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他的語氣十分篤定,伯伊夫人這才鬆了口氣,想起自己那日被驅出王宮的一幕,眼中掠過一道陰冷光芒,咬牙道:“極好!如此,我便在此靜候你的佳音!”
……
深夜,宵禁中的丘陽城一片漆黑。
這座四方城池的上空,夜亦黑的如同潑了墨漆,厚重烏雲在夜空里翻滾涌卷,幻化狂走,冥冥之中,仿佛有隻看不見的命運巨手,正在主宰著一切。
銅爐中的炭火早已滅了,只剩零星火點忽明忽暗,靜室內的空氣冰冷,亦無燈火。
一個身影坐於黑暗之中,一動不動,仿佛和這夜色融為了一體,化作一座雕像。
許久,他終於開聲,喚入一直候於外的兒子伊昌,望著他手執燭台匆匆行至面前,朝自己下跪:“父親有何吩咐?”
燭火照出伊貫那張形容枯槁的臉,他的目光落在案上一卷用火泥封印的簡牘之上,看了許久,終於伸手,緩緩將它推了過去。
“去交給宰夫買。立刻。”
不過短短數字而已,從他口中說出,卻艱難的猶如千鈞之重。
伊昌遲疑了片刻,小心地看了伊貫一眼:“父親……真決意如此?”
伊貫閉了閉目,起身緩緩行至窗牖之前,伸手一把推開,對著漆黑暗夜佇立良久,緩緩道:“汝父為穆半生戎馬,方得一世英名,如今與少年國君不和,落得如此下場,心中雖有悲戚不甘,然從無作亂之念。服虞周季之流,難成大事,此次即便僥倖獲勝,終必不敵庚敖……”
“去吧。吾今日此舉,乃是為我伊氏留下最後一條後路。”
伊昌一凜,應了聲是,急忙雙手捧起那捲簡牘,轉身匆匆離去。
……
公子服虞按照計劃,於封地暗中召集事於自己的公族大夫,糾集各路兵馬正欲起事,不料宰夫買竟率領軍隊從天而降,各路叛軍未等集結完畢,先便各自被剿於路上。
服虞倉皇退入封邑,守城三天,城破,自刎於亂軍之中。
周季第一時間便得知快報,知再無退路,決意拼個魚死網破,臨時召集黨羽發動宮變,企圖占領四邊城門並沖入王宮之時,武伯親領一支軍隊,開入丘陽。
武伯一生輔四代君王,統領軍隊打過不下百仗,壯年之時,與伊貫被並稱為穆國雙雄,威名赫赫,如今穆國軍中年長些的軍官將領,當年哪個不曾在他麾下效力過,只是他這些年罕有露面,此刻見到他宛如神人般現身,雖白髮蒼蒼,但一身戰甲,手握長劍,高高坐於戰馬之上,目光如電,神威凜凜,竟絲毫不遜當年,再聽他發出一聲怒喝,猶如振聾發聵,那些隨從周季的軍士無不心驚肉跳,軍心更是大動,何來心思戀戰,且走且退,最後除少部分周季死黨隨他一道被亂箭she死於王宮皋門之外,其餘全部投降。
不過半日,這場發生在國都的宮變便被鎮壓了下去。因驚恐閉門不出的國人,聽到王宮方向傳來的廝殺聲終於停歇,打開家門,紛紛出來,眺望著王宮方向升起的那把沖天大火,議論紛紛。
周季叛軍攻打王宮之時,放火焚燒皋門,平叛一定,眾人立刻撲火,半日之後,終於將大火撲滅。
皋門雖被焚毀,但所幸大火併未蔓延開來,路寢後宮分毫未損。點計人頭,除死了十來個因為害怕叛軍攻入王宮趁亂私自出逃的寺人宮女之外,其餘人全都安然無恙。
武伯身體本就未曾痊癒,得知阿玄傳去的周季夥同公子服虞作亂的消息後,今日撐著一口氣,方重披戰甲,現身指揮,打下了這場國都平叛之戰,戰後精力不濟,當晚便留於王宮,阿玄和玉璣一起守在他的身邊照料。
天慢慢地黑了下來,武伯服藥後,睡了過去,阿玄見玉璣一臉倦容,親自送她也去休息了,出來,看到宮正等候在外,打起精神走了過去。
“稟君夫人,屬臣奉命去往太宮,伯伊夫人正欲逃,被屬臣抓獲,如何處置,等君夫人示下。”宮正稟道。
今日平叛戰後,審訊一個周季心腹,那人竟意外地供出三年前烈公朝覲周王於半途遇刺身亡的內幕,稱烈公遇刺不但出自周季安排,而且似乎還和伯伊夫人有關。
事關重大,阿玄當時便派宮正去往太宮控住伯伊夫人,又派人將消息遞給伊貫,據回報,伊貫雖託病未曾露面,卻傳話說,倘伯伊夫人真當犯下如此滔天惡罪,當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不必有所顧忌。
