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世民:……

  他目前感覺良好,什麼臣子悄摸摸的視線,他可以當看不到的。

  反正全天下現在都知道,他不但平時愛哭,遇到傷心事愛哭,連上戰場都愛哭了。

  這都是什麼事啊。

  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一定另有其人。

  不過你們史官是不是也太過分了,他定霍邑的功勞如此昂揚,你們怎麼連哭都要記錄下來,直接記載他勸諫他阿耶的話不行嗎?

  劉家皇帝則看熱鬧不嫌事大。

  這大唐的創業過程,怎麼這麼樂呢。

  【不過,事情又怎會如此順利呢?那隋將宋老生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指揮軍隊本著李淵及李建成就沖了過來。可能人家本來只是打算擒賊先擒王來著,沒想到這倆人這麼脆。

  李建成墜落馬下,嚇得李建成和李淵直接率大軍先走為敬了。

  只留下了帶著兩千騎兵的李世民。

  但兩千對兩萬,沒錯,還是敵人落單,沖就完事了。

  李世民遂率精兵自高坡俯仰衝下,將敵軍陣營直接沖亂,大破敵軍,斬敵將於城下,遂定霍邑。

  少年意氣,莫過於是。】

  劉恆:!!

  他聽到了什麼?

  從高坡,奔襲而下嗎?

  聽起來就很刺激呢,而且還是在戰場上誒。

  蠢蠢欲動,他可以不從戰場上的高坡俯仰而下,但是普通的高坡他的確很是心動呢。

  李世民則表示,其實他衝下來的時候還以為會有唐軍接應他來著。

  不過……

  即便知道沒有,他也有一舉擊潰敵人的信心。

  想到當日的心累,他突然領悟到了,拖飛機的真諦。

  的確很辛苦,這不是十八歲的他應該承受的。

  第139章 太宗上位計【十一】

  【平定霍邑之後,河東便向唐軍展開了自己的懷抱。李世民眼光敏銳,決定慷一下隋朝之慨,向李淵提議,攻破永豐倉以開倉放糧,收復群盜以圖京師。

  等唐軍駐紮在涇陽之時,已然勝兵九萬。

  有了兵那還怕什麼,二鳳表示不在話下。

  於是大破胡賊劉鷂子,兼併了他的部下,二鳳牌打仗,人越打越多,值得信賴。】

  李世民疑惑。

  這打仗嘛,當然要一邊打仗一邊納降了。

  俗話說的好,以德服人嘛,確信。

  李世民這話一點都不虛心呢。

  楊堅:……

  他的錢,他大隋的國庫和糧倉啊。

  竟然為其他朝的人做了嫁衣,逆子誤國啊。

  【緊接著,二鳳以秋毫無所犯的嚴明軍紀,不受百姓之酒水與牛羊,率大軍平定大業城,也即隋都,之後的唐朝都城長安。

  李世民因此得封秦國公,食邑萬戶。

  看看人家的十八歲。

  這還沒完,剛平定了大業,讓李淵順利地輔佐國政,結果薛舉竟然率精兵十萬逼近渭水之濱,趁機想揩李唐家的油,這二鳳能忍?

  揍你丫的。

  於是李世民親自披甲上陣,大破薛舉。注意,史書上寫道:「追斬萬餘級。」

  也就是說,薛舉敗兵在前面逃跑,二鳳舉著砍刀在後面一邊追一邊砍啊,那畫面,真刺激呢。

  總之,原本想趁機打一波秋風的薛舉不但被唐軍大破之,還一路被攻城掠地,一直被追殺到隴坻,二鳳方才意猶未盡地收了兵。】

  李世民忍不住想起了當年征戰沙場的青蔥歲月,當日沙場之上是何等恣意與痛快啊。

  啊,好想再來一把。

  手下文官立馬跳出來摁住。

  不,陛下,你不想。

  這一次,武將們也站在了文官的一面。

  對,陛下,你一點都不想打仗呢,快把這種機會讓給他們吧,憋不住了,聽這天幕說的簡直是熱血上頭,現在就想找個地方施展一下拳腳呢。

  李世民:……

  所以,愛會消失是嗎?

  劉邦終於哼哼唧唧地承認,這李淵小子的兒子好像確實挺能打的。

  【自李淵入主長安,獲得了長安的控制權之後,隨即擁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遙尊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

  好一個隋朝「周公」的好形象呢。

  有一說一,「伊霍之事」、「伊周之才」的內涵被無限延伸成歷史黑笑話之一,每一代的人都有責任。

  第二年春三月,隋煬帝於江都被殺,同年五月,李淵便迫不及待地廢了隋恭帝,自立為帝,改元武德,李世民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拜尚書令。

  這是消息剛一從南邊傳過來就行了廢立之事,一點都沒有之前的拖泥帶水了呢,還當真是封建主義塑料兄弟情呢。】

  李淵:……

  誰跟隋煬帝兄弟情深啊,不過是姨表兄弟罷了。當然還是皇位比較重要了。

  霍光則表示,你們後世有這麼多廢帝篡位的,不能用自己的典故嗎?

  他可沒想過篡奪大漢的天下!

  跟你們這些人可不一樣,別拿他當擋箭牌。

  業已年邁的劉徹身邊的侍中捧著《周公圖》訥訥問道:「陛,陛下,這圖……」

  這圖還要送嗎?

  劉徹:……

  這些糟心的後人啊。

  【啊,對了,忍不住說一句,其實這位被李淵擁立的隋恭帝楊侑也是代王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