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輝祖冷哼一聲:「我不屑與你這等假仁假義的謀逆之輩為伍,要殺便殺,我不會投降的!」

  朱棣知道大舅子愚忠,便不再強求,可隔間徐增壽居然也不肯留在朱棣這邊,解釋道:「妹夫,我知道你是為了我的安全,怕建文帝起了疑心。可是我若不跟著大哥回去,大哥的妻兒恐怕會遭殃的。沒錯,我的確偏愛外甥們,陪著他們十六年,看著他們一個個長大。可是魏國公府里的那些晚輩也叫我一聲叔父,都是骨肉血親。」

  「何況這些年來,大哥待我也不薄,替我還了好多賭債花帳,他打我罵我,卻也在外頭保護我,不受別人欺負。我跟著大哥一起回京城,其一能化解朝廷的懷疑,繼續為你傳情報,其二也能保護大哥和魏國公府不受牽連。」

  徐增壽執意如此,朱棣便放了整個和談的使團,完璧歸趙。

  皇宮,奉先殿。

  大朝會上,群臣吵成一鍋粥,互相推諉責任。唯有徐輝祖和徐增壽兄弟二人頹然跪在階下,默默不語。

  顧命大臣黃子澄指著徐家兩兄弟破口大罵:「你們兩個逆賊,早就和燕王合謀了!若非如此,你們前腳去和談,燕王后腳就打到了京城!」

  徐輝祖跪地磕頭,「皇上,微臣不是叛徒!但微臣和談失敗,燕王渡江包圍京城是事實,微臣無話可說,求皇上再信微臣一次,微臣願意帶兵出城,和燕軍決一死戰!」

  徐增壽也磕頭說道:「皇上,微臣兄弟兩個一直忠心耿耿啊!如果微臣真的背叛了皇上,在城外投降燕軍就是了,何必費著千辛萬苦跑回京城,被這群庸人圍著輪番辱罵呢?」

  黃子澄一大把年紀了,居然被不學無術紈絝子弟徐增壽視庸人,頓時暴怒,「徐二郎!你還敢狡辯!你和徐輝祖穿越燕軍重重防守而來,兩人一點傷痕都沒有,分明是燕軍故意放走你們!」

  徐增壽大聲喊冤:「我們哥倆比竇娥還冤枉啊!我們和談的使團渡江回來,陷入了燕軍的包圍,燕王這個偽君子為了收買人心,表現自己多麼仁慈,故意讓出一條路,放了我們回來,皇上千萬不要中了燕王的奸計啊!」

  徐增壽說的也有道理,如果兄弟兩個真有異心,乾脆就不回來了,何必多此一舉?

  這時鄭國公常茂站出來說道:「皇上,微臣相信徐輝祖是清白的,應該給他一個證明清白的機會,微臣願意和徐輝祖一起領兵出城,衝出燕軍的包圍圈,尋找救援。」

  燕軍圍城,豈是兩個將軍能衝出去的,說是尋救援,其實和殉國尋死差不多!

  其實鄭國公常茂和徐輝祖一樣,愚忠皇帝,也同樣複製了父親常遇春、徐達兩位千古名將的本領,是大明倖存的兩名有能力的將領。

  可是建文帝朱允炆心中忌憚,一直不敢重用他們,靖難之役三年來,徐輝祖僅有一次機會出征,鄭國公常茂乾脆一次機會都沒有!

  如此蓋世名將,就這樣被雪藏了!

  如今大廈將傾,常茂選擇戰死沙場,成就忠義。

  建文帝朱允炆思忖片刻,說道:「准奏!」

  建文帝瞥了一眼徐增壽,說道:「你大哥魏國公出征,你帶著神機營去魏國公府把大嫂侄兒接進宮裡面來吧,以免被亂民叛軍滋擾。」

  徐增壽心中大驚:皇上還是不放心大哥,想要將大哥妻小抓到皇宮為人質!

  一時散了朝,徐增壽背後冷汗淋漓,打掃朝堂的小太監低聲說道:「徐二爺放心,善圍姑姑已經暗中派人去魏國公府將您的大嫂和侄兒們轉移了地方,只是時間太緊了,二爺想法子拖一拖神機營。」

  徐增壽聽說胡善圍親自出手幫忙,心下大定,神機營正要帶著徐增壽去魏國公府「接人」。

  徐增壽卻捂著肚子痛苦的說道:「哎呀,肚子疼!人有三急,我先去蹲一下恭桶!」

  言罷,還配合著放了幾個臭屁。

  神機營捂著鼻子說道:「皇上要咱們趕緊過去接人,徐二爺去蹲著吧,我們先去魏國公府了。」

  徐增壽說道:「不可不可!你們一群大老爺們去我家裡,會嚇著我家大嫂和侄兒們的,如果我不出面,他們定不肯跟你們走,你們就等我一會,就一小會。」

  ……徐增壽一蹲就是小半個時辰,待神機營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徐增壽才心滿意足的冒著腰出來,「最近上火,吃肉吃多了,多蹲了一會,還望各位見諒。」

  徐增壽帶著神機營到了魏國公府,看見大堂之上茶杯倒扣的暗號,便知胡善圍已經秘密轉移了大嫂和侄兒們,暗道自己總算大功告成,可以功成身退了。

  徐增壽說道:「幾位稍等,我這就進去要大嫂和侄兒們收拾一下行禮。」

  侍衛說道:「不用收拾了,難道你們魏國公府有的,宮裡反而沒有?少囉嗦,快點!」

  徐增壽說道:「也對,宮裡樣樣都是齊全的,我就這樣叫他們出來。」

  徐增壽跑進了後堂,神機營坐等右等,覺得不對勁,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關閉大門,搜索魏國公府!」

  神機營發現了正在翻院牆的徐增壽,頓時大呼上當!一箭將徐增壽射下來!

  徐增壽被押送到了皇宮,這時軍報傳來:「皇上!曹國公李景隆叛變,領著金川門所有官兵投降,打開了城門,燕王軍隊已經衝進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