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洪武帝靜靜的看著跪地的李善長,許久沒有回應,方才他一番敲打試探,李善長的反應始終謙卑恭順,一點都不像能做出刺殺親王瘋狂行為的謀逆之人。

  但是燕王和徐妙儀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指認大明宰相是殺人滅口的兇手……但是他們能逃回來已經都脫了一層皮,手頭沒有任何證據,僅僅靠兩張嘴,朱元璋這種多疑之人是不會信的。

  李善長比朱元璋大十四歲,老謀深算,輔佐他打下江山,度過了無數道難關,君臣同甘共苦多年……可是一想起燕王身上的傷口,為人父的朱元璋又心疼不已,居然敢對我兒子下手,無論是誰,都不可饒恕!

  李善長一動不動,長跪不起,時光仿佛永遠停滯在這一刻。

  許久,朱元璋問道:「怎麼今天突然要走?」

  李善長說道:「大明建國已有四年,皇上治國有道,太子和皇孫們也皆勤奮仁德,臣可以放心告老辭官了,此前已經兩次上書辭官,皇上不捨得微臣,一再挽留。微臣擔心自己老眼昏花,尸位素餐,辜負了皇上的信任,想著三辭。」

  「剛才陪著皇上下棋,微臣心中有所感嘆,其實對於微臣而言,建功立業的使命已經達成,屬於微臣的棋局也已結束,該收手了,將下一局交給新人。微臣乘著這把老骨頭還能走動,攜老妻游遍大明景秀山河,求皇上成全。」

  宰相告老辭官,規矩是三辭三留,君臣即使相處的不愉快,也都要擺出一副難捨難分的架勢來,方符合禮儀人情,李善長遲早都要走的,也和洪武帝商量好了下一任宰相的人選,雙方都心照不宣的等著第三次……只是兩人都沒想到,這第三次來的那麼快。

  而且還來的那麼巧。

  洪武帝心中狐疑,燕王和徐妙儀都指認李善長,可李善長的表現滴水不漏,錦衣衛一直在監視他,並有發現什麼疑點。

  如果兇手不是李善長,那麼燕王和徐妙儀應該是中了別人的圈套,借著李善長的名義行兇,用來離間君臣。我肯定不會中計對李善長動手。

  如果兇手真的是李善長,以前謝再興案真是他做下的,他也真的喪心病狂到了追殺親王的地步。我也不能對立刻對李善長動手,因為一來毫無證據,二來朝野皆是他的黨羽門生,殺了李善長,朝廷內外必然動盪,大明基業可能毀於一旦……

  至少現在不能動手。等他辭了官,朕一步步提拔新人,一邊鏟去他的黨羽,一邊嚴密監視他……如果他真的是兇手,也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做下決定,朱元璋抬了抬手,「起來吧,朕允了。」

  李善長大喜,「謝主隆恩!」

  朱元璋說道:「朕終年忙於國事,想看看大明萬里山河尚且不能。你就是朕的眼睛,幫朕看看山水,寫寫遊記,再潑墨畫上幾筆。」

  李善長欣然答應,頓了頓,說道:「微臣告老,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唯有一事,微臣想了許久,即使冒著離間天家骨肉的罪名,還是要稟明皇上。」

  朱元璋立刻冷了臉,「又是朕『法古建邦』,厚封藩王的事情吧?你不用說了,朕意已決。這是朕的江山,朕把兒子們分封各地,兄弟一起鎮守山河,有何不妥。」

  李善長說道:「微臣說的並非是『法古建邦』。皇上,說起來此事也算是皇族的家務事,據刑部密報,前年火藥廠庫房失火一案,裡頭另有乾坤,看管庫房的是朱文正舊部,那人監守自盜,將庫房火器偷運到了自家田莊,而此人和靖江王朱守謙一直暗中聯繫——」

  洪武帝大聲呵斥,打斷道:「此等謀逆大案,你為何不報?」

  李善長說道:「就在微臣想要人贓並獲時,燕王的人突然裝作佃農,混入田莊,第二天田莊的火器全都神秘消失了……」

  作者有話要說:  李善長也有殺手鐧的。

  今天檢查了三遍發布時間,確定沒有再像昨天那樣腦抽設錯2916年。

  要等真到這一年才發布,舟恐怕要留下遺書,要我兒子的第N代後人在2916年10月23日19點這天給諸位燒紙了。

  ☆、第208章 再戰之力

  憤怒震驚到了極點,洪武帝卻平靜下來了,猶如一鍋熱水燒開沸騰,反而沒有漸漸升溫時的轟鳴聲響。

  太巧了,李善長辭官的時機太巧了,就連捅破朱守謙謀逆大案的時機都像是對著西洋鍾似的。燕王剛剛指認他製造謝再興冤案、刺殺親王,他就立刻暗示燕王和靖江王聯手圖謀不軌。

  多年君臣,李善長對洪武帝的脾氣的甚是了解,這種死寂般的平靜,背後醞釀的是暴風驟雨。

  李善長神思敏捷,立刻話鋒一轉,勸慰道:「微臣是看著靖江王這孩子長大的,也當過他的老師,他秉性單純,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對皇上皇后也十分孝順。可能成年後出宮建府單住,被那些居心叵測生父的舊部纏上了,說了些蠱惑人心之詞,顛倒黑白,靖江王年少無知,一時走錯了路。」

  朱守謙是徐妙儀的親表弟,身上流著一半謝家人的血脈,早在徐妙儀重返京城的那一天開始,李善長就防患未然,派出眼線跟著朱守謙了,找到了朱守謙致命的把柄,一直悄悄握在手裡,當做對付徐妙儀的殺手鐧,預備著將來保命用的。

  現在圖窮匕見,撕開了所有的偽裝,該拋出來牽制徐妙儀了。

  揭露這個謀逆大案,砍掉徐妙儀兩大臂膀——靖江王和燕王,一箭雙鵰。李善長世故圓滑,滴水不漏,既能達成目的,又儘可能的把自己摘出來——如同他對於謝再興和朱文正翁婿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