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在於,劉家皇帝那刻薄寡恩是寫在DNA里的,作為離政治機器只有一步之遙的漢武帝劉徹,更是其中翹楚。

  而要讓這麼一位一生熱衷集權大一統的帝王付出他的信任,是難如登天的。

  元封五年,緊貼著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薨逝,那項綿延了兩千多年的刺史制度幾乎同時上線。

  這雖然是中國監察制度的一大進步,但是這項制度出現最開始的契機,實際上卻是帝王缺乏安全感的體現。

  而這麼一位在權力巔峰浸淫數十年的實權天子的不安,對於國家運行機器而言,也是一場滅頂之災。

  可以說,後來的漢武朝堂會變成那樣血流成河的大逃殺現場,帝國二把手兼剎車器控制者的缺席,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衛青:……

  天幕你這就強人所難了吧。

  他自己在心裡估算了一下,如果真按照天幕所提供的時間線,自己怎麼也是活到了將近五十歲,雖然不能算長壽,但是也絕對算不上短命。

  主要還是因為去病死得太早了!

  任誰曾經擁有過一個如此閃耀的後繼統帥人選之後,都不會有再培養一個備胎的想法的。

  他同陛下之前就曾經商議過,大漢的下一任四方統帥,定然是去病無疑。

  而他們要做的,便是在下一任天子登基之前,將去病培養成下一位鎮國護石。

  誰能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呢。

  他決定了,從今天開始,每天監督去病喝補藥,一天喝三回!

  霍去病覺得自己背後有點發涼。

  【畢竟自元封五年之後,漢武老年旅行團甚至都只在泰山周邊的山東這旮旯轉悠了,要不就去去甘泉宮,像元鼎元封這樣一年去一次,一

  次去半年的漫長旅途是再也沒有過了。

  劉徹沉默了。

  什麼老年旅行團!

  他們不是出去玩的,分明是去丈量天下的,順便看看他大漢目前的現狀,不能完全被那些基層的官員們忽悠啊。

  再說了,你們以為出去巡遊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嗎?

  若不帶著仲卿,以他天子之尊,去這麼遠的地方,是很危險的。

  雖然他確實打算如天幕所說親自去朔方跟單于喊話,但可不代表他真的願意以身犯險哦。

  他可從來不是什麼莽撞的人。

  上一個建議皇帝親自出戰,自己在後面守城的官員,墳頭草都已經三米高了。

  【但無論衛青之薨逝在漢武朝引發了怎樣一場沉默的海嘯,但死者不可復生。

  這位曾經一舉打破匈奴不可戰勝神話的將軍最終還是先於他的君王,埋進了茂陵之中。

  縱觀衛青的一生,七戰七捷,七戰共帶出了九位侯,十四位將軍,更是為大漢帶來了全新的戰鬥方法,是在草原之上掌握大兵團協同作戰的第一人。

  非但如此,衛青上得了戰場,下得了朝堂,是漢武帝最為信賴的政治夥伴,也是漢武帝身後最大的依仗。

  「長平桓桓,上將之元」是無上的光榮。

  而這兩位沉眠於帝王之側的大將軍們,共同用他們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那句著名的歌詞:「你曾經是我的邊疆。」】

  就知道天幕提那個什麼盧山沒有好事!

  雖然他熱愛搞陵墓建設,但是他也實在不怎麼想幫兩位大將軍搞陵墓裝修事業啊!

  但這句「你曾經是我的邊疆」到確實是去病和仲卿最貼切的寫照。

  第99章 西漢篇十七

  【作為武將,生能得帝王器重,大權在握,在戰場上肆意揮灑才能,死能陪葬帝陵之側,占據功臣墓第一第二的絕佳位置,還能由皇帝親自監督陵墓裝修事宜,這似乎已經是古代將領能夠達到的最完美的結局。

  但問題是,前後朝的皇帝都不做人吶,縱觀歷朝歷代,莫說是能得善終的將軍了,只要是君臣組,能HE的已然是鳳毛麟角。

  再加上劉家最為著名的刻薄寡恩,再看看隔壁豬豬在文臣part大殺四方的樣子,漢武帝怎麼能跟重兵在握的將軍君臣相得呢?還是兩個?這不可能。

  這其中一定有陰謀!

  畢竟搞君臣的,大家的口味都比較一致,都是酸爽派的,怎麼就你們漢武朝與眾不同?那不存在的。】

  什麼陰謀?

  劉徹一頭霧水。

  誰刻薄寡恩了,你全家才刻薄寡恩呢!

  他不承認,分明他是一個多麼關愛臣子的皇帝啊,反對打仗的,他都親切友好地送人去邊疆好好體會了一把當地的風土人情。

  想要早日與祖宗相見的,他擔心臣子一個人上路多麼孤單寂寞,還經常讓家人一起陪同呢。

  他雖然處置起人來毫不手軟,可他從來都不會無理由地憑喜好殺人的。

  再說了,就算他是憑喜好執掌生殺大權的真暴君。

  那他跟仲卿和去病之間也不會有什麼陰謀啊。

  太離譜了。

  【你看漠北之戰之後,直到衛青病逝這十多年,衛青再也沒上過戰場,寶刀塵封於劍鞘之中,這是為什麼?這一定是因為漢武帝忌憚衛青功高震主,所以才強行將人軟禁在長安之中的,就跟他曾祖父是一模一樣的。

  至於為什麼衛青至死是這個Bug一般的大司馬大將軍,自衛青死後大司馬大將軍一職一直空缺到武帝託孤?




章節目錄