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允炆卻像看一個魔鬼似的看著親生母親,緩緩逼近,直視呂側妃的眼睛:「不要動她,我警告你,不要動她!」

  呂側妃寸步不讓,「你就這樣對生你養你的母親說話?」

  朱允炆說道:「不要動她,我就一直是你的貼心長子,我會把你推上夢寐已久的位置,我的私事,你不要管。你若敢動她,我就是你棘手的仇人。」

  兒子這樣撕破臉的表現,無疑是默認了他對常槿超越人倫的感情。呂側妃覺得心痛,但更多的是恐懼。

  她半生順遂,以為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可是她最信任依賴的長子卻開始叛逆起來了,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她都已經不敢認這個任性冷漠的少年和長子是一個人。

  呂側妃身形搖搖欲墜,雙目含著淚光,祈求道:「兒子,母親永遠愛你,支持你,不管你是否把我當仇人,我都不可能把你當仇人對待。我們的利益始終都是一致的,兒子,我們已經和好了不是嗎?何必為了一個女人又生分了呢,這不值得啊!」

  朱允炆緩緩搖頭,「不,母親,您從來沒真正愛過我,沒愛過父親,也沒愛過那些親生的弟弟妹妹們,我們都是你的工具,你想成為大明帝國最尊貴女人的工具而已,為此,你可以付出一切代價。」

  「所以不要說愛這個字好嗎?你玷辱了愛,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你我以後依然合作,既然帝後無意將你扶正,那麼我才是最能幫你達到目的的人。你可以不愛我,你只需一直支持我就夠了。不要窺探你最忠實合作夥伴的*,我的母親。」

  ☆、第187章 遺書遇主

  東宮母子離心,暗流涌動。二皇子□□最近也不安寧,因為在大明「做客」的北元世子突然上書,說我們的郡主嫁給了你們的親王,結為秦晉之好,本是件大好事,可是秦王妃和秦王一直分居兩處,有違天倫啊。

  當初欽天監的人說秦王妃和一雙兒女的八字相衝,所以兒女的病不見好,王妃才挪居別處,如今孩子們的病早就好了,身體康健,秦王應該帶著兒女們接王妃回府才是。

  又道,孝字當先,如今皇上以孝治天下,哪怕王妃回府後,兒女們又病了,也不是王妃離府,而是兒女們遷居別院,以盡孝道才是,哪有讓嫡母一直在外獨居的道理。

  北元世子買的里八刺振振有詞,洪武帝這張老臉扛不住了,他日理萬機,早就將王音奴遷居八府塘小島行宮的事情忘記了,這個二兒媳本就是政治聯姻,沒想到要她給老朱家生下子嗣,所以兒子和兒媳婦分不分居,當老公公的一點都不在乎。

  但是小八說的確實有道理,如果一直將王音奴幽禁在八府塘,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再加上洪武帝最近正努力籠絡河南王王保保,要對人家親妹子好一點,所以他下了口諭,命秦王擺開儀仗,親自迎接王妃回府。

  黃儼親自來傳口諭,秦王接旨,說會挑一個良辰吉日迎接王妃回府,還給黃儼塞了打賞的紅封。

  秦王朱樉親自送走了黃儼,到了他和鄧銘的愛巢灼華院。取了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意,意在讚美鄧銘是個「宜家宜室」賢婦。

  隔著老遠,朱樉就聽見「賢婦」鄧銘火冒三丈,氣得跳腳,「不行!我說不行就不行!秦王府有她沒我,有我沒她!」

  小舅子鄧鋌正苦口婆心的勸妹子,「稍安勿躁,妹妹先忍耐,其實秦王也不想的,但君命如山,他不得不從,你少耍小性子,派人把正房收拾收拾,再派人去欽天監請一個吉日來,迎接秦王妃回府。千萬不要失了禮數,等她回來,你就當菩薩似的供著就成,平日該怎麼就怎麼樣,皇上不會管那麼多的。」

  還是小舅子懂事,朱樉聽了,心下稍有安慰,其實他和鄧銘帶著一雙兒女過著神仙似逍遙日子,也不願意讓秦王妃回來,可老爹發話了,他不敢不從。

  鄧銘尖利的聲音再次響起,「關了大半年沒死,她怎麼就不肯死呢?聽說八府塘湖心島冤死過一個冷宮妃子,那裡戾氣重,冤死鬼每晚都出來遊蕩找替身……」

  鄧鋌捂住妹妹的嘴,「祖宗!我叫你祖宗行了吧!這種話也敢胡說!」

  其實鄧銘話里的前朝妃子,實際上是以前吳王張士誠女兒永平郡主的傳聞,傳聞里當然沒有指名是早就在蘇州城破之日殉國的永平郡主,因為君王霸占柔弱小寡婦這種事情實在有侮皇室的名聲。

  「呀!」鄧鋌一聲怪叫,奪回了右手,赫然看見大拇指手背上一圈清晰的齒印!

  「你……你怎麼連親哥哥都咬啊!」

  鄧銘哭道:「我憋悶!我委屈!我不甘心!咬你一口又怎麼了?你還是不是我親哥哥了!」

  鄧鋌倒吸一口涼氣,「原本以為你嫁人後能收斂一些,沒想到越來越被慣壞了!」

  鄧銘哭道:「秦王就是願意慣我怎地?你有意見你和他說去呀!」

  鄧鋌無語了,本來他是奉父母之命來勸慰妹子的,沒想到妹子會如此彪悍,他憤然拂袖而去。

  秦王識相,曉得此時小舅子定很尷尬,便躲到了路旁邊的假山後,等小舅子走遠了才回房。

  果不其然,鄧銘咬了親哥哥都沒消氣,正要摔百寶閣上的古董擺設,秦王忙跑過去接住了一件宋青瓷梅瓶,「銘兒,別摔了,西廂的稻花稻穗正在歇午覺呢,你吵醒了他們,定要哭鬧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