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鄧漪搖頭:「讓霍將軍統領安西軍務的話……臣覺得他資質不太夠,朝中也必然有所非議。」

  姜青姝嘆息。

  「是啊。」

  她看好霍凌的本事,但是有意先歷練他一下,等他讓別人心服口服了再上戰場。

  最近其實有另一樁事,她已經暗中決定好讓霍凌去辦。

  ——山西暴—亂。

  其實這本是今年夏季就已經發生的事,暴—亂起源於一個小小的州縣,當地縣令隱瞞不報,私自想將事情壓下去,結果壓了半個月縣令被暴民給殺了,這才驚動更上一級的刺史。

  這件事驚動了朝廷,經過三省商議,認為事情並不嚴重,讓當地刺史溫項禹查明事情原文,調兵鎮壓,懲處領頭的首犯。

  按理說事情就該解決了。

  結果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暴動非但沒能壓下去,當地軍隊隨即又發生了譁變,形成了一支極有組織的叛軍,殺了數個官員,規模雖然沒有很大,卻到了溫項禹壓不住的地步。

  安撫流民,平定暴—亂,剿滅叛軍。

  多好的立功機會。

  很適合霍凌。

  姜青姝掂著手中沉甸甸的奏摺,揉著太陽穴說:「明明有個好機會,但朕看霍凌是非去安西不可。」她把手中奏摺往邊上一扔,整個人後仰,靠著椅背道:「傳裴朔進宮。」

  她不怕會打擾了裴朔的假期。

  她看過實時了,裴朔這幾日一直安定如山,不曾遊玩聚會,只在府中看書。

  世人只知裴右丞裴大人是個餓鬼,不知道他也喜好藏書。

  前世好歹也是三元及第,經史典籍,失傳名帖,他都一個不漏,只是不愛社交的本性,導致他從不參加詩會文會,更不喜歡大出風頭、顯擺才華。

  更別提裴朔的公務有多忙了。

  平日也只挑個天朗氣清、意境絕佳的時候,在梅林下悠閒地翻翻書,有些書還是代陛下去探望君後時,從他那兒借來的。

  看到宮中派人來時,裴朔擱下書起身道:「稍等,容我去更換官服。」

  那內官笑道:「尚在假期,裴大人不必更衣,直接穿常服入宮罷。」

  換在別的官員,只怕為圖方便,直接就跟著他們走了,裴朔卻沉聲說:「不可。」他兀自轉身進了屋子,那內官想攔都攔不住,只好搖著頭苦笑。

  要說在陛下跟前最態度輕鬆、自來熟的,當這裴大人莫屬;偏偏在君臣禮節方面,最不願輕漫對待的,也只有這個裴大人。

  裴朔換好官服,整理好發冠儀容,才進了宮。

  姜青姝命人賜座,再遞給他霍凌的摺子。

  裴朔接過,卻沒急著看,而是謹慎問:「陛下要臣看哪段?」

  「看最後兩頁。」

  裴朔直接翻到最後,仔細瀏覽下來,才淡淡一笑,「霍將軍這段時間想必沒少花心思,對戰局見解深刻,一心為陛下分憂,臣以為他也的確有這個本事。」

  姜青姝問:「裴卿支持他這次掛帥出征?」

  裴朔頷首,「臣知道陛下在顧忌什麼,不過戰事損耗巨大,如果能派遣良將早日解決,何必夜長夢多?霍將軍參與戰役頗少,朝野內外皆知陛下看中他,這次為主帥的確難以服眾,不如讓其為副帥,令擇一人為帥。」

  「聽裴卿語氣,心裡可是已有人選?」

  「有。」

  「是誰?」

  「忠武將軍唐季同。」

  「唐季同……」姜青姝默念這個名字:「趙德元的舊部?」

  「正是,此人也是先前與霍將軍共同去曲昭山立功之人,而前些日子捉拿宣平坊刺客,他也有參與,陛下至今尚未賞他。」

  唐季同以前只聽命於趙德元,經過這一樁樁事,現在對霍凌既欽佩又欣賞,宮宴上還拉著霍凌喝酒。

  這人現在京內,統率精兵數千人,和趙德元一樣很擅長用騎兵。

  的確合適。

  姜青姝提筆記下這個名字,又抬頭對裴朔笑道:「如果霍凌依舊去安西,那可能要讓裴卿來幫朕做一件事了。」

  裴朔注視著她那雙清明湛然的眸子,心裡微微一嘆,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真是糟糕啊。

  他又被她給「惦記」上了。

  每次她把他哪裡需要往哪搬時,露出的就是這樣的笑容。

  男人抬手按了按眉心,笑容裡帶著些許無奈,更多的卻是放任、平和,抬起一雙漆黑清潤的眼睛,問:「陛下是想要臣去帶兵平定叛亂?」

  她欣喜地一拍雙手,「知朕者,莫若裴卿。」

  出將入相,也許形容的便是她的裴卿。

  軍事與政略屬性都高,出則為將,入可為相。

  雖然她更傾向於把他當成相用,但誰叫裴朔太能幹呢,那地方之事她看著有些蹊蹺,至今都平息不下,還能愈演愈烈,說不定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

  既然霍凌不去,那就派裴朔去查個清楚。

  這樣最穩妥不過。

  她沉思須臾,說:「朕覺得地方刺史必有隱瞞什麼,為避免打草驚蛇,朕會下兩道旨意,名義上你先去寧州賑災,實際上寧州的事暫且交給別人,你隨後再處理。」

  裴朔安靜地聽她說,垂眼看著地面,無奈道:「臣還沒答應陛下呢。」

  「那你答應嗎?」

  他答應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