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朱允炆這才發現,梳妝檯前擺放著一套半舊僧侶的衣服鞋襪!
常瑾一邊給朱允炆剃著頭髮,一邊暖言說道:「外頭都是燕王的人,你扮作和尚逃到雞鳴寺,雞鳴寺的方丈大師會收留你,然後將你送出京城,從此天涯海角,任你遨遊。」
一時剃光了頭髮,常瑾脫下朱允炆的龍袍,給他穿上了僧衣。朱允炆這才回過神來,「為什麼……為什麼放我走?」
「傻孩子。」常瑾疼惜的摸了摸朱允炆的光頭,在他額前輕輕一吻,「因為我愛你啊!我一直愛著你,你那麼英俊、那麼聰明,那麼勇敢,那麼優秀,那麼懂得體貼人,你還救我好多次,我在東宮苦苦支撐,撫養朱允熥時,你是東宮唯一的慰藉,也是一直暗中保護我的靠山。我是愛你的,我一直愛你,卻不敢直視自己的感情。」
常瑾摸著朱允炆的臉,笑中帶淚,「可是你我的愛情中間隔著太多的傷害和淚水,家族仇怨,年齡和輩分,政治立場……你我的愛情生於畸形,長於悲傷,明明相愛,卻從不敢承認,總是互相傷害,相愛相殺,可我愛你。」
朱允炆也落淚了,兩人的淚水齊齊滴落在相握的手背上,融在了一起。
朱允炆緊緊抱著常瑾:「我以為自己眾叛親離,可是我傷你最深,最對不起你,你卻是唯一愛我,對我不離不棄的人!瑾兒,我們一起走吧。」
常瑾哭道:「我也傷你最深啊!我殺了你的孩子,毀了你的皇位,我一直在出賣你!」
朱允炆一愣,猛地將常瑾推開,但是很快又跑過去抱緊了常瑾,「我虧欠你太多,以傾國傾城的代價償還。從此我們互不相欠,一切從新開始吧!我們去一個新的地方,誰都不認識我們,我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們還有會孩子的。」
常瑾慢慢將朱允炆推開了,「你一個和尚,隨身帶著一個女人會令人起疑的。你先走吧,遠離京城,等安頓好了,我會去找你。快走,再晚就來不及了!」
朱允炆依依不捨的離去,「好,我安頓好了,會把地址告訴雞鳴寺方丈,到時候你一定要去找我。」
常瑾含淚點點頭,「一言為定。」
朱允炆深深的看了一眼常瑾,從密道離去。
常瑾穿上了朱允炆剛剛脫下的龍袍,戴上了皇冠,搬來了一壇酒,全部潑在了床上,她貪婪的聞了聞衣領,衣服上還留有朱允炆的味道,她蜷縮著身體,依稀好像還在愛人懷中的樣子,喃喃自語:「生為妹妹,我沒有照顧好外甥,對不起姐姐臨死託孤。」
「生為小姨,我丟了皇位,對不起外甥。」
「生為常家的女兒,我放過了朱允炆這個大仇人,對不起常家所有人。」
「生為母親,我殺了自己的孩子,對不起兒子。」
「生為愛人,我傾國傾城,對不起允炆。」
「生為自己,我不敢直面愛情,傷己傷人。」
常瑾打開火摺子,看著點點火光,悽然一笑,「生而為人,卻不知該如何做人。我這一生,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真是沒用呢。」
火摺子落在身上,瞬間點燃了一切!
