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改朝換代之時,很多信息都會掩埋,尤其是關於前朝的,畢竟前朝史由後朝修,在正經官方史書出來之前,哪怕是在場的這些大官,都有不少人沒聽說過這場戰役。

  ——閱讀過《舊周書》的除外。

  老御史儘量照顧這些人,遣詞造句便偏向簡單明了。

  「元亨九年七月十五日,周軍踏上倭國對馬島,數個時辰後,此島全面淪陷。」

  「至二十四日,攻破壹岐島。」

  「二十九日,進博多灣,三十日踏上其九州本島。」

  「半個月攻上本島?還是雙線作戰?那這也不難嘛。」左軍都督僉事笑完,直接拍著胸脯說:「陛下,不用多說,你給臣五萬大軍,臣必能破了那倭國。」

  禮部侍郎卻是搖頭:「若是如此,周朝又怎麼會需要三攻倭國,只怕關鍵在那邪風。」

  老御史讚許地點頭,接著說:「原本,北九州只剩一些殘兵敗將,只要再過四五日,就能攻入大宰府了。然而,就在三十日當日,突有狂風暴雨,整整肆虐了五天,那千艘戰船隻餘下二百艘,五萬大軍僅有三千餘人搶了小船逃回中原,還有七八千人成了俘虜,剩下的,全部喪生在那股邪風中。」

  「連續三次都是如此,船上並非沒有陰陽官觀天象,然而,邪風難測……」

  說話的是那梁瑞,他一身灰撲撲的素衣,眉頭微皺著:「臣知大夏威嚴不可侵犯,若顯得軟弱可欺,只怕周邊蠻夷都會看輕我等——然而,倭國的邪風古怪,倘若大夏也來個三征倭國,不……只需要二征,就足夠丟面了。」

  他提出一個辦法:「臣認為,不若派使臣前去面斥倭王,再拒絕其朝貢,以示天威?」

  老皇帝不置可否。

  畢竟他主要目的是倭國的金山銀山。

  但是,邪風……

  【就……】

  關鍵時刻,小白澤的心聲響了起來,他滿臉困惑。

  【周朝沒人想過,換個季節攻倭……嗎?】

  【六到十月當然會刮颱風,換春天去打就好了,怎麼非要死磕這個時間點啊……難道是因為這個時候秋高馬肥?打仗打習慣了?】

  【而且,可以考慮考慮用耽羅島當中轉站,那裡離倭國最近。】

  耽羅島?

  老皇帝和幾個武將對視一眼。

  永昌侯回憶了一下耽羅島的位置,對著老皇帝輕輕點頭,低聲說:「那兒是單獨一個島,就在中原與倭國之間,更靠近高麗。咱們在那兒養馬,有時也流放犯人去那邊。」

  ——也就是說,許煙杪的戰略,居然是可行的?!

  大夏君臣都震驚了。

  小白澤居然懂打仗?!

  兵部司務是最震驚的那個。

  好基友竟然不是傻白甜!難道他其實身懷軍略,只是沒表現出來?!

  「許郎啊……」

  許煙杪猛然回神:「啊?怎麼了?」

  兵部司務小心翼翼地問:「我看你剛才神色凝重……」

  許煙杪瞪大眼睛:「我表情特別凝重嗎?」

  【完了完了,表情沒管理到位!會不會被人看出來我不喜歡倭國啊?】

  兵部司務:「……」

  其實沒有,就是瞎編的,為了引出話題。

  「是有一些。」兵部司務咳嗽一聲,接著說:「我看你聽得那麼認真,是對倭國很了解嗎?」

  許煙杪撓撓臉頰:「也……還行?」

  【也就了解了一下倭國幾月到幾月不會刮颱風,從哪個地理位置進攻比較合適,島上有什麼礦,還有哪個國家對倭國用過什麼戰法,哪些有用哪些沒用……】

  隨著這些心聲出現的,是他下意識回憶起來,並且心中碎碎念出來的資料。

  大夏君臣:「……」

  俗話說,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仇人。

  以許煙杪連桑樹是幾月種下都不知道的知識量,能特意去探查倭國哪幾個月會停止刮邪風……

  總覺得,這人是恨透了倭國啊。

  那就更要打了!

  永昌侯操著他那聲北人口音,睜眼說瞎話:「陛下!臣在沿海生活過!臣見過那種邪風,也知道它何時颳風何時停止!臣一位小友還和那倭人有血海深仇,臣欲為他報仇,懇請陛下派臣出征!」

  左軍都督僉事用力呸他:「你那是圖想幫他復仇嗎!」

  你明明是圖那金山銀礦!

  你下賤!

  作者有話說:

  近現代不能寫,所以文里不會出現相關情節。

  作者寫的只是一個虛構的,對大夏不敬的小國。

  文里劇情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嚴肅)

  *

  貪官那個,參考和珅。

  當然,不是八億兩銀子這種野史(),因為根據《中國貨幣史》,乾隆那會兒,整個清朝白銀含量也就3億兩。

  而根據《官紳的荷包:清代精英家庭資產結構研究》得知,從手頭現金到不動產,及珍寶古玩估值,大概不超過五百萬兩。

  (裡面史料大多出自《軍機處錄副奏摺》《內務府來文》《內務府官方租庫呈稿》)

  *

  如果擔心通貨膨脹,可以具體去了解一下明朝的「隆慶開關」,這裡只簡單提一筆:

  【1567年,隆慶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有學者考證,從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明王朝的白銀總數大約為3億3千萬兩,相當於同時期全世界白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