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指環上似乎依稀還有女主人的味道,小八嗅了嗅,突然將指環塞進了嘴裡,用牙齒咬碎了,還津津有味的嚼了嚼!

  鋒利的玉石碎片摩擦著口腔里的嫩皮嫩肉,瞬間切割了無數道血口子,痛入骨髓!可是小八如同吃著龍肝鳳髓,和著唾沫和血液將指環碎片生生咽了進去……

  烏格齊對手下使了個眼色,包圍圈驀地收緊,十幾杆□□齊齊朝著小八捅去,胸膛全是血洞,小八垂下頭顱,至死都沒有放下佩劍,□□支撐著他的身體,保持著站立的姿勢,烏格齊上前揮刀。

  頭顱落地,在草地上滾了四圈,在一塊巨石前停住,恰好露出正臉:一張眉清目秀、猶如神來之筆畫成、英俊的、釋然的笑臉。

  天元帝買的里八刺死於叛亂,尊號烏撒哈爾汗,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就此覆滅,結束了對北元的統治。弒君的韃靼部落首領烏格齊宣布結束北元的年號,廢除中央六部,自立為汗,草原不再有帝王,重新恢復了成吉思汗之前各自為陣,部落聯盟的局面。

  草原從此大亂,韃靼部落烏格齊短暫的得勢風光後,立刻又被阿魯台殺害,孛兒只斤·本雅失里立為大漢,大汗的寶座還沒坐熱呢,瓦剌部落崛起,殺了大漢,頭顱落地,新的可汗上位,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輝煌給遊牧民族帶來的文明不過幾十年,可惜歷史不是總是前進,它會停滯,倒退,甚至滅亡。它蟄伏在黑暗的地底下,等待覆蘇。

  或者,等待終結。

  大明都城金陵,皇宮,東宮。

  朱允炆將兩封秘密戰報遞給了母親呂側妃。呂側妃從頭到尾細細看過,脊背出了一層冷汗:「燕王招降納哈出十萬軍隊,燕王妃乾脆滅了天元帝買的里八刺?這對夫妻太可怕了,不行,我們一定要除掉他們!」

  朱允炆卻搖頭說道:「母親,我們現在最要緊的是解決朱允熥的羽翼——皇爺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呂側妃冷哼道:「常家這群人只有匹夫之勇,不足為懼,放心,我已經準備好了藍玉謀反的證據,明日就有御史彈劾,鐵證如山,藍玉百口莫辯,再加上皇上晚年習慣疑神疑鬼,藍玉,包括常家都必死無疑!」

  朱允炆說道:「母親,你只對付藍玉,常家交給我。」

  呂側妃冷冷掃了一眼兒子,「我怕你心軟壞事。」

  朱允炆說道:「母親,你對皇爺爺的心並不了解。我自幼就在皇爺爺身邊長大,對他的喜歡了如指掌。皇爺爺只相信兩種人,一種是親兒子,第二種就是死人。」

  呂側妃問道:「第一種我知道,皇上搞法古建邦,給了燕王他們各種權力,就是利用藩王節制武將,牢牢將軍隊掌握在皇家手中。可是第二種……此話怎講?」

  朱允炆指著錦衣衛詔獄方向說道:「皇爺爺這幾年大興詔獄,將許多老臣老將打入詔獄,抄家滅族,可是從未對兩家軍中最有權威的人動手。一個是開平王府常家,另一個就是魏國公徐家。」

  「原因其實很簡單,常遇春和徐達死的太早了。他們死在皇爺爺疑神疑鬼之前,在皇爺爺心裡,這兩位大將軍都是完美無缺的,常家和徐家永遠對皇家忠誠,不會有異心,所以無論皇上殺了多少曾經的功臣,官場血流成河,常家和徐家都會屹立不倒。」

  呂側妃心弦一緊,「你說有幾分道理。我們這次費了那麼多心計栽培常升身邊的趙指揮使,使得他故意譯錯了蒙古語,慫恿常升這個匹夫砍殺剛剛投降的納哈出。若不是燕王朱棣太可惡,從中阻止,我們就能藉機除掉常升。多年的布局算計,功虧一簣,唉。」

  朱允炆卻說道:「雖然燕王力挽狂瀾,慶功宴沒有變成我們預料的鴻門宴。但是皇爺已經下旨重罰常升,奪了開國公的爵位,將他關進了兵部的監獄。可見皇爺爺的確惱了常升,不過氣惱歸氣惱,皇爺爺沒打算殺他。既然皇爺爺不想這麼做,我們就該順著皇爺爺的意思,反過來替常升求情才對。」

  呂側妃說道:「我懂的你意思,你只需扮好人,做好事,保持你皇太孫慈悲和善的形象,落井下石這種事情我來安排別人做,不會髒了你的手。」

  朱允炆點頭說道:「母親要利用藍玉謀反案,將支持常家的人和不服氣我們東宮的人統統卷進去除掉。連同常家也是這樣,一旦藍玉案牽連甚廣了,常遇春這個死人以前再好,也禁不起皇上一次次對常家失望猜忌啊。只是如何對付常家這個度要由我把控,我會按照皇爺爺的臉色行事。」

  呂側妃答應了,「好,就聽你的。對了,這一次藍玉謀反案,要不要把徐妙儀的娘家徐家也——」

  「萬萬不可!」朱允炆忙打斷道:「過猶不及啊!徐家畢竟出了三個王妃,我們如果對徐家動手,就太明目張胆了,恐怕會惹得皇爺爺起疑心。再說了,其實對付燕王,未必要對徐家動手啊,現成的一個活靶子在眼前呢。」

  呂側妃問道:「誰?」

  朱允炆說道:「宋國公馮勝。他女兒馮氏是五皇叔周王朱橚的王妃。我們把馮勝卷進藍玉案,馮氏必然著急,會求周王、燕王兄弟一起救馮家。如果他們為馮勝說話,就會惹怒皇爺爺。如果他們袖手旁觀,馮氏必然心生怨恨,到時候……」

  呂側妃眼睛一亮,「對,馮氏我們對付燕王周王兄弟最好的棋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