阿玄想了下,道:“派人將她看住,等國君回來後,再由國君親自處置。”
宮正領命而去。
阿玄在原地佇立了片刻,出神之際,春悄悄上前,伸手扶住了她:“君夫人,你連日未曾好好休息過了,事既畢,去睡一覺吧,莫累壞了身子。”
阿玄臉色確實蒼白,轉頭對上春投向自己的心疼目光,點了點頭,被她扶著,回到王寢,沐浴過後,睡了下去。
此刻她唯一的感覺,便是累極了。
從庚敖出征離開穆國,地震之後,直到此刻,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她竟仿佛一直疲於奔命般地在應對層出不窮各種各樣她從前根本未曾有所預備的事情。終於到了此刻,這一切全都過去了,白天的廝殺聲和烈火的沖天火光消失了,王寢里靜悄悄的,沒有半點聲響,她可以放鬆,好好睡一覺了。
她睡著了,睡的極沉,卻做了個夢。
她夢見了庚敖,仿佛還是第一次和她在秭地邊境相遇時的樣子,緇冠勁衣,英俊無比,面帶笑容地朝她大步走來,快走到她面前時,白鹿忽然現身,停在了兩人中間,它轉過頭,望了阿玄一眼,隨即便從兩人中間騰越而過,猶如一道白色的閃電,轉眼便消失在了她的視線之中。
阿玄只覺心中惆悵無比,轉頭再看庚敖,卻發現他已倒在地上,面龐露出她再熟悉不過的那種痛苦之色。
阿玄猝然驚醒,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的一顆心跳的飛快,幾乎就要蹦出了喉嚨口。
冬夜漫長,天依舊漆黑,她卻再也睡不著了,睜著眼睛,一直醒到了天亮。
第76章
次日, 傳來了秭地的戰事捷報。
當初穆國滅秭國後,除強行遷了數萬人去往狄道充邊, 對剩餘的當地之人,並未施加酷治, 尤其到了今夏, 秭地遭遇旱情, 秭人所得收穫僅供果腹, 無糧可貢, 庚敖得知,便下令免去秭人貢賦,人心慢慢安定了下來, 如今生活剛趨於穩定, 卻突然又遭楚人的進犯。
從前秭王治國, 國小民弱, 楚國不但隔三差五地以各種名目要秭國納貢,且多次索要美人, 秭王不敢反抗, 民間時受騷擾, 秭人對楚一向心懷不滿,成足領軍前來阻擊進犯的楚軍, 得到全地秭人相助,數次大小戰事過後, 楚軍被阻, 原本打算經由秭地縱深挺入穆宮的計劃遭到重挫, 一時不敢再貿然行動,戰事終於暫停了下來。
關外國君對晉作戰雖然依舊陷入相持,目前並無新的進展,但從秭地傳來如此的好消息,依然足以振奮人心,當天,不但宰夫買和群臣喜笑顏開,全城國人聽聞捷報,也無不歡欣鼓舞。
阿玄也鬆了一口氣。
在經歷過地震、楚軍來襲、曲地之戰陷入停滯,國內又發生叛亂這一連串令人壓抑的事情過後,穆人太需要一個捷報來驅走這些時日以來宛如壓頂而至的烏雲。如今秭地的對楚戰局得以扭轉,不但提聚士氣,振奮國人,而且,對於此刻還在關外的庚敖來說,更是一種無形的減壓。
從這場對晉作戰的開始,阿玄就深信他必定能夠帶領穆人戰勝晉國,最後平安歸來,這一點,哪怕是在之前最為艱苦的時刻,她也不曾有過半點懷疑。此刻更是如此。
但是不知為何,她心底生出的那種想要趕赴至他身邊的念頭,卻一日比一日來的強烈。
她知自己此刻過去,並非是個好的打算,她亦不能助庚敖上陣殺敵,但她實在無法抑制心中這種日益堆積出來的焦慮和不安所帶給她的煎熬,在渡過了又一個無眠之夜過後,她終於召來歸都的宰夫買,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宰夫買聽了,有些驚訝,起先並不贊同:“前方戰事正緊,君夫人身份貴重,如何能親涉險境?不可。”
阿玄道:“我去西華關迎他勝仗歸來,那裡無妨。”
宰夫買遲疑了下:“莫非……君上給君夫人的信中提及他有不適?”
