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群臣頓時大驚失色,建文帝緊緊握著龍椅上的龍頭,「傳令下去,火速增援金川門,務必將叛軍趕出去!」

  話音剛落,又有軍報傳來:「皇上!谷王和遼王叛變,打開了聚寶門!」

  群臣一片靜默,而後崩潰似的跪地,大聲哭嚎起來!

  建文帝一拍龍頭,「肅靜!都給朕肅靜!皇宮還在,朕還在,江山社稷還在,一切皆有變數!」

  可是臣子的哭喊聲掩蓋了建文帝的怒吼。

  建文帝乾脆將大腿中箭的徐增壽拖到了龍椅旁邊,拔劍架在了他的咽喉之上!

  群臣頓時愣住了,朝堂死也般的寂靜。

  建文帝冷冷說道:「你們看到沒有,徐增壽是燕王的小舅子,朕將他綁在皇宮大門上,你們看燕王敢不敢闖進來!」

  徐增壽卻哈哈大笑道:「各位,燕王要我給諸位帶個話,投降不殺。只要投降,各位的官位爵位皆可保住,一切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言罷,徐增壽撲向了劍刃,血光飛過,徐增壽當場氣絕!

  ☆、第292章 相愛相守

  徐增壽臨終前拼死傳話,瞬間瓦解了群臣的心。

  這時候軍情傳來:鄭國公常茂戰死,魏國公徐輝祖落馬被俘虜。

  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群臣走的走,散的散,逃的逃,到了最後留在朝堂里的,居然只有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位顧命大臣了!

  齊泰撿起地上散落的寶劍說道:「皇上快從地道里逃跑吧,微臣三人斷後。」

  黃子澄強作鎮定,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將來皇上召集勤王的軍隊,必定會回來的!」

  方孝孺也慷慨陳詞說道:「吾等絕不會對叛賊燕王低頭,倘若燕王得逞,吾輩定追隨先帝而去!」

  建文帝緩緩從龍椅上站起來,對著三位顧命大臣說道:「四年君臣,恍然如夢,今日如夢方醒,悔之晚矣!皇爺爺晚年時何等昏聵!居然選了三位徒有虛名之人為顧命大臣!害朕痛失江山!今日君臣之誼就此了斷,各位要降便降,與朕何干!」

  言罷,建文帝居然拂袖而去!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面面相覷,垂手哀嘆不止。

  建文帝來到慈寧宮,推開宮門,卻見呂太后穿戴著象徵皇后的九鳳冠和大紅朝服站在門口!

  建文帝一怔。

  呂太后輕盈的在原地轉了一圈,「如何?我像不像一個皇后?」

  建文帝問道:「這是馬氏的朝服和鳳冠,如何在太后這裡?」

  呂太后笑道:「燕王要打進來了,馬氏帶著孩子逃到孝陵躲避,想必看在太/祖皇帝和孝慈馬皇后的面子上,燕王會饒了他們一命。馬氏要我一起去,我不肯,我在皇宮活了大半輩子,就是死也要死在這裡!」

  「所以我要馬氏把她的鳳冠朝服拿過來。我一輩子屈居側室,沒有扶正,想要在臨死前當一回正室。」呂太后原本笑嘻嘻的,突然瘋癲似的變臉,指著建文帝破口大罵道:「你這個昏君!被常瑾這個小賤人迷昏了頭!斷送了大明江山!」

  「四年啊!才四年就一敗塗地!你是怎麼當皇帝的?」

  呂太后大聲罵道:「我生養了三個兒子!一直以為你是最出色的一個,沒想到到頭來,你是最令人失望的一個!」

  建文帝身心俱疲,不願在和母親吵架,他默不作聲的轉身離開了,本想見母親最後一面,安排母親逃走,可是……不如不見。

  不如不見啊!

  大兒子被氣走了,呂太后依然在後面破口大罵:「沒用的東西!敗家子一個,四年就把諾大的家業敗的一乾二淨!到死都不知悔改,親娘也不管了,就知道去找那個狐狸精……」

  建文帝跌跌撞撞的往柔儀殿而去,呂太后呵呵冷笑,跑到了皇后所居的坤寧宮,將白綾繞過房梁,喃喃自語道:「當了一輩子的妾,死也要死在正室的屋子裡,我要當皇后,下輩子我一定要當皇后!」

  呂太后穿著皇后的冠服面帶笑意,懸樑自盡。

  柔儀殿,宮人散盡,臨推門的那一刻,建文帝有些猶豫:她一定走了吧,知道了大哥常茂戰死的消息,她一定生氣了,一走了之,不願再見我。

  手指在門框上伸了又縮,縮了又伸,建文帝尤不死心,還是推開了門。

  常瑾還在——只是她手裡還拿著一把鋒利的小刀。

  常瑾淡淡問道:「聽說我大哥戰死了?」

  朱允炆點點頭,「是的,他已經殉國了。」

  常瑾握著刀柄的手驀地一緊,「是你殺了他。」

  朱允炆點點頭,「可以這麼說吧,畢竟是我派他出征的。」

  常瑾緩緩走近,舉刀停在了朱允炆的脖子上。

  朱允炆並不反抗,「殺了我吧,一命償一命。能死在你手裡,是我的幸運。」

  刀鋒貼在了朱允炆咽喉,只要他呼吸稍微重一些,就會割裂皮膚。

  但是朱允炆的呼吸一直很平緩,他貪婪的睜大眼睛,似乎這樣就能心愛之人鐫刻在心裡,印在靈魂里,即使轉世投胎也不會忘記。

  刀鋒順著朱允炆的咽喉攀爬而上,到了頭頂,貼著頭皮,輕輕一刮,一縷長發落地。

  朱允炆大驚:「你……」

  常瑾撿起地上的一縷長發,打了個結,揣在懷中,牽著朱允炆的手,溫柔的按在梳妝檯前坐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