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允炆忙說道:「你多想了,茶葉我拿走,你好好練琴,莫要辜負這麼好的古琴。」

  朱允炆逃也似的拿著一罐荷花茶,剛到門口,朱允熥想起了什麼,說道:「大哥不要再買遊記了。」

  朱允炆問道:「好,那我買一些新鮮的話本小說。」

  朱允熥說道:「都不要買了——小姨要啟程出遊,明年才能回來。」

  朱允炆一愣,她不是出遊,是永別了。

  朱允炆失魂落魄的回到書房,妻子馬氏迎面走來,朱允炆有些詫異,停下腳步,「你怎麼來了?」

  書房重地,不許任何人靠近,連親娘呂側妃都不敢擅入。

  馬氏施了一禮,「相公,我送夜宵而來,他們說你出去了,我就在書房等你。」

  朱允炆扶起馬氏,「你身子重,夜晚就不要出來了,要宮人們送即可。」

  馬氏臉上有些新嫁婦的嬌羞之態,說道:「夜讀的弟弟們那裡都已經派人送過去了,你是我相公嘛,我想親自來一趟。」

  馬氏做事,禮儀人情上滴水不漏,天生的賢內助。

  朱允炆笑了笑,並不接話。

  馬氏捉摸不透這個枕邊人,女人的直覺告訴她,丈夫有心事,這心事多半和□□有關,從診斷喜脈那天開始,朱允炆就在書房睡下。

  原本馬氏還以為丈夫在書房「金屋藏嬌」了,找了理由闖進書房,暗想做一個寬宏大量的賢良妻,幫丈夫納此美人為妾室,只要別搶在她前面生下兒子,其他什麼都好說。

  可是別說美女了,書房乾淨得連一副美人圖都沒有!

  沒有金屋藏嬌,馬氏試探著說道:「太醫說胎像穩定,相公可以從書房搬回來住了。」

  朱允炆似乎很開心,「太好了,明天一早我們去皇后娘娘那裡告訴這個好消息,這是頭一個重孫,將來四代同堂,帝後一定很高興的。你早點回去休息,我看一會書就回房。」

  打發走了馬氏,朱允炆的臉陰沉下來,「誰今晚在書房值夜?」

  一個太監哆哆嗦嗦的說道:「是奴婢。郡王妃非要進書房,奴婢實在攔不住啊。」

  朱允炆看都沒看太監一眼,淡淡道:「杖斃。」

  太監還沒來得及求饒,就被捂嘴拖下去杖斃了。

  馬氏回房,也立刻收了笑容,吩咐心腹侍女:「去打聽一下,郡王爺從何處回來的?他手裡拿個茶葉罐是誰送的?連扶我起來時都捨不得交給太監拿著。」

  「是。」侍女應下。

  不一會朱允炆果然應諾從書房搬回來住了,馬氏對著鏡子,選了一個無懈可擊的笑容,掛在臉上迎接枕邊人。

  久別勝新婚,一夜恩愛,自不必細說。

  次日小夫妻去馬皇后那裡報喜,即將四世同堂,馬皇后果然大悅,賞賜了很多補品藥材。

  朱允炆去了御書房陪洪武帝,馬氏回到東宮,侍女低聲說道:「奴婢打聽清楚了,昨晚郡王從廣澤郡王的書房而來,廣澤郡王昨天去看了常家大小姐,拿回兩罐茶葉,分了郡王一罐子。」

  廣澤郡王是朱允熥的封號。

  馬氏暗自思忖:常家大小姐立志終身不嫁,照顧廣澤郡主長大,深得帝後敬重。出嫁前父親一再叮囑,要好好尊重這位老小姐,只是她剛嫁入東宮,這位老小姐因病去了道觀獨居,沒機會見面,或許我應該親自去拜見一下這位長輩……

  馬氏備了厚禮,去道觀看望長輩,誰知道觀人去樓空,常槿已經雲遊四海了。

  城隍廟夜市。朱高熾騎在徐增壽的脖子上,八歲的男童猶如一尊鐵塔似的,累得徐增壽滿頭滿臉的汗。

  徐增壽說道:「好外甥,你下來自己走好不好?你就是雷峰塔,舅舅就是那苦命的白蛇精,被你壓在下面不得翻身啊!」

  騎在舅舅脖子上視野開闊,繁華熱鬧的夜市一覽無餘,朱高熾正值玩性最大的時候,當然不肯下來,他討好似的將吃剩的半根羊肉串塞到徐增壽的嘴裡,「舅舅吃肉,吃飽了就有力氣了。」

  徐增壽溺愛大外甥,連命都肯豁出去,一來是因朱高熾和他長得相似,二來是朱高熾嘴巴甜,會哄人。

  啃了半根羊肉串,徐增壽就像吃了唐僧肉似的,立刻精神煥發。

  朱高熾指著前方像只鳥兒似的在半空跳躍,飛翔的雜耍藝人,「去那邊啦!那群高麗走繩的藝人已經開演了,就那麼一根繩子,他們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徐增壽不同意,「高麗人演的太低俗了,不適合小孩子們看。」

  小孩子那裡熱鬧往那湊,朱高熾說道:「宋大學士說《詩經》高雅,舅舅怎麼不去聽?」

  徐增壽只得扛著外甥擠進了圍觀的人群。那群高麗人還是上演著莫名其妙的滑稽戲,大體是將奸臣和寵妃合謀通姦,毒殺國王,立私生子為新國王,獨攬朝廷,黨同伐異,羅織罪名,大肆冤殺忠臣。

  朱高熾看入迷了,徐增壽只顧著擦油汗,在半空繩索上跳躍舞蹈的「寵妃」突然落進了人群中,正好壓在了徐增壽身邊看客身上。

  徐增壽轉身,看見帶著寵妃面具的藝人從看客身上摸出一個錢袋和一張象牙牌。

  騎在徐增壽脖子上的朱高熾驚呼:「舅舅,這是你的錢袋和令牌呢。」

  徐增壽的令牌是可以通行宮廷的錦衣衛千戶象牙牌,一旦丟失,或者這個令牌落入了歹人手裡,混入皇宮,後果不堪設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