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父皇。」

  「皇爺爺。」

  洪武帝看著這群眼神尚且稚嫩天真的後代,心中的煩憂頓時消散了,他一邊走進大本堂,一邊問宋濂,「宋大學士,今天講了什麼?」

  宋濂說道:「今天講了祭祀。」

  洪武帝點頭道:「教的很好,國家大事,唯祭與戊。他們學的如何?」

  宋濂說道:「尚可。」

  那就是不太熟悉,需要皇上親自督促的意思了。

  洪武帝隨便一指,恰好點到了八歲的燕王世子朱高熾,「熾兒,你說說如何祭社神和稷神。」

  朱高熾面容白皙,有些微胖,長得十分壯實,要不是那雙靈活狡黠的眼睛太像他親娘徐妙儀了,他或許會是洪武帝最喜歡的孫輩。

  朱高熾說道:「社神是土地神,稷神是五穀神。人吃五穀雜糧,所以社稷是國之命脈。每年春秋時都要設社稷壇,社神在東,北向。稷神在西,北向。壇上按照五行覆蓋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帝王親臨社稷壇祭之。」

  洪武帝剛剛祭祀過社稷二神,知道朱高熾答對了,他擺了擺手,「你答的很好,你先散學吧。」

  朱高熾順利過關,向洪武帝和宋濂施禮告退。

  洪武帝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身上,朱允熥本能的緊張起來了,皇爺爺每一次考校,他都如臨大敵。

  立在洪武帝身後的朱允炆對著弟弟安慰似的點點頭,示意他淡定。

  朱允熥感受到大哥的鼓勵,猶如吃了定心丸似的,放鬆下來。

  洪武帝問道:「如何祭天地日月?」

  朱允熥答道:「冬至祭天,以日月星辰,**風雷從祀。夏至祭地,以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寢陵、諸山從祀。春分祭日,以星辰從祭。秋分祭月,以星辰從祭。」

  順利答完,朱允熥心生歡喜,等著皇爺爺像誇獎朱高熾那樣誇讚自己,早點散學回東宮向小姨報喜。

  誰知洪武帝覺得朱允熥是東宮唯一的嫡子,要求自然要比朱高熾更嚴格才行,於是又問道:「每年祭孔子先師,隨孔子牌位從祀有『四配』和『十哲』,是那『四配』、那『十哲』?」

  朱允熥一愣,手心開始緊張出汗,努力回想著宋濂教導的內容。

  洪武帝見他這副猶豫的模樣,有些恨鐵不成鋼,「怎麼?答不上來了?」

  雖說想的不全面,但小少年的自尊心並不服輸,朱允熥趕緊說道:「『復聖顏子,宗聖魯子,述聖思子,亞聖孟子。實乃『四配』。『十哲』是先賢閔子、冉子、端木子、仲子、還有……孫子,還有……」

  洪武帝的臉色越來越沉,朱允熥越想越急,越急越想不出來,尷尬的立在原地。

  洪武帝一嘆,正要開始訓斥,朱允炆在身後暗暗扯了一下他的龍袍,悄聲耳語道:「皇爺爺,水生都十二歲了,給他留點臉面。」

  依洪武帝的火爆脾氣,若是其他皇子皇孫,別說十二歲,就是二十歲洪武帝也照罵不誤,不過朱允熥畢竟是東宮嫡子,未來大明江山繼承人,洪武帝忍了忍,聽從了大孫子的勸諫,擺擺手說道:「你們都散了吧,允熥留下。」

  洪武帝在場,誰都不敢放肆,但是朱允熥總覺得自己能夠聽見他們的嘲笑,頓時面紅耳赤。

  大本堂只剩下祖孫三人。洪武帝說道:「允炆,告訴你的好弟弟,從祭孔子的『十哲』是誰?」

  朱允炆對答如流:「先賢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和顓孫師。」

  洪武帝掃了一眼朱允熥,眼神里全是失望,「記住沒有?」

  朱允熥其實恨不得將這段難堪的記憶刪除,可不得不說道:「記住了,皇爺爺。」

  說到最後,朱允熥的話里都帶著哭腔。

  若是公主郡主們哭,洪武帝還能寵一寵,遷就遷就,但是他最煩皇子皇孫們哭!

  洪武帝怒不可支,「都十二歲了,朕像你這麼大時,已經會下地幹活,照顧病母幼妹了,你還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子!」

  不罵還能忍住,一罵朱允熥眼淚簌簌落地,肩膀聳動,無聲的哭泣。

  要是看見兒子們不成器,洪武帝教育的法寶是甩鞭子,打服氣為止。但是洪武帝不捨得打孫子們,哪怕朱允熥的表現令他失望透頂。

  洪武帝強忍住怒火,「好了好了,朕不想看你這副慫樣,朕還要回去批閱奏摺。允炆,監督你弟,抄寫《周禮》三遍方能回東宮。」

  朱允炆說道:「是,皇爺爺。」

  洪武帝拂袖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洪武帝很注意嫡庶,他那麼區別對待太子和朱棣,讓朱棣背黑鍋時就表現出來了。

  他剛開始雖然喜歡朱允炆,但對於繼承人還是很明確的,只是後來嘛……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加上各種謀反案,他慢慢就變了。

  咳咳,舟說了這麼多,其實你們都想問那個倒了一片的荼蘼架是咋回事對吧?

  答案是:睡了。

  牡丹亭有一句:「那荼蘼外,菸絲醉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唱詞。

  ☆、第231章 遊園驚夢

  洪武帝一走,朱允熥就難過的靠在大哥的肩膀上哭泣,朱允炆並不急著安慰,等朱允熥哭夠了,才命人端了熱水給弟弟洗臉,此時華燈初上,天已全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