵部員外郎不打自招,聽到這個心聲,腳底一滑,差點摔倒。

  其他官員唰一下離他十來步遠,免得被皇帝以為自己和他交情很好。

  【哦哦,還有現任田州知府!還是太僕少卿的同族呢!】

  田州知府人不在,但太僕少卿可實實在在眼淚淌了下來,開始數自己在不在他九族之內。

  【還有還有……】

  許煙杪在那裡興沖沖看,錦衣衛在外面生龍活虎地記,還時不時舔兩下嘴唇,眼中閃著血光。

  ——這些官員的家庭可是錦衣衛去負責搜拿啊!

  又是好幾樁功績!還可以借力撈點油水!

  現在只等會試第一場結束,天字第廿號的考生在卷子上填寫代考的名字時,將他抓個現行,就可以出動錦衣衛了!

  「對了。」

  天統大帝平靜地述說:「將那幾場會試的主考官與副考官都找出來,監考不力,呵呵。」

  作者有話說:

  關於科舉準備用品:

  大爺、二爺才住下,便催著尤鬍子去買兩頂新方巾;考籃、銅銚(燒開水的壺)、號頂、門帘、火爐、燭台、燭剪、卷袋,每樣兩件;趕著到鷲峰寺寫卷頭、交卷;又料理場食:月餅、蜜橙糕、蓮米、圓眼肉、人參、炒米、醬瓜、生薑、板鴨。大爺又和二爺說:「把貴州帶來的阿魏(根莖可以幫助消化和殺蟲解毒)帶些進去,恐怕在裡頭寫錯了字著急。」足足料理了一天才得停妥。大爺、二爺又自己細細一件件的查點,說道:「功名事大,不可草草。」

  ——《儒林外史》

  *

  關於舉人窮不窮:

  余舉進士,不能攻苦食儉,初歲費將三百金,同年中有費不能百金者,今遂過六七百金,無不取貸於人。蓋贄見大小座主會同年,及鄉里官長酬酢,公私宴醵,賞勞座主僕從,與內閣吏部之輿人,比舊往往數倍。而裘馬之飾,又不知省節,若此將來,何以教廉。

  ——《觚不觚錄》

  【花費挺高的。當然,不是所有舉人花費都這麼高,也不是花費高就一定窮。】

  【但肯定有花費高,又窮的。】

  【也不是所有舉人都窮,但肯定有舉人窮。】

  *

  樂學士參考:

  嘉祐二年,歐陽永叔主文省試,《豐年有高廩》詩,雲出《大雅》,舉子喧譁,為御史吳中復所彈,各罰金四斤。

  ——《江鄰幾雜誌》

  【翻譯:歐陽修在省試(就是會試)出詩題「豐年有高廩」,說是出自《大雅》,實際上是出自曾鞏的詩。】

  *

  來一則大宋笑話:

  仲行策題中有太上皇帝匹馬渡江之語,上不樂,以諭輔臣,時臨安已鏤板行之,亟命毀板。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翻譯:宋孝宗那會兒,有個官員叫王仲行,他出的策題里有『太上皇帝匹馬渡江』之類的言語,導致皇帝不高興,並且命令銷毀這個題目。】

  (這太上皇帝嘛……是趙構())

  【所以這個科舉題目,損,是真的損。】

  *

  【你們宋朝這些考官也是牛()】

  *

  (順便,這都敢提了,文里國子監祭酒提議的那個題,也不算誇張)

  *

  貢院號房:

  周進跟到貢院門口,想挨進去看,被看門的大鞭子打了出來。晚間向姊夫說,要去看看。金有餘只得用了幾個小錢,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請求行主人領著。行主人走進頭門,用了錢的並無攔阻。到了龍門下行主人指導:「周客人,這是相公們進來的門了。」進去兩邊號房門,行主人指道:「這是『天』字號了,你自進去看看!」

  ——《儒林外史》

  *

  數舉進士不中第。思神速,多為人作文。大中末,試有司,廉視尤謹,廷筠不樂,上書千餘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執政鄙其為,授方山尉。

  ——《新唐書》

  【翻譯:溫廷筠給考生當槍手非常有名,但沒有人能抓到他,為了防範溫庭筠替考,主考官盯他盯得特別緊。溫庭筠就直接寫了一篇千字文章,早早退場,考官放心了,但後來才知道,在那次考試里,溫庭筠直接幫八個人完成了替考。】

  (好想知道溫廷筠是怎麼做到的(),據一部分人猜測,是因為這次科舉漏題,溫廷筠進考場之前就提前幫這些人做好題了。)

  *

  第130章 天統的官,狗都不當。

  二月沒下雪,但考官的冤情還是堪比竇娥。

  太子瞅瞅他爹,然後拿了十個雞蛋放到他爹眼跟前。

  這個舉動格外讓老皇帝震驚:「十個雞蛋?你是不想讓你爹我吃別的東西了?」

  太子面上笑容淺淺:「我還差幾座衣冠冢,爹你再剝幾個雞蛋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