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弟婦此言差矣!”徽妍二伯父擺手,道,“郡守此舉,乃是為王氏揚名,多少人也求不得,弟婦推拒,豈非拂了郡府情面?”

  他說話慣來粗氣,二伯母胡氏看看戚氏面色,暗中扯扯他的袖子。

  戚氏笑了笑,道,“此事待妾與伯鈞商量,再向郡守陳言便是。”

  眾人看她這般說,相覷了,也不再多言。

  戚氏本是好客,親戚們登門來賀,她甚是高興,令家人備宴,熱心招待。

  ************'**********

  宮內宮外都在為皇帝娶後之事忙碌,雖有大臣們操辦,但皇帝也不閒著。

  除了每日理政,他過問得最多問的就問是六禮之事。皇家禮儀繁瑣,時日又短,太卜得了皇帝的死令,定要在短短兩三月中湊出六禮的吉時,好不容易卜問好,定下了,少府看到那些緊湊的日期,一下跳起來,氣呼呼地去找奉常和承相論理。

  可惜包括丞相在內的三公都為皇帝何時娶婦生子操心了很久,雖也覺得立後日程緊了些,卻無異議。

  “十月立後,再過不久就是臘月年節,祭祀典儀正好可有皇后操持,亦是大善。”丞相道。

  皇帝不知道從何處聽說了少府有異議,將他召到宮中,問,“朕記得,卿任少府有十年了,是麼?”

  “稟陛下,正是。”少府忙道。

  皇帝目光清凌凌地掃他一眼:“朕登基時,宮中雖經喪亂,仍半月內備好一應用物,如今三月準備娶後,不夠?”

  少府只覺寒風過背,忙唯唯應了,灰溜溜退下。

  蒲那和從音知曉要過兩三個月才能見到徽妍,都很落寞。

  作為補償,皇帝答應再帶他們去上林苑玩耍。這日,皇帝早早理完了政事,清閒下來,看看天色還早,興致起來,便漪蘭殿,帶蒲那和從音去上林苑。

  兩個小童自是歡喜,皇帝想了想,又讓人去長樂宮接六皇子劉珣。

  皇帝領著眾人,在上林苑中騎馬she箭,還帶了蒲那從音去昆明池蕩舟,回到建章宮時,已是近黃昏。

  他讓保氏帶蒲那和從音去更衣,自己則帶著劉珣到偏殿去。

  劉珣也滿頭大汗,精神卻足,全無疲態。

  皇帝看著他,笑了笑。

  他未成年的弟妹有四人,平日都住在長樂宮,教習皆在宮學。皇帝諸事忙碌,甚少與弟妹們見面。直到前不久,劉珣主動說要以鯉城侯為師習劍,皇帝才忽然覺得,自己對這些弟妹,確實疏忽了些。特別是劉珣這個即將成年的弟弟,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七皇子劉碩、十公主劉玫、十一公主劉芯,生母仍在。唯獨劉珣,宮中雖保氏學官齊全,但終究沒有長輩。而皇帝對他的情分,終究比其他人更多。近來,劉珣劍術有所長進,騎she卻一直不佳。

  方才在苑中,皇帝親自指點,劉珣受了鼓勵,亦十分興奮。

  雖然如此,皇帝仍然覺得,自己與這個弟弟之間,隔閡比別人多。比如說話時,總是皇帝問一句,他答一句,還不如其他的弟妹那樣在他面前活潑。但皇帝知道他只有在自己面前時是這樣,別人評價六皇子時,總是說他健談開朗。

  “喜歡騎she麼?”走著,皇帝問劉珣。

  “喜歡。”劉珣道。

  “你膂力弱了些,還須多練,下回朕往苑中騎she,仍帶上你。”

  “諾。”

  “你的封地,朕已經與大臣議定,就在琅琊,明年開春就下旨。琅琊朕去過,甚好,物產富庶,狩獵亦甚佳。”

  “……”

  他們之間的對話總是這樣,恭敬和氣,戛然而止。

  皇帝也無可奈何,這些事總是急不得,只能緩緩圖之。

  過了會,卻聽劉珣開口,“兄長,王女史……嗯,我是說皇后,她幼妹名縈,是麼?”

  皇帝一愣,轉頭看他。

  “正是。”他答道,“何有此問?”

  “無事。”劉珣忙道,目光閃了閃,“兄長,我去更衣。”說罷,向皇帝一禮,朝休憩的殿閣而去。

  傍晚,王璟和周浚從官署中歸來,見到親戚們來訪,亦高興,見禮之後,一道用膳。

  酒足飯飽之後,大伯父臉上浮著熏醉之色,紅光滿面,對王璟道,“賢侄,叔伯此來府上,有些言語。”

  王璟忙道:“伯父但言!”

  “賢侄,”大伯父道,“如今賢侄一家,可與往昔不同了。”

  王璟一愣,忙道,“伯父,侄兒於諸位叔伯之前,仍如從前,並無不同!”

  “怎會不同!”五叔父一揮手,笑道,“待得徽妍做了皇后,賢侄就是陛下的舅家!說不定陛下還要給你封侯!你看那懷恩侯府,多風光!”

  眾人皆贊同。

  “那竇妃,與陛下成婚不過一年而逝,未育子女,都有三千戶。徽妍可是皇后,賢侄少說也要封五千戶!”三伯父道。

  王璟與王繆等人面面相覷。

  戚氏忙道:“三伯,都是聖意,我等豈敢妄度!”

  她語氣特地加重些,想讓他們打住,可五叔父全然不覺,又一揮手。正待說話,曹謙忽而上堂來,面色不定,“夫人,主人!劉……劉公子來了!”

  眾人皆訝。

  “劉公子?”戚氏與兒女們相覷一眼,忙問,“哪位劉公子?”

