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哥。」朱允熥眼睛一亮,像是看見救星似的,「《論語》有幾個地方不太明白,大哥教教我。」

  常槿取了空碗筷,分了一半給朱允炆。兄弟兩人一起吃了,朱允炆給弟弟答疑解惑,朱允熥問道:「……孔子為什麼說《韶》盡善盡美,而《武》盡美而未盡善。《韶》和《武》都是西周時的樂舞,孔子一直推崇的禮樂,為何這其中還分三六九等呢?」

  朱允炆並沒有急著解釋,他拿起掛在牆上的古琴,連續彈奏了兩首曲子,問道:「你覺得這兩首曲子有什麼不同?」

  朱允熥對音律了解甚少,說道:「大哥的琴技一流,我覺得都很好聽啊。」

  朱允炆一笑,「我是問你聽這兩首曲子有什麼不同的感想。」

  朱允熥摸著腦袋想了想,說道:「第一個音律平和,很舒緩的曲調。第二個鏗鏘有力,隱隱有殺伐之聲。」

  一旁聽曲的常槿遲疑片刻,說道:「第一個曲子出自樂舞《韶》,是講述大禹治水成功,挽救天下蒼生,眾望所歸接受了禪讓為王,從此天下太平,曲調里充滿了肅穆祥和之氣,所以孔子說《韶》盡善盡美。」

  「第二個曲子出自《武》,紂王無道,武王伐之,實乃正義之戰,但是殺戮不斷,伏屍百萬,流血漂擼。所以孔子說《武》盡美而未盡善,是希望天下和平,少動干戈,以免百姓受苦,流離失所。」

  朱允熥頓時豁然開朗,「原來是這個意思,小姨好厲害啊。」

  常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你大哥厲害,這種古老的曲譜都信手拈來,我只是聽懂了曲調,有所感悟而已。」

  朱允炆對著常槿點頭笑道,「小姨真是我的知音,一聽就懂了。」

  朱允熥天真無邪的說道:「大哥和小姨都厲害。大哥彈曲,小姨解說,我才明白孔子這句話的真意,這下永遠都不會忘記了。」

  朱允炆說道:「君子習六藝,一個都不能缺,是因萬物皆有規律,規律皆是相通的,知一曉二,舉一反三,這書不是背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捉摸其中的規律,融會貫通,方能事半功倍。」

  朱允熥低頭說道:「可是我背不出書來,皇爺爺不高興呢。」

  朱允炆眼珠兒一轉,說道:「其實皇爺爺忙於公務,讀書並不多,他考校的範圍有限,我給你圈出來,你按重點背誦,將來就不怕皇爺爺突擊考校功課了。剩下來的時間我教你習六藝,如何?」

  朱允熥有些猶豫,「這個……是不是作弊?」

  常槿也有些顧慮,「萬一被拆穿,皇上會生氣吧?」

  朱允炆說道:「你一沒有打小抄,二沒有偷考題,怎麼算是作弊?只是讓你重點背誦某些內容,一點小技巧,又不是讓你鬆懈學習。難道你不想得到皇爺爺的讚賞?」

  朱允熥脫口而出,「想啊!」

  做夢都想呢。

  朱允炆說道:「這就對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姨知,其他人怎會知曉?何況人都需要鼓勵的,將來你的表現越來越好,皇爺爺也會很高興的。」

  朱允熥躍躍欲試,常槿也並不反對,朱允炆當即拿起硃筆圈出重點部分,「……論語這邊,皇爺爺喜歡考校《為政》、《顏淵》、《子路》和《堯曰》。古文類習慣考校《陳情表》、《師說》、《高帝求賢詔》……」

  「總之你要記住,皇爺爺不喜歡辭藻華麗,歌功頌德的文章,譬如《滕王閣序》,他老人家喜歡實際的、語言淺顯,有邏輯的文章,通常和修養與治國有關,比如蘇洵的《管仲論》,《辯奸論》和《心術》……」

  朱允炆細細給弟弟講解,直到午夜方休,朱允熥意猶未盡,「大哥,你再講一會嘛,我不想睡。」

  「欲速則不達,你先把這些文章溫熟了再說。」朱允炆又指著常槿說道:「你不累,小姨還要歇息呢。」

  朱允熥見常槿眼睛都熬紅了,便作罷。

  朱允炆和常槿離開書房,已經是午夜時分,大地被沉沉的寒霧籠罩著,月光晦澀,連宮牆都看不清了,地下的寒霜覆蓋了剛剛冒頭的新草,世界一片靜寂。

  朱允炆說道:「春寒霧重,我送小姨回去。」

  常槿推辭,「不用了,夜已深,你也要早點休息。」

  朱允炆搶過常槿手裡的燈籠,走在前面,「小姨勿用和我客氣,走吧。」

  常槿只得跟在後面,保持著一隻手臂的距離。濃霧瀰漫,似乎只有眼前的朱允炆是唯一的光亮。

  路過水榭池塘時,常槿踩在結霜的十字路上,腳下一滑,即將摔在地時,朱允炆扔掉了燈籠,以身為墊,接住了常槿。

  防風的琉璃燈籠落在了池塘里,悄無聲息的下沉,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迷霧中,伸手不見五指,偶有女子的低聲哭泣和男人的喘息之聲,但很快這一切都消融在沉重的似乎能擠出水來的濃霧裡……

  次日清晨,春天的太陽驅趕著濃霧,乍然轉暖,東宮小內侍打掃庭院,發現池塘邊的荼蘼花架倒了一大片。

  小內侍嘟囔道:「又是野貓打架弄榻了花架。」

  一直不知名的蟲子努力從泥土裡鑽出來,待太陽烤乾了它的翅膀,蟲子鳴唱著,呼扇著翅膀,飛向了花園。

  驚蟄已到,萬物復甦。

  皇宮,大本堂,這裡是未成年皇子皇孫們讀書的地方。下午快要散學時,朱允炆陪著洪武帝來到了大本堂,大學士宋濂帶著龍子龍孫在堂外相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