建文四年,六月十八日,女官胡善圍帶著太監宮女打開皇宮大門,迎接燕王進宮。柔儀殿起火,從殘餘的皇冠判斷,屍骸被認為是建文帝,以太子的禮儀下葬。
燕王朱棣於七月十七日登基,改年號為永樂,是為永樂大帝,朱棣登基之後,立刻命人接妻兒到京城,封燕王妃徐妙儀為皇后,是為徐皇后。
封燕王世子朱高熾為太子。
道衍禪師,賜名為姚廣孝,封太子少師。但是道衍禪師終年穿著僧袍,名為僧人,實為宰相,俗稱為「黑衣宰相」。
胡善圍依然是宮裡五品尚宮,幫助徐皇后打理後宮。
燕王府總管太監馬三保,賜名為鄭和,擅長航海,三下西洋。
恢復了徐妙儀表哥靖江王朱守謙的爵位,還恢復了朱守謙父母的親王和親王妃的名分,將墳墓遷到鳳陽皇陵合葬。
為穩固朝政,永樂帝重建了錦衣衛,紀綱為錦衣衛指揮使……
大明在歷史在拐了個彎,換了個一個皇帝,一切照常繼續,依然是朱明天下。
從北平到京城道路漫長,直到入了冬,徐妙儀才姍姍來遲,和孩子們重返京城。
短暫相聚後,六個孩子都跑到了二舅舅徐增壽墳前哭泣,個個都得哭著肝腸寸斷。
徐妙儀擦乾眼淚,問丈夫:「他人呢?」
問的是大哥徐輝祖,自從徐妙儀和徐輝祖決戰北平,徐妙儀就直呼其名,不再稱他為大哥了。
朱棣說道:「徐輝祖傷已經好了,關在魏國公府,至今不肯認錯。」
徐妙儀心中大慟,「二哥為了他全家而死了!他還不認錯!昔日圍攻北平,何等慘烈,他對我們可有半點情義?我和孩子們差點死在他手裡!拿劍來,我要清理徐家門戶!」
朱棣將一封沾著血跡的信遞給徐妙儀,「我何曾不想報仇,可是徐增壽留有遺書,總不能違背他的遺願。」
徐妙儀顫抖的手打開遺書,徐增壽的字一如既往的丑,雞爪爬過似的,「我不知道誰會看到這封信。乾脆稱呼你為有緣分人吧!很遺憾,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應該已經死了。不過你把這封信交給我妹夫朱棣的話,他會給你很多很多的銀子,封你當很大很大的官!」
常瑾一邊給朱允炆剃著頭髮,一邊暖言說道:「外頭都是燕王的人,你扮作和尚逃到雞鳴寺,雞鳴寺的方丈大師會收留你,然後將你送出京城,從此天涯海角,任你遨遊。」
一時剃光了頭髮,常瑾脫下朱允炆的龍袍,給他穿上了僧衣。朱允炆這才回過神來,「為什麼……為什麼放我走?」
「傻孩子。」常瑾疼惜的摸了摸朱允炆的光頭,在他額前輕輕一吻,「因為我愛你啊!我一直愛著你,你那麼英俊、那麼聰明,那麼勇敢,那麼優秀,那麼懂得體貼人,你還救我好多次,我在東宮苦苦支撐,撫養朱允熥時,你是東宮唯一的慰藉,也是一直暗中保護我的靠山。我是愛你的,我一直愛你,卻不敢直視自己的感情。」
常瑾摸著朱允炆的臉,笑中帶淚,「可是你我的愛情中間隔著太多的傷害和淚水,家族仇怨,年齡和輩分,政治立場……你我的愛情生於畸形,長於悲傷,明明相愛,卻從不敢承認,總是互相傷害,相愛相殺,可我愛你。」
朱允炆也落淚了,兩人的淚水齊齊滴落在相握的手背上,融在了一起。
朱允炆緊緊抱著常瑾:「我以為自己眾叛親離,可是我傷你最深,最對不起你,你卻是唯一愛我,對我不離不棄的人!瑾兒,我們一起走吧。」
常瑾哭道:「我也傷你最深啊!我殺了你的孩子,毀了你的皇位,我一直在出賣你!」
朱允炆一愣,猛地將常瑾推開,但是很快又跑過去抱緊了常瑾,「我虧欠你太多,以傾國傾城的代價償還。從此我們互不相欠,一切從新開始吧!我們去一個新的地方,誰都不認識我們,我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們還有會孩子的。」
