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朝良賤制度嚴格,若官員違規私自納賤籍為外室,也是不合規矩的,且崔氏一族乃是世家大族,也極為注重顏面。

  崔琿?納了個青樓出身的外室?

  姜青姝仔細回憶了一下,那日雖只有匆匆一瞥,但那女子的背影總覺得有幾分眼熟,好像在哪見過。

  一時卻想不起來。

  她乾脆點開實時,仔細翻了翻崔琿的實時,在裡面發現了一條比較突兀的——

  【外室婉娘身體不適,吏部尚書崔琿心疼不已,親自帶著她去看郎中,順便破天荒地帶她四處散心,又來茶館坐了片刻。】

  婉娘?

  這個名字沒聽說過。

  她沉吟許久,對身側的鄧漪道:「你去祁王府一趟,便說朕念著許久不曾親近皇弟,召他進宮來敘敘舊,共用家宴。」

  鄧漪應了一聲,「是。」

  祁王府的姜承晝突然被陛下召入宮「交流姐弟親情」,迷茫了許久,但他不問政事,並不認為會又什麼大事落到自己頭上,便乾脆利落地進宮了。

  他上回想討好陛下獻些男寵,卻半途被司空打斷,這回沒有外臣在,他還敢提。

  姜青姝微微一笑,卻問:「有沒有好看的女子?」

  姜承晝一愣。

  他心裡迷茫地想,以前他與這位皇姊不夠親密,今日私下一聊,才發現她……竟是這樣的麼……不喜歡男伶,更愛美人啊……

  虧他還費心思地搜羅了幾個長得好看的男人來。

  這不就更好辦了嘛。

  姜承晝不好意思地摸摸腦袋,露齒一笑:「這是自然,臣弟這裡有……」他話說得太快,不自在地低咳一聲,改口道:「是認識,臣弟認識幾個樂坊舞坊的主人,這全京城的美人啊,只要是皇姊想要的,臣弟都能給您搜羅來。」

  皇親貴胄的身份在重大國政上不頂用,但在京城還算是橫著走的,誰都要給這小王爺面子。

  姜青姝:「朕聽說,當年尋芳樓里美人才藝相貌皆冠絕京城,尋芳樓查封後,那些伶人的去向你可知道?」

  姜承晝沉吟片刻,點頭:「臣弟略知一二,這些女子如今四散分部在一些舞坊花樓之中,也有人被贖了身去。皇姊可是想讓她們獻舞伴駕?包在臣弟身上。」

  姜青姝不置可否,示意他附耳過來。

  待到祈王姜承晝離宮之後,姜青姝又在一堆冬至日無關緊要的請安摺子裡面,翻到了霍凌的。

  少年的字跡工整端直、清清爽爽,可見其心正筆正,襟懷坦白。

  不同於旁人百字之內問候皇帝安康,這小將軍寫個問安摺子,卻一板一眼、洋洋灑灑寫了逾兩千字,姜青姝打開看到這密密麻麻長達數頁的字,都懷疑這到底是不是請安摺子。

  鄧漪拎著燒好的水壺過來,瞥了一眼這奏摺,忍不住笑出聲道:「霍小將軍心裡想說的話多,只怕是什麼都一股腦地往裡寫,想讓陛下知道。」

  這話聽起來怪怪的,鄧漪像是在意有所指地打趣什麼。

  姜青姝瞥她一眼,理所應當道:「他少年心性,這個年紀話癆些也很正常,阿奚當初不也是如此。」

  鄧漪一邊添茶,一邊小聲嘀咕:「張小郎君和霍將軍,這能算成一碼事嗎?」

  當然是不能的。

  張瑜那是在寫情書,洋洋灑灑都是喜愛之心,面對喜歡的人話多,什麼都想分享給她聽。

  可霍凌只是問安,不管是身為臣子問候君王,還是作為君後的表弟問候表嫂,都是禮數到了就好,不該說這麼多。

  說太多,就越距了。

  姜青姝也覺得怪,但對方是她親眼看著成長起來的霍凌,她不傾向於往別的地方想。

  也許他只是把她當成家人?當初趙玉珩於他而言,既是恩師,又是兄長父親一樣的存在,也許這小子對他自幼就有幾分孺慕之情,三郎不在,這小子就把她當成趙玉珩來依賴了。

  如果非要類比一下……

  ……就像小孩子跟父母聊心事?

  姜青姝:「……」好像有哪裡怪怪的。

  她拿著奏摺,一行行看下去。

  霍凌問候她近來身體可好,心情如何,怕她心情不佳,還在奏摺里分享了一則他聽說的趣事,又提及近來雨雪甚多,叮囑她保重身體,勿要操勞。

  話里絮絮叨叨的,小小年紀就操心這麼多。

  他還主動問她,有沒有需要他分憂之事。

  隨後又自問自答。

  「臣夙夜難寐,殫思極慮,斗膽猜測陛下若有憂心之事,唯西武國與大昭之間的戰事懸而未定,若得以收複數城,擊退外寇,令天下諸國莫敢進犯,必使陛下龍顏大悅。」

  這少年洋洋灑灑地寫著,便自顧自在奏摺末尾分析起安西戰局來,與她說了許多他的想法。

  他聲稱西武國雖來勢洶洶,卻並不可怕,且大昭將領蔡古、濮陽鉞下獄之事必然會讓他們知曉,他們也許正得意於大昭內鬥、步韶沄病重,能用的將領越來越少,按照西武國如今的情況,等到來年開春氣候合適時,勢必還會率先發起進攻。

  既然如此,倒不如先發制人。

  霍凌自請出征。

  他和西武國交手過,最清楚敵國那位君主的作戰風格,收復庭州,也是他的執念之一。

  姜青姝問鄧漪:「你怎麼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