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雙清透的眼睛,眼神很無辜地點視過東黨諸臣。

  繼而,屏風後就傳出了接應的女聲:「皇帝雖貴為天子,可說到底也不過是個十歲孩童。一個孩童都能看清的事,怎麼幾位老臣倒糊塗起來了?」

  東西兩黨自修好以來,王家一向表現得親善有加,自以為早已令對手麻痹,故爾突做此致命一擊,想來必然一擊得手,誰料眼見這母子二人相得益彰的配合,竟也是有備無患。一齣好戲見鬼地撞上了另一出!王卻釗積羞成怒,竟一下從凳子上站起,「噔噔」兩步走來了龍座前,直問到少帝臉上:「攝政王府中的衣箱乃實證確鑿,御史孟仲先所奏卻為捕風捉影,豈能同一而論!」

  齊宏雖穎慧過人,畢竟是個孩子,背一篇冠冕堂皇之言不在話下,但驟對兇惡的釁問就難免慌亂,當下支吾不清。喜荷馬上施予援手,提聲理辯道:「實證確鑿也好,捕風捉影也好,都是大家的盡忠體國之心,無分你我。再者,言官素來風聞奏事,既有所聞理當上報,至於無從細究處,也正該諸位大人們多費心,總之既不可憑不典之物污衊親貴,也不可憑浮言浪語誹謗臣工。其間的內情究竟如何,既然孟大人已經一體跟蹤,我看就由他主辦,各位閣臣們全力襄助,到時候據實回奏就是。」她依著雲龍捧壽的引枕,把眼珠子朝左邊略斜了一寸,「姐姐,你說呢?」

  東太后王氏緊閉著纖唇,氣極無言,闔家上陣竟輸給了孤兒寡母!心中的不甘與怨恨化作了犀利的寒意由其雙眸射出,穿透了黃紗,與紗屏外另一些同仇敵愾的寒意對接。

  端坐正中、腹背受敵的齊宏,很不自在地把屁股在金龍寶座上挪一挪。

  接見結束時,後宮聽政的屏風被重新收起,王家陰蓄已久的政治詭計也隨之潦草收場。失敗者自是氣恨難消,勝利者卻也不見有幾分悅意。

  夜燈下的乾清宮,齊宏已卸去了朝冕,僅戴著金井圈、玲瓏簪,端坐在大榻上提拳一擊。拳頭落進了紗繡雜寶雲龍的座褥中,是極其軟弱的聲息,但稚齡君主的話語卻是擲地金聲的:

  「君前嘵嘵置辯、施威喝問、輕慢聖母,早已毫無人臣之禮!他們才是居心叵測,殆不可問!」

  喜荷挨坐一旁,黑油油的鬢角垂一枝銀蝠銜珊瑚墜的小釵,那漆黑中的銀亮、銀亮中的一點紅,恰是其雙眸的顏色。「可憐的宏兒,生在這爾虞我詐、明槍暗箭的皇城裡,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這么小年紀就得學著謀劃隱忍,母后讓你受苦了。」

  「是兒臣無能,讓母后受苦了。」齊宏的眼眶也泛起紅來,「不過母后放心,只要保得住皇叔在,誅除奸佞、重振綱常的一天就不會太遠。」

  喜荷攏住了兒子的腦袋,又長又重地一嘆:「今日棋行險著,暫避其禍,可眼下這些人大有狗急跳牆之勢,不知接下來還會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

  齊宏也泄出了一口氣,語帶怨盼:「皇叔究竟什麼時候才回來?」

  空寂的華堂,女人與小孩。一切,都只似一個家,在焦灼地等候著家中的男主人。

  第81章 定風波(6)

  4.

  那人此際,正身在太清歷歷、蟲聲啾啾的旅夜間,在一扇群星瀉影的雕窗下。齊奢遙對著萬里星光,拱膝半坐。

  是童年起養成的習慣,每當對住一斗一斗的星,他的心就似趁著好日光去曬書的人們,必要把堆積如山的心事一一攤開來曬曬星。而長達數年,他每每曬出來的貨色不是些《戰國策》、《貞觀政要》,就是些《孫子兵法》、《吳起兵法》,非說有壓箱底的男歡女愛,也只能算《素女經》那種一笑而過的春宮禁品而已。當真有關「情」字一書——自然,十幾歲時就翻閱過,他那本書里的女主角有著絕美的異域名姓——可都不過是偷燈禁火被窩裡的輾轉,因少年人特有的毛躁,情節都顧不得細看,單顧著翻找某些不甚雅觀的片段。驀然有一天,他無意間翻開了一部情愛話本,完全被迷倒,背過人,一句句、一詞詞地品,讓動心、激情、狂戀、妒忌、焦慮、磨折……這些填滿每一頁的字眼填滿他的每一夜。但這並非是出於瘋狂,恰恰相反,齊奢清醒地懂得自己之所以願意忍受著一切愛憎起伏、糾葛痛苦,只因其中有不可言說的快樂。沒錯,看到她,想到她,知道這世上竟有個她,他就已足夠快樂。何必問因由呢?當偉大的力量已把這一切交到你手邊,你張開手去接就好了,不提防、不懷疑,就勇敢地使用一次從未使用過的姿態,一個沒受過背棄傷害、只具有無限信任和依賴的、寵兒的姿態。因此齊奢才覺得,躲在這裡曬一本婆婆媽媽的情書,是作為一個血濺沙場的戰士迄今所干下的最富有男子氣概的事。

  他幸福地笑起來,用心沿著字與字之間正確的轉圜,沿著它們閃耀著星光的輪廓,把屬於自己的思念打磨成型:青,田。

  青田的臉容是微微的模糊,在燈火初明的夜色里仿佛是一顆半透明的琥珀,有什麼在芯子裡凝結著。她扶住暮雲的手,在車下站定。押車的士官並不下馬,僅在鞍座上交抱一拳道:「末將已將姑娘安全送抵,這便告辭。」暮雲忙掣出備好的一封銀票雙手奉上,「一路重勞軍爺。」那士官卻不接,單擺了擺手就調馬而去。

  車子也跟著瞬即去遠,留下主僕二人與幾小捆行李。青田兩手抱著貓兒,望向眼前再熟悉不過的楊柳樓台:后角樓一吊吊湘簾、一串串彩燈,燈上大書特書著「懷雅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