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進當時已經是皇帝身邊深受信愛的大太監,當然立刻跟了出去。皇帝一直走到御花園中,自從他登基之後,大半時間都在清河苑度過,偶爾留在宮中也很少來御花園。這裡明明是他以前最喜愛的地方。

  正月天寒地凍,池水都結了冰,他在池邊坐了整整一下午。齊進被太后召去,詢問他陛下有沒有說什麼,他就回了這句話。

  「至少她還好好地活著。」

  ☆、第六章 劍氣近1

  穎坤從貴妃院子裡出來,起初還走得很快,一出院門繞過圍牆,步子就像灌了鉛似的邁不動了。橫穿宮城裡余的距離,她也不知走了多久,走到來時的西側門,掌鑰太監正在關閉宮門下鑰。

  在門口竟然碰見七郎,他要趁夜進宮,守衛認為時辰已過不讓他進,即使他是金吾衛舊將也不能通融。七郎只說有急事面聖,守衛問他,他又不肯透露原委,衛士當然不會輕易放行。

  穎坤一看見哥哥,渾身支撐她的那股力氣就泄了,衝過去抓住兄長的臂膀,兩腿一軟差點跪倒。七郎連忙伸手扶她,碰到她右臂,她吃痛吸氣把手縮了回去。宮門處燈光昏暗看不清,七郎問:「你的手怎麼了?」

  穎坤的聲音微微發抖:「不小心撞了一下,無妨……」

  七郎攙住她扶到一邊,焦急地問:「末兒,你在宮裡……遇到什麼了?大嫂和你一起進宮,她午前就到家了,說杜貴妃動了胎氣即將臨產,太后趕過去照料。你怎麼沒跟她一起回家,拖到現在才出來?」

  穎坤道:「我、我放心不下貴妃,等她順利誕下小公主才出來。」

  七郎是把杜貴妃當小姨看的,聽到她沒事也舒了口氣。日間他聽說大娘把穎坤獨自留在了宮中,本來擔心她又要被兆言糾纏,轉而一想貴妃臨盆,皇帝總不至於這個時候還會去招惹別的女子,就沒有趕來接妹妹。但是現在看穎坤的模樣,她面色蒼白手腳虛軟,胳膊上還莫名其妙帶了傷,能讓她疼到忍不住的傷肯定不會輕。他心裡又沒底了:「末兒,到底出什麼事了?你快跟哥哥說。」

  穎坤看著對自己關懷備至無話不談的兄長,有一個可以全心信任的人依靠,她心底的軟弱害怕全都涌了上來,含淚哀求道:「七哥,我們回家稟明母親,就回雄州去吧。我不能再留在這裡了,今天我差點把貴妃和小公主害死……」

  七郎看她神色言語,心裡便已明白了幾分,安撫道:「母親病情已經大好,有嫂嫂們照應當無大礙,回去我就跟她說,讓你先回雄州去。」

  穎坤問:「你不回去?」

  「我暫時不能走,是去是留要看……看朝廷如何安排調度。」七郎看了一眼宮門,三人多高的朱漆大門已經落鑰緊閉,「我夤夜入宮就是為了稟報此事,不過宮門已閉,太后和陛下為貴妃忙碌了一天,明早再上奏吧。」

  穎坤聽他話語並不是為自己而來,不禁問:「什麼事?」

  七郎低聲道:「我們在上京的線人剛剛送回的密報,大哥立即轉寄給我,說宇文斆其實已經駕崩了。」

  這消息一下讓她忘了自己的煩惱:「真的?是確信?」

  七郎道:「不能篤定。拓跋辛封鎖了宮中的消息,秘不發喪,鮮卑人自己都還不知道。但是這麼重要的事,我必須告知陛下和太后,讓他們有所準備。」

  穎坤略一猶豫:「事關重大,要不要現在叩開宮門入稟?」

  七郎道:「我可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夜闖宮門。畢竟消息還沒有確信,不差這一晚上。」

  穎坤訥訥道:「也好,太后想必也累了,再來這麼大一件事……」

  她絕口不提兆言,但七郎豈會不知她心中所想,嘆道:「這件事對陛下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承光九年五月,魏雍和十八年,纏綿病榻十餘載的鮮卑皇帝宇文斆在上京皇宮崩逝,留下的是他疏於管理、被太師拓跋辛糟蹋得千瘡百孔的一副爛攤子。拓跋辛自知無法掌控皇帝駕崩後的混亂局勢,將皇帝遺體密鎖宮中,一邊手忙腳亂收拾殘局。皇帝久不視政,朝事全交付拓跋辛處理,大臣們經月見不到皇帝一面,一時竟真被他瞞了下來。

  春夏之際天候已暖,屍骸豈能久存,皇帝寢宮附近終日薰香也無法掩蓋,拖了半個月不得不舉喪。這下舉國如沸油炸鍋,拓跋辛雖然提前抽調重兵控制上京,但半個月的時間也不足以回天逆轉。

  宇文斆一死,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這皇帝之位誰來繼承。宇文斆現有十幾個兒子,年長的已經三十多歲,年幼的還是垂髫小兒,全都是各宮嬪妃所生,皇后嫡出的太子早年薨逝。宇文斆晚年渴慕起長生之術,覺得自己能長命百歲,一直不肯再立太子。偏偏他這人親緣又涼薄得很,對孩子也像對妃嬪一樣,沒有特別寵信厚愛的。所以這十幾個皇子可謂機會均等,就看誰有本事搶到皇位了。

  鮮卑體制不類中原,吳朝和梁朝的皇子都養在深宮,忌諱與朝臣邊將結黨,封王或成婚後出宮開府,不就藩地,手中沒有實權。但鮮卑人還保留著遊牧時的部落風俗,崇尚武功,成年皇子都可以分到土地,養兵蓄奴;其他非宇文氏的部族更是有自己的軍隊,自成一國,皇帝如果沒有足夠的威懾力,這些部族對皇帝的命令陽奉陰違也不足為奇。文帝仿漢改制,學去再多漢人的禮儀技藝書文,但是關鍵的皇帝集權這一步,還是未能拗得過守舊勢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