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渙道:「七歲稚童即興所賦竟比燕國公有過之而無不及,果然是少年英才。」掐指算了一算,「如今也不過三十五歲的年紀。」

  韋見素笑道:「正是為國效力的大好年華,不像咱們,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

  崔渙也笑了,房琯卻哼了一聲:「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崔渙訕訕一笑,轉而道:「原來李先生是陛下故交,怪不得能以布衣入仕。陛下與他出入並行,看來很是器重,怎麼還讓他穿一身素衣,不是叫人猜疑?」

  韋見素道:「以前年少時都不受官職,李先生定是自有高志,無意仕途。」

  房琯道:「陛下剛即位,朝臣不齊,他倒是趕得好時候。看陛下如此抬愛,布衣之身,行的只怕猶勝宰相之職。」

  韋見素辯道:「陛下初為太子時天下興盛,如今卻是顰鼓動地山河破碎,不可同日而語,想必先生也是因此而來襄助陛下。」

  房琯知道韋見素是個老好人,誰都要幫著說兩句好話,並非要和他爭執,便不再言語。

  三人說了這一陣,皇帝已走近來。三人整肅衣冠齊上前,韋見素執上皇傳位誥令,房琯崔渙各奉寶器玉冊。皇帝跪接誥令,寶冊卻堅辭不受,說:「予只因近來中原戰亂未靖,太上皇春秋已高遠在巴蜀,才權且代為總領百官,待四海平定、上皇回京,還當歸東宮以遂子道,豈敢乘危遽為傳襲!」群臣固請,皇帝仍堅持己見不肯答應,令單辟一殿供奉寶冊,再三叩拜,又命廣平王、建寧王等皇子公主以後須如對上皇本人一般朝夕定省。

  寶冊安置已畢,韋見素等才以君臣之禮叩拜皇帝,轉至便殿,詳敘馬嵬一別後的經歷,並轉達上皇給宮人、皇子的賞賜。上皇賜廣平王金甲,建寧王寶劍、良弓各一把,賜良娣張氏七寶鞍。

  張良娣是上皇母親昭成太后之妹鄧國夫人的孫女,也就是上皇的表侄女。昭成太后早薨,上皇自幼失恃,視鄧國夫人如母,張氏一門榮寵無比。良娣性情巧慧,素為上皇所喜,開元中賜婚太子,冊正三品太子良娣,僅次於太子妃韋氏。韋妃兄韋堅被李林甫構陷,太子為自保,與韋妃離婚,張良娣得以專侍太子,寵遇日深。上皇西幸,張良娣隨皇帝到朔方,路上衛兵不多,常遇強盜,張良娣當時已有身孕,每夜都睡在皇帝之前,以身相護。抵達靈武后產下一子,僅休養三日就起來為將士縫補衣裳。上皇聽聞後格外憐愛,特賜她七寶馬鞍。整副馬鞍鑲滿七種珍奇珠玉,價值連城,華麗非常,莫說是如今艱難時刻,便是往常在西京時也難見到這樣的寶物。

  韋見素將金甲和寶劍良弓分別授與廣平王、建寧王,正要拿起那七寶鞍,一旁李泌忽然上前制止道:「陛下,如今四海分崩,應當以儉約處世,良娣不宜乘此七寶鞍。臣請撤鞍上珠玉納入府庫,以俟將來賞賜立功的將士。」

  韋見素這才近瞧了李泌,見他正站在廣平王、建寧王之前,容貌看起來比年方三十的廣平王還要年輕一些,全不像三十五歲的人,不由暗自思忖:聽聞修行得道之人能長生不老,也並非全是道聽途說,看吉少尹和這位李先生,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好幾歲。思及此,不禁又想起菡玉來,她一個人留在住處,也不知怎麼樣了,須早些找到李光弼安頓了才好。

  建寧王也上前一步,附李泌道:「先生言之有理,臣也願獻出劍弓入庫。」

  皇帝揮揮手道:「劍弓本就該用於沙場,非如金銀珠玉,充府庫反而是大材小用了。」

  廣平王見勢便也跟著請道:「寶劍良弓在戰場上可物盡其用,黃金盔甲卻是不必。金銀如此高值,也不比鋼鐵堅實,打造鎧甲實在太浪費了。臣願以此金甲換一鐵甲,余值充作軍餉,請陛下恩准!」

  皇帝笑逐顏開,連聲道:「好!好!吾兒有此律己體下之心,何愁眾志不齊!」

  建寧王道:「陛下從諫如流虛心待下,才是臣等之福、萬民之福。臣一直擔憂戰亂難平,如今看來,不日便可見陛下迎上皇還長安了。」

  廣平王也隨聲附和。皇帝召來府吏,將七寶鞍和黃金甲清點登記,正要收入府庫中去,忽聽殿後傳來數人的腳步聲,張良娣領著兩名侍女從後門步入殿中來,因有朝臣在場,只在簾後見駕叩拜,說:「臣妾聽聞上皇有恩命予妾,特來接旨。」

  皇帝道:「上皇念你一路辛勞,賞賜七寶鞍一副……」

  張良娣立刻跪下謝道:「臣妾謝上皇賞!」

  皇帝頓了一頓,清清嗓子道:「良娣產後體虛,不宜騎馬,這馬鞍就暫且存放內庫中罷。」

  張良娣沉默片刻,冷冷道:「上皇賞賜之物,臣妾豈敢尋常視之,尤其現在上皇遠在巴蜀,見此鞍就如見上皇,當供奉上位,朝夕定省。又是誰出的好主意,竟要把它拆了和府庫錢帛混在一處?」

  皇帝勸道:「如今情勢艱難,先生也是為社稷計。」

  張良娣轉對李泌道:「原來是先生之策,是我失言了。先生本京兆人士,家居會昌,說起來我們還是同鄉呢。」

  李泌低首對良娣拜了一拜,沒有言語。一旁建寧王搶道:「發馬嵬時兵衛單寡,良娣常寢居上前以身屏護,愛護陛下之心是兒臣不及;至靈武后停息產褥三日便起縫戰士衣,是為愛護士卒,更令領軍之將嘆服。而今虎狼猖獗,敵強我弱,陛下壯志難酬,將士困頓,以良娣愛陛下、愛士卒之心,定也希望能多出一分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