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穎坤回京後第一次見兆言是在元旦大朝,在此之前太后已經遣使往來多次,大郎七郎也奉旨入宮覲見過,他肯定知道她回來了,卻不曾召見。

  為此七郎覺得十分意外,皇帝的行為舉止出乎他的意料,反而讓他憂心忡忡,從宮中回來後對穎坤說:「陛下下旨把你召回來,不就是想見你嗎?他不但沒問起你,中間大哥提到一句,他還故意把話岔開了。這才四個月,不會這麼快就變心了吧?」

  穎坤笑道:「我早就說過,七哥太小看陛下了。」

  七郎確實小看了他,他已經不是意氣衝動的少年,而是金殿上威嚴持重的帝王。元旦各地官員齊聚,恭賀新年,祭祀天地,朝上莊嚴而肅穆。穎坤的職位不算顯赫,位列百官之中,最接近的時候,她離他也有數十步之遙。御座上的皇帝身著袞冕,十二旒玉珠擋住了他的臉,別人看不清他的神色,他卻可以看清闕下眾人一舉一動,每個人都覺得皇帝似乎在看著自己,於是愈發敬畏俯首,謙卑地低下頭去。

  穎坤只有和七郎單獨上前拜見起身時看了他一眼,隔著旒珠四目相對,她忽然明白了他以聖旨召她回京的用意。即使只能這樣闕上闕下遙遙對望一眼,只能以君臣的身份公開見面,她也覺得數月來的相思愁緒盡得紓解,心滿意足,襟懷坦蕩,不會有任何愧意負擔。

  回到洛陽,你就不是我的兆言,而是大吳皇帝陛下。

  所以,他就以皇帝陛下的身份與她相見。

  ☆、第十四章 相見歡見2

  新年命婦陸續入宮參拜朝賀,如今杜貴妃已經玉體康復,後宮事務也從蘇賢妃手裡接管過來。穎坤的身份比較特殊,她既是公主,又有官職在身,也可算是外官,就打了個囫圇眼沒有隨母親大嫂一同去參加宮宴。過了幾天,太后單獨遣人來召她入宮,姐妹倆私下見面敘敘家常。

  到了壽康宮,太后正在逗兩個孫兒孫女玩耍。晉陽小公主快兩周歲了,像她母親一樣活潑好動,滿地亂跑。太子沈預剛剛八歲,但已經像個小大人了,追在妹妹後面彎腰雙手護著連聲喊她:「你慢點!慢點跑!小心摔著!」

  穎坤看他倆一前一後跑得滿頭是汗,似乎也回憶起一點三四歲剛記事時六哥七哥陪她玩的情景,不由莞爾。

  小公主看到來了生人,立刻收斂了野性,跑回太后身邊往祖母懷裡一鑽,抬起她的手往自己臉上湊,一邊說:「擦擦,擦擦。」意思是讓祖母給自己擦擦臉上的汗,整理一下儀容好見客人,逗得太后歡笑不止,從妙容手裡接過汗巾把她的小臉蛋擦乾淨了,又替她順了順頭上毛茸茸的雙丫辮,才指著穎坤對她說:「快去叫姑婆。」

  沈預去攙妹妹的手,小公主還不讓,雙手交疊身前,端端正正又歪歪扭扭地和哥哥一起走到穎坤面前行禮,奶聲奶氣地說:「姑婆。」

  穎坤本以為自己見到兆言的孩子會不自在,但是在這粉雕玉琢麵團似的小人兒面前,什麼齟齬彆扭都不見了,真是生怕自己呵氣都會把她吹化,連聲答應,取出準備好的見面禮一人塞了一個。

  小公主又蹬蹬蹬跑回去,把禮物上交給祖母,倚在她懷裡忍不住好奇小聲問:「姑婆,是姑姑的婆婆嗎?」

  沈預搶著回答:「不對,姑婆是祖父的妹妹,父親的姑姑。」小男孩也偷偷地打量她,似乎對這麼年輕的姑婆感到十分好奇。

  中間太后打發妙容帶兩個孩子下去洗臉換衣服,姐妹倆坐下來飲茶閒談。太后感慨道:「我自己沒生養過,所以一向對孩子不甚在意,皇帝小時候我對他太嚴苛了,從來沒把他當小孩子疼寵過。自從有了這兩個小祖宗,才真的覺著自己是個當祖母的人了,體會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至於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反倒一點都不重要了。」

  穎坤望著兩個孩子離去的方向,面上還留著依依不捨的笑意:「是啊,這麼惹人憐愛的小娃娃,恨不得是自己生的才好。」

  太后道:「末兒,你還年輕,有沒有想過……」

  穎坤把臉轉回來:「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有趣,真輪到自己頭上,大概又要覺得煩擾瑣碎苦不堪言。我是沒有這個福氣了,十年前就已立誓不再改嫁,否則早作打算,現在孩兒也有太子這般大了罷。」

  這是太后第一次聽她說起立誓之事,本存了試探之意,聽她這麼一說反而覺得愧對她:「不過是鮮卑的太子,你怎麼……唉,算了,左右你這一輩子都獻給他們沈家江山了。」

  「太后不也是嗎?」穎坤笑道,「幼時就曾聽太后說過,身為女子可以不局限於閨閣之內,亦得展心胸抱負,這都是先帝的知遇之恩使然,肝腦塗地不足以為報。我不如太后有經天緯地之才,守得一方疆土安寧,予願足矣。」

  太后想起打算跟她說的另一件事,此時提起倒正恰當:「話雖如此,但也不能委屈了你。前幾天我剛跟皇帝提過,成皇帝諸女除了玉真健在,其餘都已辭世,玉真又執意斬斷塵緣出家奉佛,先帝的姊妹里就只剩你這一個結義妹妹了。連晉陽都有了封號,你比她長兩輩,不能只叫公主,應當進冊大長公主才合情理,以褒獎你對陣鮮卑之功,領兵授官也有楚國公主先例可循,免得那些迂腐儒生說三道四。」

  楚國公主是高祖的姐姐,遠嫁江陵,高祖起兵後與其夫一同舉兵響應,夫婿陣亡後獨自領兵,曾接連攻下淮南十餘州郡,使高祖在南方立穩了根基。高祖登基稱帝後尊其為楚國長公主,昭帝時進尊大長公主,掌控淮南軍政數十載。正是因為有楚國公主在先,穎坤在軍中領銜、任燕州留後才沒有受到太大阻礙,心存不滿的人悄悄議論議論也就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