他是除了茅公之外唯一知道庚敖這兩年患有頭疾之症的人。
阿玄慢慢搖頭。
其實,就在她做了那個夢後不過兩日,她便收到了來自庚敖的一封私信。信是和公文一道發來的,不長,字跡也略潦糙,似是忙碌間隙,忽然想起來提筆寫給她的。
他在信中向她簡單提了幾句最新戰況,信末對她說,他一切很好,叫她不必掛念,安心等他歸來。
……
深夜,宵禁中的丘陽城一片漆黑。
這座四方城池的上空,夜亦黑的如同潑了墨漆,厚重烏雲在夜空里翻滾涌卷,幻化狂走,冥冥之中,仿佛有隻看不見的命運巨手,正在主宰著一切。
銅爐中的炭火早已滅了,只剩零星火點忽明忽暗,靜室內的空氣冰冷,亦無燈火。
一個身影坐於黑暗之中,一動不動,仿佛和這夜色融為了一體,化作一座雕像。
許久,他終於開聲,喚入一直候於外的兒子伊昌,望著他手執燭台匆匆行至面前,朝自己下跪:“父親有何吩咐?”
燭火照出伊貫那張形容枯槁的臉,他的目光落在案上一卷用火泥封印的簡牘之上,看了許久,終於伸手,緩緩將它推了過去。
“去交給宰夫買。立刻。”
不過短短數字而已,從他口中說出,卻艱難的猶如千鈞之重。
伊昌遲疑了片刻,小心地看了伊貫一眼:“父親……真決意如此?”
伊貫閉了閉目,起身緩緩行至窗牖之前,伸手一把推開,對著漆黑暗夜佇立良久,緩緩道:“汝父為穆半生戎馬,方得一世英名,如今與少年國君不和,落得如此下場,心中雖有悲戚不甘,然從無作亂之念。服虞周季之流,難成大事,此次即便僥倖獲勝,終必不敵庚敖……”
“去吧。吾今日此舉,乃是為我伊氏留下最後一條後路。”
伊昌一凜,應了聲是,急忙雙手捧起那捲簡牘,轉身匆匆離去。
……
公子服虞按照計劃,於封地暗中召集事於自己的公族大夫,糾集各路兵馬正欲起事,不料宰夫買竟率領軍隊從天而降,各路叛軍未等集結完畢,先便各自被剿於路上。
服虞倉皇退入封邑,守城三天,城破,自刎於亂軍之中。
周季第一時間便得知快報,知再無退路,決意拼個魚死網破,臨時召集黨羽發動宮變,企圖占領四邊城門並沖入王宮之時,武伯親領一支軍隊,開入丘陽。
武伯一生輔四代君王,統領軍隊打過不下百仗,壯年之時,與伊貫被並稱為穆國雙雄,威名赫赫,如今穆國軍中年長些的軍官將領,當年哪個不曾在他麾下效力過,只是他這些年罕有露面,此刻見到他宛如神人般現身,雖白髮蒼蒼,但一身戰甲,手握長劍,高高坐於戰馬之上,目光如電,神威凜凜,竟絲毫不遜當年,再聽他發出一聲怒喝,猶如振聾發聵,那些隨從周季的軍士無不心驚肉跳,軍心更是大動,何來心思戀戰,且走且退,最後除少部分周季死黨隨他一道被亂箭she死於王宮皋門之外,其餘全部投降。
不過半日,這場發生在國都的宮變便被鎮壓了下去。因驚恐閉門不出的國人,聽到王宮方向傳來的廝殺聲終於停歇,打開家門,紛紛出來,眺望著王宮方向升起的那把沖天大火,議論紛紛。
周季叛軍攻打王宮之時,放火焚燒皋門,平叛一定,眾人立刻撲火,半日之後,終於將大火撲滅。
皋門雖被焚毀,但所幸大火併未蔓延開來,路寢後宮分毫未損。點計人頭,除死了十來個因為害怕叛軍攻入王宮趁亂私自出逃的寺人宮女之外,其餘人全都安然無恙。
武伯身體本就未曾痊癒,得知阿玄傳去的周季夥同公子服虞作亂的消息後,今日撐著一口氣,方重披戰甲,現身指揮,打下了這場國都平叛之戰,戰後精力不濟,當晚便留於王宮,阿玄和玉璣一起守在他的身邊照料。
天慢慢地黑了下來,武伯服藥後,睡了過去,阿玄見玉璣一臉倦容,親自送她也去休息了,出來,看到宮正等候在外,打起精神走了過去。
“稟君夫人,屬臣奉命去往太宮,伯伊夫人正欲逃,被屬臣抓獲,如何處置,等君夫人示下。”宮正稟道。
今日平叛戰後,審訊一個周季心腹,那人竟意外地供出三年前烈公朝覲周王於半途遇刺身亡的內幕,稱烈公遇刺不但出自周季安排,而且似乎還和伯伊夫人有關。
事關重大,阿玄當時便派宮正去往太宮控住伯伊夫人,又派人將消息遞給伊貫,據回報,伊貫雖託病未曾露面,卻傳話說,倘伯伊夫人真當犯下如此滔天惡罪,當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不必有所顧忌。
阿玄想了下,道:“派人將她看住,等國君回來後,再由國君親自處置。”
