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那個一窩蜂亂成一鍋粥的年代,李唐勢力有別於那些只想著割據一方的群雄,從一開始就

  決定打入關中,奪取長安,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過有人可能要問了,隋煬帝這時候不是在江都嗎?脅什麼天子令諸侯搞程序正義呢?

  嗐,瞧這話說的,都程序正義了,還要什麼飛機。

  當然是隨便扶立個隋朝宗室當皇帝,遙尊一下遠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意思一下咯。】

  頗有造反經驗的眾人努力地深吸了一口氣,才將將繃住了情緒。

  雖然道理是那麼個道理啦,但是天幕怎麼能把其中的真相如此明白不加掩飾地暴露出來呢,豈不是讓天下百姓皆效仿之嗎?

  但是他們觀天幕也有一陣子了,大家都是人精,又都善於剖析隻言片語背後隱藏的真相,早有人猜到,也許天幕所在的後世,他們這些王侯將相皆已成了過眼雲煙。

  只是任他們如何作想,也想不通天幕所在的那個遙遠的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模樣。

  至於隋煬帝?

  由於天幕降臨之時隋煬帝正在南巡路上,與天幕失之交臂。

  簡而言之,就是沒緣分,他活該。

  因此大興城的百姓都已經知道隋朝將亡,但是皇帝本人還一無所知。

  【李淵自大業十三年二月決定起兵,待到十一月初九便已攻陷長安,用時不到九個月。縱觀華夏兩千年帝制,需要親自打江山的情況,李淵這速度簡直跟坐了火箭一樣,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也難怪李淵直接飄了,認為自己是天選之子。

  某種程度上他想的也沒毛病,他是上天選中的兒子他生理上的親爹,怎麼不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天選之子呢。

  畢竟這麼多缺好兒子的爹,二鳳怎麼就攤上了這麼一個呢?】

  李淵終於憋不住了,拍案而起。

  怎麼,兒子優秀不正說明是他李淵虎父無犬子且教子有方嗎?

  天幕簡直是欺人太甚,哪裡有人因為兒子太優秀,反過頭來怪罪兒子他爹德不配位的?世上焉有此種道理,還講不講倫理道德了?

  但是觀看天幕的其他朝代的皇帝卻深以為然。

  沒錯沒錯,這李淵是撞了什麼狗屎運才能得到這麼一個千年難遇的寶貝好大兒,要是真是自己的兒子就好了,朕絕對立刻馬上封太子。

  李世民:……

  額,這個,其實他倒也沒那麼想認爹。

  不知道天幕為什麼總是這麼熱情地給他扒翻合適的親爹候選人。

  其實,他比較想當別人的爹啦。【李唐王朝打江山的過程雖然一日千里,進度喜人,但也絕非坦途,如果硬要說是坦途的話,只能說,因為己方SSR勢力太強勁,直接削平了難度。

  俗話說的好,所謂歲月安好,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而為李淵負重前行的,毫無疑問,是他那金光閃閃的二兒子李世民。

  就在我們安享高考之後最快樂的暑假的時候,同樣高中生畢業年紀的二鳳陛下還奔波在戰場上,真是繁忙又充實的十八歲呢。】

  高考?高中生?

  這些又是何意?

  莫非是同殿試一樣的考核,通過了便能做官?

  後世之人考完殿試還能放假?

  不對不對,應該說,難道後世十八歲還統一進行科舉考試的嗎?

  【霍邑之戰便是其中翹楚,充分讓我們感受了一下十八歲高中生拖飛機的艱難險阻。

  在西攻賈胡堡之時,遇到了屯守在霍邑的隋軍將領的頑抗反擊,又恰值久雨糧盡,李淵頓時就打起了退堂鼓,立馬決定先返回他的快樂老家太原再做打算。

  李世民堅決反對,表示,本就打著興大義救蒼生的旗號,必須得入主咸陽,才能號令天下,如果遇到這麼點小敵就退縮,恐怕難以服眾,只能永遠退守太原一城,還談什麼王圖霸業。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一次被二鳳陛下於萬人之眾拔出來的記憶太過濃墨重彩,對於二鳳所說的「小敵」,李淵是如臨大敵,並不採納二鳳的建議,反而敦促大家趕緊出發回太原。】

  嘶……

  這話真是劉邦聽了沉默,並且忍不住狠狠踩上一腳的程度。

  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只要靠兒子就能當皇帝?世上還能有如此好事?

  他也不想奮鬥了,有沒有哪個兒子可以帶飛一下?

  算了算了,想到他們家天幕所說的家族淵源,感覺兒子不太很靠譜的樣子。

  畢竟他老劉家的太上皇,可不是這麼好當的。

  李淵忍不住怒斥道:「休要再提那高陽賊之事!」

  而李世民則像是想到什麼一般,倏爾望向天幕,但是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多虧了我們二鳳陛下祭出了大殺器——眼淚。

  唐太宗與唐高宗這對父子二人組的眼淚那簡直跟不要錢的一樣。

  不過一個是哭著砍人,一個是哭著悄摸摸殺人而已。可以說,一種眼淚,兩種風情啊。

  咱二鳳看親爹竟然如此糊塗,忍不住在親爹營帳外嚎啕大哭起來,哭聲直震雲霄,李淵終於憋不住了,詢問李世民為何哭泣,李世民趕緊趁機再勸諫了一番,李淵終於同意停止回軍。

  天上的雨,二鳳的淚。

  二鳳嚎啕完,八月初一,大雨竟然停了,拜什麼蕭敬騰啊,拜二鳳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