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忍心見寵妃難堪,便走過去接過了冰帕子,擦了擦汗水和淚水,他剛才奉父皇之命,和將士一起將棺材抬到祭台,此時肩膀和腰身都酸痛不已。

  宰相李善長大聲念著洪武帝親手撰寫的祭文,先是大體回憶常遇春的各種功績,然後悲嘆:「……遽爾雲亡,曷謂柳河之川失我長城之將,喪今南還,哀痛切心,與誰言哉!」

  「將軍在時,朕實所倚,將軍既往,將誰與謀?」

  「不過臨風興慨,想其音容耳。朕親臨奠,思爾之情,言豈能盡?尚饗!」

  祭文念罷,洪武帝撫棺而哭,胡惟庸、劉基等大臣們皆跟著慟哭,魏國公徐達怔怔的看著戰友的棺槨出神,常遇春是同鄉、是同袍、是競爭對手,更是好朋友。

  一起出生入死,闖過多少難關,攜手滅掉元朝,建立千秋功業,青史留名。

  半生戎馬,少年時期立下的志向都完成了,也得到了最豐厚的獎賞,可這又如何?

  一口棺材,就終結了一切。

  攀到人生頂峰的徐達覺得一股寂寞湧向心頭,洪武帝的祭文依稀還在腦海里迴響著。

  「將軍在時,朕實所倚,將軍既往,將誰與謀?」

  將誰與謀,此時太子妃常氏也反覆默念著這四個字,回想剛才朱標和呂氏冰帕傳情的情景,目光冰冷幽怨。

  ☆、第14章 峰迴路轉

  常遇春追封了開平王,以親王之禮風光下葬。將星隕落,給北伐之徵的輝煌勝利蒙上一層陰影。

  魏國公徐達,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包括四皇子朱棣等戰將紛紛請戰,求再次北伐,一舉將殘元勢力趕到大漠吃風沙,給常遇春復仇。

  和武將們的同仇敵愾不同,文臣們則大多主張暫停第二次北伐,對內安撫百姓,休養生息,對外則以和談和招降為主,武力震懾為輔。

  痛失愛將,洪武帝一夜之間鬢髮白了一半,如今文臣武將爭吵不休,主戰派和主和派勢同水火,主戰派指責主和派懦弱膽小,貪戀安逸榮華;主和派大罵主戰派貪功猛進,不顧百姓民生。

  洪武帝左右為難,因為雙方說的都有道理。

  如今元順帝跑到和林,召集殘部,伺機反撲。

  元朝大將王寶寶盤踞陝西,手下有四十萬元軍。

  遼東有納哈出掌兵二十萬。

  雲南被元朝梁王控制。

  陝甘西番自立為王。

  就連高麗國也不老實,乘機擴張領土,占了遼東多地……

  可是另一方面,國庫空虛,人口急劇減少,良田變荒地,此時開始第二次北伐之徵,是涸澤而漁,不顧百姓死活,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他太明白吃不飽肚子意味著什麼——為了一口飽飯,赤手空拳都敢造反…

  洪武帝再三斟酌,最終站在了主和派這邊。

  入夜,百和堂還掛著白燈籠,已經打烊關門了。姚妙儀、姚繼同,還有道衍禪師在大堂里說話。

  「什麼?」姚妙儀簡直難以自信,「義父要去出使遼東和高麗和談?您是個和尚,怎麼參與政事上去了?」

  「洪武帝確實有經世之才,不拘一格。」道衍禪師面有欽佩之色,「如今大明和周邊勢力處於敵對狀態,並無使者來往,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佛教寺廟興盛,並不禁宗教來往,對高僧禮遇有加。」

  「就是因為我是和尚,洪武帝才選了我們這些方外之人打頭陣。談的好了,就正式派出官員使團定合約;實在談不攏了,名義上就是幾個和尚雲遊交往,大明也不會失去國威顏面。」

  反正這些和尚四處遊走,起碼有了和談的架勢,須知每一股勢力都有主和派,這些人渴望安穩,能不打仗就儘量先坐下談一談。

  於大明而言,可以穩一穩邊關的局勢,得到些喘息之機。朱元璋當過和尚,後來加入紅巾軍改信過明教,深知信仰的作用。

  所以在天界寺修《元史》的高僧們,只要身體禁得起路途波折的,基本都分派出去了,除了元順帝的小朝廷,道衍禪師去遼東高麗,克勤禪師遠渡日本國、還有其他人去了緬甸西藏。

  「聖旨已下,我們不得不從。」姚繼同一嘆,「本來義父是打算通過蔣山法會,引起洪武帝的注意,走一條終南捷徑,以接近朝政官員,可是沒想到弄巧成拙,現在身不由己了。」

  乍然遇到這種戲劇性的變故,姚妙儀腦子都懵了,她抿了一口已然涼透的冷茶,說道:「義父和姚繼同都走了,明教怎麼辦?刺殺郭陽天的事情怎麼打算?」

  「我們此去遼東高麗,路途遙遠,不通音訊,明教先交給你負責。」姚繼同說道:「明教這次內鬼叛變,損失慘重,還是以休養生息為主,莫要輕舉妄動。至於郭陽天——」

  姚繼同的目光里閃過一抹痛色,「暫緩吧,等我和義父回來再謀刺殺計劃,你要做的是穩住局面,我們不能再失去同伴了。」

  「屬下聽命。不會擅自行動的。」姚妙儀點點頭,她其實對明教的未來持以悲觀態度——即便是成功刺殺郭陽天又如何?

  即便是朱元璋死了又如何?大局已定,這天下是朱明王朝,難道姚繼同說自己的小明王,就能立馬黃袍加身,天下臣服?

  明教現在已經臭名昭著,被稱為魔教了好不好。

  何況和姚繼同相處多年,看得出小明王性格恬淡,並不是個有野心的人。不過明教庇護她多年,姚妙儀雖然不看好明教的前途,但是感激之情還是有的,不希望明教就這麼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