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說漢唐兩位太宗之間有許多緣分,這絕不是空穴來風的哦。

  這麼多宗室,李唐家父子怎麼就偏偏選中了代王呢。】

  劉恆一口水卡在了喉嚨里。

  這樣的「緣分」,他還是敬謝不敏了哈。

  【雖然因為唐朝最終奪取了天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帝制王朝,因此我們後世之人往往以唐史記載為尊,以武德元年為唐朝之開國元年。

  但實際上,武德元年的唐朝政權雖然控制了昔日的隋都大業,但是在狼煙遍地,群雄逐鹿的隋末,各種皇帝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忽悠到了幾萬軍隊就非常有自信地搞個皇帝來噹噹,皇帝這個稱號,在亂世,也可謂通貨膨脹了。

  而這個時候的唐朝政權,只能算是眾割據勢力的其中一支而已。

  二鳳正式開啟了人生的第二個篇章,也是華夏史冊之上都獨一無二的太宗開國階段。

  沒錯,這個時候,二鳳陛下在四方征戰的路上一路狂奔去了,當然,這一路上沒少散發魅力,讓無數將軍為他哐哐撞大牆呢。】

  李世民不理解。

  好端端的,他麾下的那些大將軍為什麼要為了他哐哐撞大牆啊。

  就是他們真想不開要撞自己也一定會攔下他們的!

  一個合格的主君永遠愛臣如子呢。

  自己真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呀。

  李世民驕傲地挺了挺胸膛。

  【武德元年七月,深受其辱的薛舉去而復返,大舉入侵涇州,這一次,薛舉可以說是幸運至極,當然也可以說是不幸之至。薛舉刷到了他人生之中的一項重要成就,即大破唐軍,成功奪取高墌城。

  唐軍在此次戰役之中因輕敵被薛舉誘敵深入,遭遇慘敗,傷亡十分之六。

  作為主帥,戰役的總負責人,這次戰績自然要在二鳳的頭上記上一筆,《舊唐書》說「太宗率眾討之,不利而旋」。】

  李世民不喜歡給自己找理由找藉口。

  敗了便就是敗了,他不可能讓手下的將領為他擔責任,有什麼責難都衝著他來好了,反正他麾下的臣子是沒問題的!

  再說了,他有仇都是當場報的,反正他對這事一點遺憾都沒有了。

  如果非說要有的話,恨不能讓薛舉親自再見識一

  下,大唐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呢。

  但……

  天幕說薛舉幸運至極,又不幸之至。

  這個不幸之至,不會是他理解的那個意思吧。

  【而二鳳為什麼會栽在這個手下敗將的身上呢。

  這就要說到薛舉這次出擊的幸運所在了,好巧不巧,李世民當時生病,恰在臥床休息,沒能親自上陣,讓薛舉白撿了這麼大一個戰績。

  薛舉原本想要趁機直取長安,然鵝,風水輪流轉,今天輪到你。

  九月,薛舉病逝,其子薛仁杲即位,追諡薛舉為武皇帝。

  當然啦,還沒來得及下葬,薛舉辛苦建立起來的政權就為他一起陪葬啦。

  史書是會內涵的,「未葬而仁杲滅。」】

  這麼大一個空子,不鑽不是人啊。

  凡有點見地的皇帝都忍不住發出了如此的感慨。

  沒機會找他爹親自雪恥,拿兒子來練練手也還不錯啦,勉強能接受吧。

  薛仁杲:???

  你們禮貌嗎?

  劉徹:……

  什麼人啊,也諡號武皇帝。

  還好還好,他大漢諡號之前還要加個孝字,自己跟這些人還是不一樣的風采的。

  【至於滅薛舉所建立之西秦政權的,自然是我們二鳳無疑啦。非但俘虜薛仁杲精兵一萬餘人,還收服了許多戰敗的將領,皆感動於願意與他們遊樂騎射,沒有隔閡的李世民之恩,願意以死報效。

  這是什麼迷弟收割機大唐分機啊。

  李世民滅西秦,功高至偉,封為太尉,節制關中兵馬,加授涼州總管。】

  李世民則十分謙虛地擺了擺手。

  哎,收服人心,這種東西還值得拿出來單獨說嗎?不是跟喝水一樣尋常的事嗎?

  再說了,他也沒刻意籠絡那些降將的人心嘛,誰知道他們怎麼這麼突然就願意對自己如此效忠,他不接受多不好意思啊,是吧。

  【情況如此勢如破竹,連滅國戰都打出來了,總覺得缺點什麼調味品不是?沒錯,進展是不是有點太順利了呢?照這個打法豈不是兩年就大一統了?

  不行不行,上天一定要努力修復一下這個Bug。

  上天說要修Bug,於是他派出了李淵。】

  李淵:???

  天幕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麼東西?

  說的好像他是什麼品種的廢物一般,分明他也是很英明神武的!

  【武德二年,劉武周之部下宋金剛攻陷澮州,旬月之間,晉、澮二州陷落,關中震動。好吧,主要是李淵震動。

  看來人氣勢洶洶的樣子,李淵立馬慫了,不行啊,這離自己是不是也太近了一點。

  於是李淵下令表示,賊人來勢如此洶洶,難以與之爭鋒,應噹噹機立斷,拋棄河東,只要退守關西即可。

  要知道,關東那可是好大一片地呢,大唐的龍興之地晉陽與太原,便在河東之地,這是直接要把大本營也給扔了啊。】

  此話一出,劉邦沉默,劉秀無言。

  怎麼同樣都是打天下,你的天下我的天下怎麼打起來難度不太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