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捨棄了本名的曾淮秀一臉的楚楚,依了方知節的胸口低聲說道:「我什麼都給了你,這世上除了姐姐,我就只有你一個至親的人了。以後只要你不嫌棄我,便是讓我給你洗衣疊被當個粗使丫頭也是甘願的!」

  方知節一把抱起她大笑道:「做什麼這樣委屈,到時候我抬了八抬大轎迎娶你進門,這世上我無牽無掛,便是讓你當我的正房夫人又有誰敢多話?」淮秀聽得雙目異彩連連 ,正在這時卻聽見媽媽在前頭催道:「有位山西來的客商老爺請姑娘過去沏茶!」

  方知節看著女人一步三回頭地進了屋子,一拳頭擊在身邊的石桌子上。

  就是這二百兩銀子的數目難為住了自己,想當年二千兩銀子自己都像灑水似地花出去,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哎,枉自嗟嘆矣!想了一下,探手入懷中取出一塊成色甚好的羊脂玉佩輕輕摩挲起來。

  這塊玉佩是自己僅有的一件值錢的物事了,從那個大宅門裡出來時,除了一身衣服,就是手裡緊緊地攥著的這件五福捧壽鏤雕龍鳳紋玉佩,分開時是一龍一鳳兩塊,合起來就是一整塊。原先想得好好的,成親時自己拿龍佩,淮秀拿鳳佩,今個看來只有把它先典當了救急要緊。

  淮秀三步兩步進了屋子,哪裡有什麼山西來的客商?

  正狐疑間就見姐姐曾閔秀施然走了過來,淡淡瞥了她一眼諷道:「男人的話信不得,你第一天入門的時候就跟你說了,我們陪他們喝茶、聊天、睡覺,是為了他們兜里的銀子。你信了他們的話,他們就會讓你倒貼銀子,到時候你人老珠黃時,銀子沒了,那男人也沒了!姐姐我是過來人,也相信過真情,結果發現這真情再真,也沒有白花花的銀子真!」

  淮秀側首低語道:「姐姐,我跟著你一路輾轉來到這青州城,看著你買了這處園子當了老闆重張艷幟,看著你將一個個男人哄得團團轉。為什麼我們就不能老老實實地盤個鋪子做個穩當營生?非要周旋在這些男人當中!」

  閔秀一愣,將身上的羊毛披帛甩在一邊,斜斜地坐在桌邊笑道:「怎麼,嫌棄我以媽媽的名義套取你那方哥哥的銀子,心疼了?他只在你頭次掛牌那天花了五十兩銀子買了你的初次,你就一顆心全給他了?傻丫頭,你當真相信他會迎娶你進門當太太,真做夢呢?」

  閔秀站起身推開窗子,冷冽的北風忽地一下撲卷進來,擾得她一頭烏髮亂揚:「我們為什麼不能老老實實地做個營生?妹妹,我告訴你,一日為娼終生為娼!想想看,要是我做了人家的正頭娘子,出門時萬一遇見從前的恩客,那恩客又恰巧和我的丈夫認識,你說他們在一起會說些什麼?」

  想是想到那樣滑稽的場面,閔秀扶著窗子哈哈大笑,拭了眼淚回頭道:「姐姐進了這行當以來,十個男人里有五個說要娶我,結果呢?至今我還在這裡晃蕩,好妹妹,醒醒吧,等他真的抬了轎子來,你再把心許給他也不遲。現在,你就老老實實地從他那裡,或是從別的男人那裡把銀子弄過來,最後再變成你自個兒的就成了!」

  56.第五十六章 雲門

  徽正十三年元月十五, 元宵節。

  呂氏在房中拉著女兒的手細細打量,傅蘭香讓她的目光得不舒坦卻又不敢亂動, 好在呂氏看一會兒了就打發她回房了。如今貼身服侍她的是傅老娘身邊的一位婢女,極擅眼色。看了呂氏的古怪舉止後問道:「太太怎麼這般看人, 大姑娘都怯了!」

  呂氏冷哼一聲,終究忍不住道:「你是未瞧見今日那常知縣到我們家來, 二房那副拿大的嘴臉, 還以為他家生的是個公主呢?人家常大公子多好的人啊, 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女婿,那宋氏竟還嫌棄!」

  主家的事情奴婢怎敢胡亂置喙,她可曉得呂氏奶娘一家子的下場, 連忙站在一邊當起了木樁子,好在呂氏說了幾句就歇下了。第二天一早,呂氏起身就風風火火地趕到傅老娘的居處, 仔細嘀咕一陣後就把宋知春請到了房裡。

  「什麼?讓我去給蘭香和常家大公子保媒?」宋知春一臉訝然,委實想不出這種異想天開的主意是怎樣從這婦人的腦袋中冒出的。

  呂氏有些訕然,撫了一下鬢邊的絹花後小心地道:「弟妹,你看你也沒相中那常府大公子, 偏偏常知縣又心誠, 有回無回地到咱家來拜訪,想見是誠心和咱家做親。蘭香和你家百善的條件也差不離,不若玉成他倆……」

  宋知春毫不客氣地打斷她的話問道:「前一向你不是說蘭香的親事已經定下了嗎?那又怎能另許常家?一女許兩家是要吃官司的!」

  「那又怎樣?只要常家有心, 那邊我老婆子親自去回絕, 現今我可是朝庭旌表節孝的孺人, 誰敢不給我一分薄面?」傅老娘迫不及待地插言道。

  宋知春望著眼前兩雙一般模樣充滿期待的眼腈,心頭一陣無力,這是怎樣強大的自信才能尋思出這般好主意?只得用了一個「拖」字訣,言道傅滿倉一大早就帶了孩子們去了雲門山祈福,等他們回來後再來相商此事。

  雲門山在青州城南,山頂有天然門洞,夏秋季節常有雲霧穿門而出,故名雲門。在這裡遊覽,有一套謠諺:一拜壽,二拜佛。

  雲門山上有昔年衡王慶壽時刻下的一個大壽字,高兩丈余寬一丈余,只壽字下部的一個寸字,就有七尺高,人攀其上,足蹬寸鉤,頭頂不著那上邊的一橫,俗稱「人無寸高」。人們拜這大「壽」字,取的是長壽、高壽的吉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