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唯一一個以達成此殊榮的皇帝,沒有之一。】

  李世民的羨慕簡直要滿溢出來。

  那可是封狼居胥誒!

  也不知道他手下的大臣怎麼會同意的!想學一學糊弄大臣的有效話術。

  朱棣無言以對。

  雖然他有遠征漠北,徹底打垮北元等外族的雄心,以及絕不能讓那些遊牧之部族有喘息恢復之機的決心。

  可是……

  當皇帝也是很忙的,他真的沒有想自己五次都親自出征的啊!

  如果麾下有一個可以封狼居胥的將士,他簡直是做夢都要笑醒。

  不過……

  第一個深入漠北和第一個率兵深入漠北有什麼區別嗎?

  不就是少了兩個字而已嗎,在他之前哪有人……

  朱棣的思緒戛然而止。

  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不會又是在內涵北宋那兩個北狩的二聖吧?

  天幕你明明可以一帶而過,卻偏偏選擇著重強調,推翻重來,果然,天幕的心思你別猜,反正尷尬的也不是他!

  對此,趙匡胤則表示,躺平,他什麼也聽不明白。

  【當然,說朱棣進漠北就是進自家的後花園這話可不是空口無憑,雖說是五征漠北,但是那是登基之後五征漠北,在登基之前,朱棣的封地在哪裡?那是在北平,是抗擊蒙古高原北元殘存勢力的根據地啊,主要職業就是打漠北,打漠北,還是打漠北。

  尤其是,朱棣第一次真正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便正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出征漠北的那一次戰役之中。

  當時仍在深冬,天降大雪,眾人紛紛請求要在雪停之後再行進軍,只有朱棣認為,只有冒雪前行,才能出其不意。

  於是,燕王率眾雪夜急行,當夜就圍困了北元太尉乃兒不花的駐地,最終生擒乃兒不花。

  乃兒不花,正是洪武朝北元殘存勢力的中流砥柱,可以說,天空一道閃電,朱棣閃亮登場,一登場就解決了明初北部的一個心腹大患。

  朱元璋對此高度評價,「肅清沙漠者,燕王也!」

  這話啥意思,翻譯一下,不就是朱棣去漠北肅清騎兵,就跟回家一樣親切嗎?】

  朱棣:???

  朱元璋:???

  這話好像不是這個意思吧。

  但……

  管他什麼意思,但他之後會生擒乃兒不花誒!

  這還不值得讓人高興嗎?

  那朱允炆那小子竟然還想削他的藩,收他的兵權?

  那都是他憑實力自己得來的!

  【不過即便如此能征善戰,最開始的時候,朱棣本來也是沒想親自御駕親征的,而是任命了靖難之中的有功將領丘福率兵北征。

  朱棣顯然對自己手下的將領是個什麼性格十分清楚,在他出征之前,千叮嚀萬囑咐,慎則勝,不慎則敗,讓他相機前進,不要固執己見,如果一戰未捷,那就等下一仗。

  甚至於等大軍都開拔了,還不放心,專門又派人快馬加鞭傳了一道詔書再次諄諄教誨。

  反正信心滿滿的丘福是一個字也沒聽進去,果然輕率冒進,不聽部下勸諫,於是麾下全軍覆沒,五位將領無一生還。

  收到消息的朱棣大為震撼。

  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遠征之旅。】

  李世民:啊這,突然覺得千金之子不垂堂這句話也是有其道理的。

  這封狼居胥的帝王專屬的寶座,他這麼謙遜大度的人,自然要讓讓後輩的。

  朱棣:……

  其實真的不用講這麼詳細的。

  這個殊榮,是他憑本事被迫拿的。

  第151章 太宗上位計【二三】

  【明成祖分別於永樂八年、永樂十一年、永樂一十年、永樂一十一年、以及永樂二十二年進行了五次北伐,被稱作:「五出漠北,三犁虜庭」。

  也就是說,打了五次,將漠北蒙古高原上的王庭犁了三個。

  好在當時的蒙古高原上群雄並起,王庭林立,不跟漢朝似的只有一個,咱judy主打的就是一個雨露均沾。

  其中又以永樂十二年那次最為深入,戰果也最豐碩。

  一直打到了如今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託附近,大破瓦剌部,其部十餘位王子陣亡。

  於是被威懾的阿魯台臣服明朝,次年,瓦剌馬哈木向明朝謝罪。

  對於朱棣的軍事能力,見識過的老將都說朱棣牌統帥很好用,親測很好攢功績。

  「料敵制勝,明見萬里。」

  「威震朔漠,虜人不敢近塞。」

  都是明初永樂朝的恢恢武功,而這其中,至少有80%是朱棣親自打出來的。】

  劉徹與李世民:!!

  犁了三個?

  他們要求不高,不必犁三個,就努努力把王庭犁個三遍吧。

  兩朝的武將們:……

  雖然他們自己確實也有點蠢蠢欲動,但是,這個三年北征三次的頻率是認真的嗎?這是直接跑到塞外王庭去辦公了嗎?

  永樂朝的老將們自然紛紛點頭。

  他們當然承認了,在武事一途之上,他們家陛下那絕對是每一項皆精且熟,他們自愧不如。

  雖然自愧不如,但是有其他的戰術想法的時候還是要勇敢地跟陛下說呢!

  萬一自己說對了呢。

  【可能就是因為他曾祖父打得太順溜了,讓我們的叫門天子產生了一些錯覺,於是光榮地成為了明朝唯一一個留學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