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韋見素忙托起他道:「先生今時可不同往日了,別折煞我們兩個老頭子。」

  李泌看看自己身上紫衣,解釋道:「在下仍是一介布衣,陛下賜紫服只為絕群疑。」轉身喚來菡玉,又道:「數月來我義弟多蒙二位相公照拂庇護,泌感銘五內,無以為謝。」深深一拜。

  韋見素道:「哪裡哪裡,我等與吉少尹也有數年同僚之誼,本就應該的。不知少尹可有好轉?」

  李泌未答,一旁菡玉自道:「多謝韋相公關懷,菡玉已無礙。」

  韋見素見她終於能正常言語,雖然形容枯瘦,神色還有些淡漠,但至少已有了人氣,比之前行屍走肉的模樣可算強多了,心想帶她來這裡果然沒錯,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了,只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唉。」

  一時幾人都沉默不語。崔渙打破僵局問道:「先生和吉少尹也是要入宮面聖嗎?」

  李泌道:「陛下今晨賜下紫衣,在下正要入宮謝恩。菡玉來順化後還未見駕,也隨我一同入見。」

  崔渙道:「吉少尹既要見駕,何不換上朝服?」

  菡玉淡淡回道:「京兆已陷賊手,我也就是草民一個了。」

  崔渙詫異地看了一眼韋見素。韋見素心知她對新主尚存心結,雖不致不敬,但多少有些消極的牴觸,悄悄嘆氣。

  李泌回護道:「菡玉是覺得她身為京兆少尹卻未能守住西京,是為失職,無顏面對陛下,因此解下烏紗。」

  韋見素道:「逆胡鐵蹄兇悍,少尹只是一名文官,西京失陷怎能怪在少尹一人頭上。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朝廷急需用人之際,少尹不必太過自責,振作起來襄助新主為國出力,早日匡復失地才是。」

  菡玉不語,李泌代她拜道:「韋相公教訓的是。」

  四人一同進入禁苑正殿,皇帝早就在裡頭等著了,座下有房琯等幾名朝臣。皇帝一見李泌,立刻離座迎上前來。李泌跪下叩謝聖恩,皇帝親手扶他起來,笑道:「先生既已服紫,怎可沒有官職?」不由李泌分說,從懷中掏出一份早就擬好的敕書,宣布任命李泌為待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

  李泌哪裡肯接受。皇帝轉向一旁韋見素等人,看了一周,卻不問韋見素,對房琯道:「房相,你們說說,我大唐開國至今一百五十載,朝堂上可有穿紫衣卻無官職之人?」

  房琯道:「回陛下,向來是三品以上官員方可服紫。」

  皇帝道:「就是嘛,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我怎麼能不遵守?」

  韋見素等人見皇帝竟用這樣的辦法逼李泌任職,都忍俊不禁,也勸李泌道:「陛下求賢若渴,先生就不要再推辭了。」

  李泌道:「我本山中閒人,過慣了憊懶閒散的日子,只因情勢危急才來為陛下助陣,略盡綿力,實非為官之才。」

  皇帝道:「我本有意拜先生為相,正因先生自有高志,不敢以此為難,才改了這行軍長史。授此官職只為行事方便,渡過眼下難關為要。待兩京克復、逆亂平定,自當滿足先生歸隱山林之志。」

  韋見素等又紛紛相勸,李泌這才答應暫攝行軍長史一職,接下聖旨。又請道:「陛下既然廣納賢才,臣也向陛下舉薦一人。」

  皇帝自然明白他要舉薦誰,說:「先生舉薦之人,我定仔細度量,請講。」

  李泌道:「原京兆少尹吉鎮安,系臣同門師弟,與臣也相熟默契,臣請薦之為元帥府行軍司馬。」

  皇帝對李泌一向是言聽計從,這回卻沒有像往常般一口應承,瞟了一眼他身後的菡玉,緩緩道:「行軍司馬掌弼戎政,吉卿十餘年來一直從文職,與武械幾無接觸,恐不相適。我聽說吉卿長於文書,不如改判掌書記一職,掌朝覲、聘問、祈祝,都是吉卿擅長之屬。」

  元帥府行軍司馬僅次於行軍長史,戰時軍械糧備都由司馬掌管,如此軍事要職,皇帝自然不肯讓一個楊昭的舊屬擔任。但菡玉是李泌舉薦,從司馬一下落到掌書記,皇帝自己也覺得這個職位太低了,駁了李泌臉面,又道:「如今朝中文臣也不齊,吉卿正當年少力強,不如兼任禮部侍郎,不知吉卿可願多出這一份力?」禮部掌禮儀、科舉,眼下這兵荒馬亂的,科舉自然沒法照常進行,禮儀也都從簡,禮部侍郎聽著響亮,也就是一個虛銜。

  菡玉好半晌沒回答,李泌回頭看她,只見她面色極是冷淡,輕輕喚了她一聲,她方上前道:「臣自知魯鈍,難以推陳出新,熟練之事或可勝任,因此斗膽請陛下收回成命,以免臣之疏漏損及陛下威儀。」

  皇帝問:「哦?那吉卿熟練於哪個職務呢?」

  菡玉本是出於一時意氣,不想皇帝倒是真想給她一個名頭顯赫的官職。她愣了一愣,低下頭去,恍惚便有些出神:「臣斗膽,請領……太常少卿。」

  此言一出,其他人都有些訝異。禮部畢竟是六部之一,不可或缺,這太常寺就完全是個擺設,可有可無了,何況她還只求少卿一直。皇帝遲疑道:「如今非常時期,太常卿尚未就位……」

  菡玉又道:「臣也曾在太僕寺任職,太僕少卿亦屬力所能及。」

  周圍幾人全都轉過頭來看她。眼下雖不同往常,朝臣不齊,任命官員不如平常嚴格,但也不是隨便她指名道姓地想挑什麼就是什麼的。李泌暗暗遞給她一個眼色,她卻只是垂目低首,對皇帝拜道:「臣自覺才智勇略有限,不敢妄言出外建功立業,只盼能以熟技為陛下稍解後顧之憂而已,望陛下成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