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仰馬翻,大概如此了吧。】

  【說好的也先一觸即潰,你皇帝帶著上司和明軍精銳在前面美美收穫軍功,他們在京城張燈結彩的呢?】

  【怎麼突然就這樣了呢。】

  倒也不至於如此。

  其實就以當時正統的部署,京中的有識之士又怎麼可能不知道此戰兇險?

  不過他明軍強悍,跟隨出征的又不乏身經百戰的將軍,因而當日收到如此之潰敗的戰報,說不崩潰,當然也是假的。

  畢竟,是吧,好歹給他們留點精銳也好啊。

  【于謙和之後的景泰帝朱祁鈺正是在這種驚濤駭浪之上臨危受命,真正意義上步入了歷史政治的舞台。】

  【開玩笑,真以為那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是虛指嗎?當時的大明可真是危急存亡之秋了。】

  【可以說,以于謙為首的景泰重臣是真真切切的大明王朝的續命人一點不摻水啊。】

  被誇獎的景泰皇帝朱祁鈺那臉上只能說毫無任何喜色。

  他可不會忘了,天幕這拾級而上要去的目的地,正是他們于少保的埋骨之所。

  而他大明如此忠臣,竟然未得善終,一想到這,他簡直氣得七竅生煙。

  好嘛,扶大廈將傾但是為他人做嫁衣是嗎?

  即便如今將南宮那位千刀萬剮了,又當真能消平他心頭之恨嗎?

  畢竟給他諡號為「戾」就算了,還真的將于少保處死了!

  第238章 旅行Vlog【三零】

  【瓦剌取得有史以來對明作戰前所未有之輝煌戰績,自然要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且皇帝都被生擒了,明廷的混亂,也先如何能夠不知道,直接兵臨北京城下。】

  【而當時的情況可以說是十萬火急,精銳騎兵部隊全部於土木堡土崩瓦解,京師只有不到十萬的守衛兵卒,且人心惶惶。能拍板的高官要員……好吧,也全交代在土木堡了。】

  【看起來贏面的確有些渺茫。都城南遷的話題再度被提了起來。】

  【以徐有貞為首的幾人借星象之說提議遷都返回南京,卻被于謙以宋朝南渡的舊事嚴厲反駁,畢竟南宋的「輝煌戰績」是吧,那簡直是明朝人血淋淋絕對要避免的一件重大政治正確的事項。】

  【之前提議遷都,那還可以說是不忘祖宗之本,但土木堡之變外加一個外敵兵臨城下,簡直是Buff拉滿了啊,妥妥的第二個靖康之變吶。】

  【吏部尚書王直等人自然站在了主戰派于謙的這邊,最重要的是,郕王朱祁鈺也肯定了于謙的思路,徹底打響了北京保衛戰的前奏,也拉開了景泰朝的序章。】

  【徐有貞也因此顏面掃地。】

  【哦,不對,這時候他應該還叫徐珵吧。】

  【畢竟他是北京保衛戰之後才改名為徐有貞的。】

  【只能說,雖然徐有貞治河確實是個好手,但做人就不太行了。】

  【這一次的顏面掃地在徐有貞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火種,為奪門之變後誣殺于謙與王文等人埋下了命運的伏筆。】

  直接被點了兩個名字的徐有貞頓時感受到了身邊凌然的視線,忍不住輕顫了一下。

  于謙倒是並不意外,雖然於他而言,當日的反駁不過是出於公心的探討,最終定下了保衛北京的大計之後很快便將這個插曲拋諸腦後了,他哪裡來的這麼多時間耽誤在這種無聊的事情上。

  而會招人憤恨,這也不在他的意料之外。

  畢竟都已經有了什麼「奪門之變」,讓正統二次復位,自己這位擁立新帝的官員會遭到迫害,也是理所當然,他本人並不意外。

  便是讓他再選一次,哪怕明知道正統會二次復辟,他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朱祁鈺顯然反應更大,忍不住拍案而起。

  好一個徐有貞,竟然做出如此之事。

  他還不夠大度嗎?看其治河有方,縱然之後知道了他便是當日土木堡之後提出南遷的徐珵,也仍舊沒有為難,不計前嫌,擢升其為左副都御史,他竟然就是如此報答自己的。

  朱祁鈺面無表情。

  既然這麼喜歡南宮裡的那位,等今日天幕結束,便跟南宮中的那位一同去黃泉路上做做伴吧。

  看來總是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寬容和退讓,當作是自己放肆的資本。

  他們既然不肯手下留情,那便不要怪他不講武德了。

  【嗯,沒錯,總而言之,肅清大漠的壯舉分分鐘變成了北京保衛戰。】

  【在豬隊友的強力加持之下,差點連個瓦片都不給剩下的那種保衛戰。】

  【而于謙便是在此時臨危受命,在這種天坑情況下與主戰派官員及朱祁鈺一起打響了北京保衛戰,且真的打贏了。】

  【當然,這主要也是豬隊友都到對面去了,剩下的都是靠譜的隊友啊。】

  【果然,家無堡宗,天下太平。】

  景泰朝群臣回想起那段歲月,仍舊是熱淚盈眶啊。

  誰說不是呢,雖然不至於是瓦片都不剩下,但是真的是家無餘量啊。

  但還沒來得及憶苦思甜,就聽到天幕後面的幾句話,雖然很不應該,但是真的差點笑出聲。

  嗯,作為大明官員的職業素養最終讓他們以扭曲的面容保持了最後的一點矜持。

  雖然堡……

  雖然南宮那位估摸著明天就是死人了,但是他們也不能慶祝得太大張旗鼓嘛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