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襄陽西園雜記》

  *

  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

  ——《晏子春秋》

  *

  君夫人陽貨欲,和,昧昧我思之,都是真實科舉考題。

  妹妹我思之是清末一次科舉的笑話()考官看到後,促狹批覆:哥哥你錯也。

  *

  還有其他科舉笑話,文里不寫,給你們看看:

  曾有個晚清科舉笑話:一學子赴京趕考,考題為「試述鴉片之害」。這位老兄不知鴉片為何物,提筆徐徐答道:「昏鴉咶噪,啼聲不祥。然試述其害者,尤為其掠食奪糧,麥粒稻尖未及收取,即為之素餐。一鴉尚害於此,何況成片乎?」

  ——《北大五明國學課》

  *

  順便,元朝有個考題,【商姓祭主丁卯九月生,宜用何年月日辰安葬】,笑死。

  考生:???

  *

  第129章 專業替考編——五場會試保送五人。

  當然不是所有考生都這樣子。大部分人的基礎還是很紮實的,少部分人就算有薄弱的地方,也不至於如此離譜。

  而那些學識極其好的——

  許煙杪看到高賀已經開始拿出米和炭,在自己的號房裡燒爐子蒸稀飯了。

  卷子上寫滿了答案,而他看上去十分有信心,還不慌不忙用手指比一下蒸飯放的水,畢竟火候本來就不足,水放少了就是夾生飯,難以下咽。

  他隔壁號房就是那位表弟。

  稀飯的香味不斷飄過去,表弟索性也不寫了,從大盒子裡掏出豆漿,再掏出他愛吃的饊子泡進去,咔咔咔吃起來,吃得半點都不克制。

  ——懶散到許煙杪都懷疑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想科舉,是被家裡逼著來的。

  而那位經常跑茅房的大孫子也在開鍋爐,大概是打算喝點熱水,讓自己不要再鬧肚子。

  他消停之後,臭號旁邊的黃臉漢子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掐住大腿上的那一坨肉讓自己清醒,狠咬著左手,咬出血往下寫,爭取自己不要再被臭暈。

  許煙杪又去看別人,比如梁瑞那大兒子梁幼文,直接把自己裹得像個毛毛蟲,只露出額頭和兩條胳膊,答題答得認認真真。

  他弟弟梁幼武也在認真寫,許煙杪下樓去晃一圈又回到樓上,巡視考場時候,瞥到那梁幼武寫得一筆好字,工工整整。但答題方面,似乎遇到了什麼難題,在拍打著自己的後腦勺。

  看個科舉也能看出來不少東西。

  有錢人家的孩子帶糕點、帶人參,連板鴨都能帶進來。沒錢人家的孩子只能自己煮稀飯——當然,更多的人沒錢買炭買爐子煮稀飯,只能啃食帶過來的,已經涼透了的餅。

  年輕的考生多是神采飛揚,志得意滿的。

  年老的,那些六七十歲的考生考得氣都喘不過來,表情悲苦。

  許煙杪頓時覺得自己幹了很偉大的事情!

  【我保證了大部分人考試的公平(叉腰)】

  【還拒絕了一些不合理的題目!】

  【哦,當然不是君夫人陽貨欲這種,這種只能說是難,但不是不合理。】

  【我都不知道樂學士到底怎麼想的,就算收了個優秀的弟子,心裡特別高興,也不能拿人家的新詩出考題,還說這句詩是出自《大雅》啊!】

  【要不是系統捕捉到八卦,我們一群人都要被糊弄過去了!】

  所有出題的考官一下子【被】【干】沉默了。

  負責出題的考官之一——國子監祭酒一臉懊惱,小聲嘀咕:「這也不能怪我們會被糊弄啊!」

  樂學士可是翰林學士!是翰林院最高長官!非才華橫溢之人不能擔任!當這樣一個人信誓旦旦說出自哪本書的時候,其他人只會羞愧是自己忘記學過的知識,哪能想到大佬他騙人啊!

  兵部尚書含著調侃的笑看向樂醉樂學士。

  這位已經七十多歲的老學士窘紅了臉,抬手按著自己的額頭,微微滑落的長袖直接把臉遮住。

  他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到底是怎麼腦熱了,居然拿科舉試題來做這種事。

  現在冷靜下來,他都可以想像,如果沒有許煙杪發現這事阻攔下來,事後考生發現這個題目並不是出自《大雅》時,會有多憤怒。

  國子監祭酒看大佬這樣子窘迫,不由得笑一下:「你老也不必太難過,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樂學士有些迷糊地眨了眨眼睛。

  國子監祭酒壓著聲音,正要繼續刷大佬好感,手裡順帶著捏一支筆桿比劃。沒注意到許煙杪看向他時,有些疑惑的眼神。

  【誒?吳祭酒怎麼還有心思聊天?他的問題更大啊喂!我都沒這麼大膽!】

  國子監祭酒猝不及防聽到這句話,手腕狠狠一磕桌沿,差點把筆桿子都丟了。

  現在是樂學士反過來安慰他:「沒事沒事,你那個問題確實大了一些,但也算是好心,陛下不會……」

  國子監祭酒僵硬地笑了笑,眼睛死死地從柱子油漆的倒影里盯住許煙杪。

  許煙杪正好低下頭,用乾淨的巾帕擦擦臉,醒醒神。

  順便內心吐槽:【出策題,說什麼『皇帝乞諸鄰』,就算老皇帝自豪自己從奴隸到九五至尊的經歷,也不代表他就喜歡別人把自己乞討的經歷印在試卷上,是個舉人都能說兩句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