常瑾慢慢將朱允炆推開了,「你一個和尚,隨身帶著一個女人會令人起疑的。你先走吧,遠離京城,等安頓好了,我會去找你。快走,再晚就來不及了!」
朱允炆依依不捨的離去,「好,我安頓好了,會把地址告訴雞鳴寺方丈,到時候你一定要去找我。」
常瑾含淚點點頭,「一言為定。」
朱允炆深深的看了一眼常瑾,從密道離去。
常瑾穿上了朱允炆剛剛脫下的龍袍,戴上了皇冠,搬來了一壇酒,全部潑在了床上,她貪婪的聞了聞衣領,衣服上還留有朱允炆的味道,她蜷縮著身體,依稀好像還在愛人懷中的樣子,喃喃自語:「生為妹妹,我沒有照顧好外甥,對不起姐姐臨死託孤。」
「生為小姨,我丟了皇位,對不起外甥。」
「生為常家的女兒,我放過了朱允炆這個大仇人,對不起常家所有人。」
「生為母親,我殺了自己的孩子,對不起兒子。」
「生為愛人,我傾國傾城,對不起允炆。」
「生為自己,我不敢直面愛情,傷己傷人。」
常瑾打開火摺子,看著點點火光,悽然一笑,「生而為人,卻不知該如何做人。我這一生,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真是沒用呢。」
火摺子落在身上,瞬間點燃了一切!
建文四年,六月十八日,女官胡善圍帶著太監宮女打開皇宮大門,迎接燕王進宮。柔儀殿起火,從殘餘的皇冠判斷,屍骸被認為是建文帝,以太子的禮儀下葬。
燕王朱棣於七月十七日登基,改年號為永樂,是為永樂大帝,朱棣登基之後,立刻命人接妻兒到京城,封燕王妃徐妙儀為皇后,是為徐皇后。
封燕王世子朱高熾為太子。
道衍禪師,賜名為姚廣孝,封太子少師。但是道衍禪師終年穿著僧袍,名為僧人,實為宰相,俗稱為「黑衣宰相」。
胡善圍依然是宮裡五品尚宮,幫助徐皇后打理後宮。
燕王府總管太監馬三保,賜名為鄭和,擅長航海,三下西洋。
恢復了徐妙儀表哥靖江王朱守謙的爵位,還恢復了朱守謙父母的親王和親王妃的名分,將墳墓遷到鳳陽皇陵合葬。
為穩固朝政,永樂帝重建了錦衣衛,紀綱為錦衣衛指揮使……
大明在歷史在拐了個彎,換了個一個皇帝,一切照常繼續,依然是朱明天下。
從北平到京城道路漫長,直到入了冬,徐妙儀才姍姍來遲,和孩子們重返京城。
短暫相聚後,六個孩子都跑到了二舅舅徐增壽墳前哭泣,個個都得哭著肝腸寸斷。
徐妙儀擦乾眼淚,問丈夫:「他人呢?」
問的是大哥徐輝祖,自從徐妙儀和徐輝祖決戰北平,徐妙儀就直呼其名,不再稱他為大哥了。
朱棣說道:「徐輝祖傷已經好了,關在魏國公府,至今不肯認錯。」
徐妙儀心中大慟,「二哥為了他全家而死了!他還不認錯!昔日圍攻北平,何等慘烈,他對我們可有半點情義?我和孩子們差點死在他手裡!拿劍來,我要清理徐家門戶!」
朱棣將一封沾著血跡的信遞給徐妙儀,「我何曾不想報仇,可是徐增壽留有遺書,總不能違背他的遺願。」
徐妙儀顫抖的手打開遺書,徐增壽的字一如既往的丑,雞爪爬過似的,「我不知道誰會看到這封信。乾脆稱呼你為有緣分人吧!很遺憾,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應該已經死了。不過你把這封信交給我妹夫朱棣的話,他會給你很多很多的銀子,封你當很大很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