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允熥出宮了,朱允炆的心也隨著弟弟飛到道觀。他很想見常槿,哪怕遠遠的看上一眼也好,可是常槿不想見他,還以命相逼,說下次重逢之日,就是她命絕之時!

  朱允炆永遠不會忘記將常槿從血水裡抱出來時觸目驚心的那一幕,失血過多的常槿輕若鴻毛,她的臉色白的嚇人,身體冷硬如殭屍,幾乎感受不到呼吸。

  那時候他很絕望,覺得自己已經失去她了。

  手下控制住了驚呆了的小道姑,連夜請來大夫,隱瞞真相。次日常槿短暫轉醒,一見他的臉就閉上了眼睛,氣若遊絲的說道:「我恨你,我也恨我自己,走吧,不要再折磨我了。」

  朱允炆說道:「不要再做傻事,死亡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常槿依然閉著眼睛,「你我相見之日,就是我命絕之時。」

  朱允炆只得離開。

  新荷初綻的初夏,庶長孫朱允炆大婚,娶了傳聞是馬皇后族人的太僕寺卿馬全之女為妻。

  馬氏十里紅妝,風風光光嫁入東宮。聚寶盆大街上,迎親的車駕猶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龍頭」是騎著白馬,穿著大紅皮弁服的新郎官朱允炆。

  夾道觀禮的百姓將道路兩邊圍得水泄不通,朱允炆的目光落在人群中,始終沒有看見他期待的那個女人。

  朱允炆自嘲:她怎麼可能會來呢?真是痴心妄想。

  已經做道姑打扮的常槿坐在茶樓里,窗戶半掩,面前的茶水絲毫未動,已經涼透了。

  朱允炆騎著駿馬經過茶樓,她並沒有探身去看,只是靜靜的坐在原位,聽著外面的喧囂,教坊司吹奏喜慶的《鳳求凰》樂聲飄到耳邊。

  外面的熱鬧和她無關。

  朱允熥再去見常槿時,道觀池塘的荷花已經開了大半,蜻蜓飛舞其間,常槿在採蓮船上釣魚,她的左手手腕上戴著一個翡翠鐲子,以遮掩腕部的疤痕。

  朱允熥絮絮叨叨說著話,「……大嫂為人隨和,很有才華,有時候大哥彈琴,她能以簫和之,猶如天外飛音。」

  常槿看著水面的浮標,「哦,那很好啊。」

  朱允熥又道:「最近有太醫一天三次給大嫂診脈,呂側妃親自過問大嫂的膳食,大哥這幾天都睡在書房,據傳大嫂有孕了,待滿了三個月就公開這個喜訊。」

  一隻蜻蜓落在浮標上,一圈圈淺淺的漣漪盪開了,嚇跑了差點咬鉤的魚。

  常槿看著手腕上的翡翠鐲子,舊疤痕似乎隱隱作痛,淡淡道:「你大嫂挺有福氣的,進門一月就開枝散葉了。」

  朱允熥遞過幾本書,「這是我買來給小姨解悶的。」

  常槿瞥了一眼封面,「又是遊記?連同以前的遊記都拿回去吧,寫的大同小異,我最近挺煩看這些的。」

  朱允熥問道:「小姨喜歡看什麼?我再去買。」

  常槿說道:「不用,我自己上街去買,還四處逛一逛,挺有趣的。」

  朱允熥見小姨臉上有些血色了,心情也不錯的樣子,忙又問道:「小姨打算什麼時候回東宮?我來接你。」

  常槿看外甥一臉期待的樣子,不忍心告知真相,敷衍說道:「等夏天過去,我就去海寧觀潮,看看海上生明月的美景,然後啟程去雲南。你二舅舅來信說雲南並非傳聞中煙瘴之地,那裡四季如春,最適合過冬了,對我的身體也有好處,所以回東宮至少要到明後年吧。」

  等到明後年,自然會有新的理由搪塞過關。

  再過兩年,朱允熥也要說親了,到時候常槿更不用進東宮。

  想到大半年見不到小姨,朱允熥強忍住內心的失望,故作輕鬆的說道:「皇爺爺也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小姨既然想去走走,那就痛痛快快的玩一回吧,記得時常給我寫信。還有二舅舅那裡,我會準備一些禮物,小姨替我捎給他。」

  朱允熥如此懂事孝順,常槿更加愧疚了,低聲說道:「好,十天一封家書,你別嫌棄小姨囉嗦就成。小姨不在身邊,你更要好好照顧自己,尤其是在大本堂里讀書,好好聽宋大學士這些鴻儒講課。我知道皇上對你要求嚴格,時常專門擰你出來考校功課,你不要太在意一朝一夕的得失,總之天道酬勤,皇上能看出你的進步……」

  朱允熥一一應下,留在道觀陪小姨吃了晚飯才匆匆回到東宮。

  朱允炆在燈下等著弟弟,指著一張古琴說道,「這是宋朝的古琴,我這幾天親自動手修了修,調試琴弦,你試一試。」

  朱允熥的琴藝是朱允炆親自開的蒙,他試了幾個音調,其聲音悠遠,難得的一張好琴。

  朱允熥大喜,「多謝大哥。」

  朱允熥信手彈了一曲《酒狂》,朱允炆負手看著窗外明月,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問道:「今天去見小姨,她身子可好了?」

  朱允熥一邊彈琴,一邊說道:「小姨很好,我陪著她釣魚,晚上吃的全魚宴,都是我們親自釣上來的,小姨還在荷花里蓄了茶葉,做成荷花茶,給我包了兩罐。大哥,你走時記得拿一罐。」

  朱允炆掃了一眼桌上的茶葉罐,「既然都是給你的,何必分給我。」

  朱允熥說道:「小姨肯定忘了和我說了,從小到大,凡是我有的東西,大哥也有一份,她何時虧待過你?大哥,你最近好像和我們生分了似的,莫非是有了大嫂的緣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