  “就是……”曹謙咽了咽喉嚨,“就是劉重光……劉公子……”

  戚氏等人聽著,忽而瞪大了眼睛。

  還未及反應,卻見一人已經上堂,手中牽著兩個小兒。

  皇帝看看堂上的人,神色如常,微笑,對戚氏一揖,“夫人有客,在下今日似不逢時。”

  他這般言語和姿態,顯然又是微服。戚氏等人才站起來,皆僵住,訕訕不知所措。

  還是周浚反應快,忙揖道,“無妨無妨!都是叔伯親戚,今日登門來訪!”

  戚氏等人亦回過神來,忙堆起笑,改作尋常見禮。

  “公子……”戚氏有些結巴,“未知公子登門,實有失遠迎!”

  陳氏卻激靈,忙道,“公子今日登門,可是要去見……”話沒說完,衣袖被王璟扯了扯。他看著她,示意周圍。陳氏忙住口。

  皇帝卻是從容,莞爾,“在下唐突,今日登門,乃臨時之意。實是兩個小兒在家中不安寧,非要到府上。”

  戚氏等人看向蒲那和從音,神色稍稍緩下。

  親戚們卻對皇帝很是好奇。

  “這位劉公子,可就是娣婦先前說的那位,四叔的才俊弟子?”大伯母打量著皇帝,微笑問道。

  戚氏面上窘了窘,陳氏忙答道,“正是!”

  再看向皇帝,卻見他全無異色,向眾人一揖,“幸會諸位。”說罷,也不等家人招呼,自然地在旁邊的空席上坐下。

  戚氏等人面色不定,親戚們卻不再理會皇帝,繼續轉向上首。

  “四嫂,”五伯父繼續道,“我等王氏,如今也出了貴人了!四嫂一家如今富貴,可不能忘了族人!”

  大伯父頷首:“五弟所言甚是!弟婦,郡守示好,弟婦看不上亦無妨。光耀門楣,可靠的還是我等親戚!弟婦,賢侄,家中眾多侄兒侄女,可都是各有能耐!徽妍做了皇后,可要多多拔擢,做個滿門侯相……”

  “伯父醉了!”王繆急急打斷,看向皇帝,面色一陣紅一陣白,賠著笑,“公……公子,方才親戚們都飲了許多酒……”

  皇帝卻不以為意:“無妨。”說罷,看向蒲那和從音,“我等到後院去尋小公子小女君玩耍如何?”

  蒲那和從音先前得了皇帝囑咐,一直乖乖安靜著,聽到這話,目光一亮,忙點頭。

  皇帝笑笑,帶他們起身。

  王繆得了周浚眼色,忙道,“妾引公子去!”說罷,亦起身。

  “娣婦,”看著皇帝離開的背影,二伯母低聲道,“先前不是說這位劉公子只是喪妻麼?原來,還有兒女?”

  二伯父笑道:“還說那些做甚!徽妍都要做皇后了,還看什麼劉公子!”

  戚氏等人卻全然無暇理會,眼睜睜的,面上幾乎抽搐。

  ************'**********

  “陛下!”王繆跟在皇帝後面,緊跟幾步追上,聲音急得幾乎哭出來,“陛下,方才那些親戚都是醉後胡言!”

  皇帝回頭,正待說話,又聽人喚了一聲,“陛下!”

  望去,卻見是戚氏。

  陳氏和王璟扶著她,後面還跟著周浚。

  眾人神色惶惶,到了皇帝面前,戚氏便要伏拜。

  皇帝連忙把她扶著:“夫人,這是何故?”

  “陛下……”戚氏面色發白,“陛下恕罪!方才那等胡言,實乃……”

  “夫人,”皇帝無奈道,“朕已說過,無妨。”

  “可……”

  “夫人,蒲那從音欲見一見徽妍。”皇帝道,“不知夫人應許否?”

  戚氏結舌,看他並無慍色,道,“老婦自是應許,陛下……”

  “陛下,徽妍就在西院!”陳氏忙道。

  皇帝看看她,笑了笑,頷首,帶著蒲那從音轉身而去。

  眾人再度看著他的背影,不敢再追。

  “陛下,是真不惱?”過了會,王繆小聲道。

  周浚苦笑:“誰知曉,那可是陛下。”

  ************'**********

  徽妍和王縈在西院用過了膳,看天色已經暗下來,對王縈道,“叔伯們不知可還在?”

  王縈也望望外面,搖頭。

  她也在屋子裡待膩了,索性起身道,“我去看看!”說罷,往屋外而去。

  可才出門不久,忽而又見她回來,神色興奮,“二姊!陛下……陛下來了!”

  徽妍一驚,才起身,卻見蒲那和從音跑了進來。

  “徽妍!”

  “徽妍!”

  他們聲音清脆,笑著跑上前。

  徽妍忙俯身把他們接住,又驚又喜,“王子居次怎來了?”

  “他們一直吵著要來,朕只好將他們帶來了。”這時,皇帝也進門來,不緊不慢道。

  徽妍看到他,目光一亮,卻是啼笑皆非。

  又拿蒲那從音做由頭……心底腹誹。

  “陛下怎不早說一聲?”見了禮,她問,望向外面,嘟噥,“母親也是,怎不讓家人通報?”

  “莫怪他們,他們不得閒。”皇帝四下里打量一下,神色輕鬆,“他們都在堂上,聽你叔伯說滿門侯相之事。”

  ☆、第67章

  ????徽妍愣了一下。

  滿門侯相?什麼滿門侯相?不由地望向王縈,只見她亦一臉茫然。忽然,徽妍看到王繆在門外,一臉著急地朝自己使著眼色。

  心裡似乎忽而明白了什麼,徽妍看向皇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