宮正領命而去。
阿玄在原地佇立了片刻,出神之際,春悄悄上前,伸手扶住了她:“君夫人,你連日未曾好好休息過了,事既畢,去睡一覺吧,莫累壞了身子。”
阿玄臉色確實蒼白,轉頭對上春投向自己的心疼目光,點了點頭,被她扶著,回到王寢,沐浴過後,睡了下去。
此刻她唯一的感覺,便是累極了。
從庚敖出征離開穆國,地震之後,直到此刻,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她竟仿佛一直疲於奔命般地在應對層出不窮各種各樣她從前根本未曾有所預備的事情。終於到了此刻,這一切全都過去了,白天的廝殺聲和烈火的沖天火光消失了,王寢里靜悄悄的,沒有半點聲響,她可以放鬆,好好睡一覺了。
她睡著了,睡的極沉,卻做了個夢。
她夢見了庚敖,仿佛還是第一次和她在秭地邊境相遇時的樣子,緇冠勁衣,英俊無比,面帶笑容地朝她大步走來,快走到她面前時,白鹿忽然現身,停在了兩人中間,它轉過頭,望了阿玄一眼,隨即便從兩人中間騰越而過,猶如一道白色的閃電,轉眼便消失在了她的視線之中。
阿玄只覺心中惆悵無比,轉頭再看庚敖,卻發現他已倒在地上,面龐露出她再熟悉不過的那種痛苦之色。
阿玄猝然驚醒,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的一顆心跳的飛快,幾乎就要蹦出了喉嚨口。
冬夜漫長,天依舊漆黑,她卻再也睡不著了,睜著眼睛,一直醒到了天亮。
第76章
次日, 傳來了秭地的戰事捷報。
當初穆國滅秭國後,除強行遷了數萬人去往狄道充邊, 對剩餘的當地之人,並未施加酷治, 尤其到了今夏, 秭地遭遇旱情, 秭人所得收穫僅供果腹, 無糧可貢, 庚敖得知,便下令免去秭人貢賦,人心慢慢安定了下來, 如今生活剛趨於穩定, 卻突然又遭楚人的進犯。
從前秭王治國, 國小民弱, 楚國不但隔三差五地以各種名目要秭國納貢,且多次索要美人, 秭王不敢反抗, 民間時受騷擾, 秭人對楚一向心懷不滿,成足領軍前來阻擊進犯的楚軍, 得到全地秭人相助,數次大小戰事過後, 楚軍被阻, 原本打算經由秭地縱深挺入穆宮的計劃遭到重挫, 一時不敢再貿然行動,戰事終於暫停了下來。
關外國君對晉作戰雖然依舊陷入相持,目前並無新的進展,但從秭地傳來如此的好消息,依然足以振奮人心,當天,不但宰夫買和群臣喜笑顏開,全城國人聽聞捷報,也無不歡欣鼓舞。
阿玄也鬆了一口氣。
在經歷過地震、楚軍來襲、曲地之戰陷入停滯,國內又發生叛亂這一連串令人壓抑的事情過後,穆人太需要一個捷報來驅走這些時日以來宛如壓頂而至的烏雲。如今秭地的對楚戰局得以扭轉,不但提聚士氣,振奮國人,而且,對於此刻還在關外的庚敖來說,更是一種無形的減壓。
從這場對晉作戰的開始,阿玄就深信他必定能夠帶領穆人戰勝晉國,最後平安歸來,這一點,哪怕是在之前最為艱苦的時刻,她也不曾有過半點懷疑。此刻更是如此。
但是不知為何,她心底生出的那種想要趕赴至他身邊的念頭,卻一日比一日來的強烈。
她知自己此刻過去,並非是個好的打算,她亦不能助庚敖上陣殺敵,但她實在無法抑制心中這種日益堆積出來的焦慮和不安所帶給她的煎熬,在渡過了又一個無眠之夜過後,她終於召來歸都的宰夫買,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宰夫買聽了,有些驚訝,起先並不贊同:“前方戰事正緊,君夫人身份貴重,如何能親涉險境?不可。”
阿玄道:“我去西華關迎他勝仗歸來,那裡無妨。”
宰夫買遲疑了下:“莫非……君上給君夫人的信中提及他有不適?”
他是除了茅公之外唯一知道庚敖這兩年患有頭疾之症的人。
阿玄慢慢搖頭。
其實,就在她做了那個夢後不過兩日,她便收到了來自庚敖的一封私信。信是和公文一道發來的,不長,字跡也略潦糙,似是忙碌間隙,忽然想起來提筆寫給她的。
他在信中向她簡單提了幾句最新戰況,信末對她說,他一切很好,叫她不必掛念,安心等他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