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讓懷王哈哈大笑,越發覺得這女子稟性忠厚性情良善,恪守宮規得近乎愚頓。他本就是一個多疑猜忌的人,但是這樣近乎白紙一般的質樸讓他感到由衷的愉悅。這也許就是男人的劣根性,即便貴為皇室中人也總想著有人是單純地對自己好。

  漸漸的,寡言穩重的崔慧芳成了內書房甚至懷王跟前的第一人。就連王妃張氏都不得隨意進出的書房禁地,她卻可以任意指派。城府頗深的懷王似乎只有在她面前才能卸下自己的疲累。當懷王成了太子後的第一晚,就趁著酒意臨幸了這個說話都會臉紅的北元邊民之女。

  懷王經過無數爭鬥成了皇帝之後,潛邸的幾位近身侍奉過的女子都封了或高或低的品階,只有崔慧芳還是當著地位低微的司寢上人。別人都在為她不值時,她卻是淡然地一笑了之。因為今時不同往日,站得越高越容易當靶子,她懂得那位帝王沒有宣諸於口的愛重。

  原本一切就像流水一樣平靜划過,帝王雖然把這女子放在了心上,可是他永遠分得清輕重緩急嫡庶之別,因為他心底自有一條不可逾越的溝壑。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初的崔慧芳也在默然無聲地變化。人就是這樣,得到了許多就還想得到更多。所以當初初被封為婕妤的她在皇室舉辦的簪花宴上,無意間碰到彰德崔家的嫡長女崔玉華時,女人大驚失色的同時隱約知道自己期盼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

  屋角的落地自鳴鐘發出細微的聲響,張皇后上了歲數向來睡得晚,她又不善針黹之類,就斜靠在一張椅子上翻看一本《山水訓》權作打發時間。正看到得趣之處,就聽床榻上的人低低地喚了一聲「慧芳」。那聲音細微難聞,但因為室內空曠安寂,所以越發顯得其中有一絲淡淡的悲涼纏綿之意。

  張皇后手指驀地一緊,眼裡先是有些茫然,心底卻立時浮現一股深刻的痛楚,幾息之後眉梢才掠過一抹不容忽視的磅礴怒意。但她身形未動分毫只是垂下眼瞼裝作沒有聽到,輕輕翻動了一下手裡泛黃的書頁,好半天之後卻是連半個字都沒有看進去。

  368.第三六八章 番外 心結

  夜色已經漸深, 外頭有宮人悄聲詢問是否用膳。

  張皇后擺擺手無聲地揮退宮人,放下手中書集緩緩步出讓人發悶的寢殿。乾清宮高高翹起的金黃琉璃飛檐早已失卻白日的莊嚴肅穆, 在月夜下只剩一道單薄的剪影。廊下一溜太監穿著細葛布青衣, 微垂著頭束著雙手態度恭謹地站著一動不動。

  早早亮起的宮燈一字排開,幽幽散發著暈黃的光影,零落撒在她藍地緞繡孔雀紋長身褙子上。衣服大概摻和了幾道細微的銀線, 在暗夜裡閃爍著若有若無的冰冷華彩。

  乾清宮裡有大小殿堂百餘間, 皇帝不喜花草移性,所以此處除了幾片數得著的松柏楊槐之外,再無多餘的奼紫嫣紅。張皇后伸出玳瑁嵌翠玉葵花護甲划過一片蒼翠的松針,心底微微喟嘆了一聲。崔慧芳, 是帝王心頭有一道不可觸碰的傷,就像一根尖刺牢牢地扎在帝後的心中。

  那樣一個看似溫柔敦厚的可人, 誰都不知道竟生了那般的七竅玲瓏心。從第一天進了當初的懷王府時,就戴上面具做起一個誰都不認識的人。寡言、穩重、內秀、聰慧, 所有能加持在女子身上的辭藻都能在她身上顯現出來。那時節就沒有不喜歡的她的人, 就連張皇后微生妒忌的同時,也默許了丈夫對其的種種不同。

  初初晉封為婕妤的崔慧芳依舊老實本分, 逢年過節都要為宮中帝後親手撒粉裁衣。其實誰都不差那一兩件衣裳,難得的是這份至始至終的心意。遇著寒食端午,諸位皇子都會收到延禧宮送來的節禮,或是艾青團金剛劑, 或是竹粽米糕。她為人一向和善有禮含蓄周祥, 所以行事這般面面俱到卻從不讓人感到過於殷勤諂媚。

  所有粉飾過後的平和在元和七年的三月戛然而止, 張皇后哭得肝腸寸斷滿胸愴然,全身的氣力血水都被瞬間抽乾。卻為著腹中還未成形的孩兒強撐一口氣,日日哭著睡去又從睡夢中驚醒,就是在那時候開始對不爭不搶的崔慧芳起了疑心。

  景仁宮的惠妃劉姣性情張揚外放,即便在張皇后面前也不加掩飾。但正因為那幾封要命的書信是其弟劉泰安親手獻上,其身上的嫌疑反倒弱上幾分。畢竟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招數,不是劉肅這等老奸巨猾之人慣用的招數,且這其間的構陷黨爭太過拙劣。

  連她這等旁觀之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卻無人敢當面提出質疑。皇帝純粹是燈下黑,無頭蒼蠅一般懷疑了所有人,將這頂謀害太子的罪名牢牢扣在彰德崔氏頭上,卻唯獨沒有懷疑到崔婕妤身上。

  畢竟這樣一介孤女奴婢出身的嬪妃,所擁有的一切都來自帝王的垂青。地位卑微的女人擁有這樣眷顧,應該早已感激涕零,絕對不該有其餘的非分之想。所有人都這樣想當然以為,畢竟小小螻蟻怎能撼動參天大樹。卻沒有想到,一個心底善良的好人未必就幹不了潑天壞事。

  但是張皇后是女人,且是一個失去長子的悲憤母親。在太子應昶亡故後,她終於後知後覺地察覺到一片安然和煦的內宮中,還有一股詭譎的暗流在不住翻湧。她無比後悔往日只知做一個合格的皇后,一個雍容有氣度的妻子,卻忘了皇宮和朝堂原本就是世上最腌臢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